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著简介:《人的动机理论》

(2009-07-30 12:19:08)
标签:

名著简介

马斯洛

人的动机理论

杂谈

分类: 心理学园地

《人的动机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这是一篇系统阐述一种明确的动机理论的论文。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年)著。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西方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层次论”在本文中得到了具体阐述。本文经陈炳权、高文浩译成中文,邵瑞珍审校,发表在《经济管理》杂志1981年第11期和第12期,后收入华夏出版社1987年2月出版的“二十世纪文库”之一、林方主编的《人的潜能和价值》一书中。 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一书第四章即为本文的内容。《动机与人格》一书的初版诞生于1954年,是马斯洛把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期发表的许多论文经整理而成的专著。中文译本据“Harper & Row, New York 1957”译。《动机与人格》一书,一般认为是马斯洛的奠基作。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有“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之称。他早年在威斯康星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担任讲师,以后担任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兼教授,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1967~1968年度的主席,获得过许多奖金与荣誉。他进行了许多研究,发表和出版了不少论文、专著,学术造诣较深,其学说影响也较大。

    《人的动机理论》一文,分设“基本的需要”、“基本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基本需要层次的固定程度”、“相对满足的程度”、“文化的特殊性和需要的一般性”、“行为的多种动机”、“行为的多种决定因素”、“动机和心理病理学的理论”、“已满足的需要的作用”等九个小标题来写,最后是“小结”。“基本的需要”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他将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大类。他人为,人的这些需要,从发生的角度来说,是按层次排列的,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即第一个层次,安全需要为第二个层次,以此类推,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各层次的需要排列起来形成“金”字塔。各层次需要的满足是有条件的。这些基本需要是互相联系的,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较高级的需要就会出现。人在某一时刻会有一种最占优势的需要,这种优势需要支配着人的意识和行为;不怎么占优势的需要则被减弱,甚至被遗忘或否定。人的需要通常总是部分得到满足,部分得不到满足。由于文化的特殊性,人的需要和动机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在不同文化中明显多样性的后面又有统一性。满足需要,是推动人行动的动力;而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积极作用就会消失。但人是永远有所需求的动物。一个健康人的动机主要是出于他对发展和实现他最丰富的潜在力量和能力的需要。基本需要受到挫伤的人,如果我们原意,不妨称之为“病人”。

    《人的动机理论》一文,在学术界和管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对它的评论有褒有贬,但无不重视它,很多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著作(包括教材)加以引用和评介,特别是“需要层次论”的观点被管理人员在管理实践中加以引用

(1989年6月29日写,收入《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社会和人文科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280~281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