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摽(biào)有梅》这是一首待嫁女子对情感寄托欲求的诗(《诗经》之二十)

(2013-04-03 11:35:07)
标签:

古典文学

古诗词

诗经

国风

分类: 诗经

http://s4/mw690/001bnPAIzy6PK8Q5xE753&690

    《摽有梅》出自《诗经·国风·召南》,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这位女子看见梅子落地,引起了青春将逝的伤感,希望马上同人结婚。此诗与《桃夭》,都是反映女子婚嫁的诗篇。《桃夭》充满了对妙龄女郎婚嫁及时的赞美,故诗之情趣欢快;此时流露出待字女子唯恐青春被耽误的怨思,故诗之情意急迫。

    “求我庶士”,不妨读为“我求庶士”。暮春,梅子黄熟,纷纷坠落。一位姑娘见此情景,敏锐地感到时光无情,抛人而去,而自己青春流逝,却嫁娶无期,便不禁以梅子兴比,情意急迫地唱出了这首怜惜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一个“急”字,抓住了此篇的情感基调,也揭示了全诗的旋律节奏。从抒情主人公的主观心态看,“急”就急在青春流逝而夫婿无觅。全诗三章,“庶士”三见。每章一层紧逼一层与诗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相适应。首章“迨其吉兮”,尚有从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见焦急之情;至末章“迨其谓之”,可谓迫不及待了。三复之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摽有梅》作为春思求爱诗之祖,其原型意义在于建构了一种抒情模式:以花木盛衰比青春流逝,
由感慨青春易逝而追求婚恋及时。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程俊英)

           【原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注】

1.摽(biào):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古语往往在一个单音词上配一个“有”字。梅:果名,今称酸梅。

2.七:七成,指树上未落的梅子还有七成,比喻青春所馀尚多。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

3.庶:众多。士:古称未婚男子为士。

4.迨(dài):及,趁着。吉:吉日,好日子。以上两句是说希望有心追求自己的男子们不要错过吉日良辰。

5.三:三成。树上梅子只剩下三成,喻女子年龄渐大。

6.今:现在。

7.倾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jì或qì):“摡(xì)”的假借字,取。用顷筐取梅,言其落在地上的已经很多了。

8.谓(huì):会的假借字,会之,指仲春会男女,不必举行正式婚礼,便可同居。一说“谓”是告语,言一语定约。一说归,嫁。

             【译诗】

         梅子渐渐落了地,树上十成还有七。

         追求我吧年青人,切莫错过好时辰。 


       梅子纷纷落了地,树上只有三成稀。

       追求我吧年青人,今天正是好时机。


       梅子完全落了地,提着竹筐来拾取。

       追求我吧年青人,趁着仲春好同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