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大兴国禅寺随拍

标签:
大兴国禅寺长安区东甘河村 |
分类: 旅游休闲 |
9月2日外出办事,回家途中游览了位于长安西部兴隆乡大兴国禅寺。















大兴国禅寺(原大兴国寺)位于长安西部兴隆乡东甘河村东一华里处。据《咸宁志卷七词》记载,大兴国寺始建前曾是唐太宗的练马场,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建成兴国寺。寺南是堰渡村,北至侧坡村,全长五华里,有殿36座,僧人百余位,属皇家寺院。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与魏征等于兴国寺「显德殿」议治国方略,提倡「偃武修文」,遂亲赐修建大兴国寺。
唐时寺院规模宏大,有「老和尚骑马关后门」之美谈。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薛刚因反唐曾藏身于寺内,寺西侧有瓦碴塔,高数丈,唐高僧玄奘法师自洛阳二次来长安,曾投身寺内并从瓦碴塔西行,所以该寺又以「唐僧取经第一站」而闻名于世。
兴国寺在历史上曾几遭破坏。首次为宋末战乱所焚,清乾隆五十二年重建。同治年间因民族矛盾又毁之一炬,第三次清光绪年间,由当地乡绅发心联合附近三十三村再建兴国寺,建成四大天王殿,二十四诸天殿,观音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年(公元1951年),破除封建迷信,拆除中前两殿,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又拆除了后殿,两位仅有的僧人也被勒令还俗。
公元1993年,为弘扬佛法,由东甘河村李福印等广大居士发心重建。破土时得佛物二十余件,并找回清乾隆年间残碑一尊,是为得力考证。在原址上恢复了中殿即释迦牟尼大佛殿,砌就了红砖围墙即榻房、饍房。
公元2006年,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新校区需要,寺院又搬迁至原址北方约500米处。并更名为大兴国禅寺。













前一篇:游西安罔极寺
后一篇: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