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游记-李靖故居
标签:
李靖故居东立花园杨虎城将军史可轩三原县 |
分类: 旅游休闲 |
李靖故居位于三原县城北面4公里处的东立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唐朝大将卫国公李靖的故居,距今已有1300多年。也叫李园、唐园,民间叫东立花园。后因战火毁于一旦。清朝康熙年间,李靖后人李彦瑁(时任黄州知府)出资重修。历经沧桑,园归刘姓,清末又于战火烧毁过半。和尚明经质慧复修,名曰“半耕园”。
于右任为园林大门写的对联:天地多正气,园林无俗情 ↓





慈云寺碑记 ↓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时期担任过殷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隆尧县)刺史。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时期担任过殷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隆尧县)刺史。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妙香亭↓

挂云楼 ↓
石舫 ↓






史可轩(1890--1927),原名世兴,又名宗法,陕西兴平人,后定居三原东关。少时便立志与邪恶势力斗争,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18年陕西靖国军成立,任第四路司令部副官,1924年10月,参与冯玉祥等发动的“北京政变”,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欢迎孙中山北上。1926年5月。经王若飞、陈家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17日,在绥远参加冯玉徉的五原誓师,担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警卫师师长和国民军联军特别党部监察委员,11月下旬解西安城围。此后积极协助募建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任联驻陕独立第一师长;所部成为西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军事力量。
1927年春,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决定筹办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史可轩被任命为校长,该校素有“西北黄埔”之称;5月16日,史在西安主持李大钊追悼大会,揭露反动派镇压革命的罪行,赞颂李大钊壮烈牺牲的革命精神,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由于蒋介石“清党反共”的主张,史可轩接受中央陕西省委“北上山区,求存生根”的指示。率部前往陕北,7月30日到达临潼康桥,被囯民军第二军田生春预谋杀害于富平美原镇,时年37岁,牺牲后葬于三原县李靖故居內。其部后来成为陕西渭北革命起义的主力。史可轩短暂的生命绽放的夺目光华将永载中国革命史册,激励着后辈奋勇前进。






望月楼 ↓
始建于明弘治年间。一九九三年省政府批专款维修,该建筑采用二层建筑,三层重檐卷棚屋顶。楼上南北两侧建有平台可游人赏花赏月。整座建筑飞檐翘角,玲珑别致。


读书堂 ↓
创建于唐代,后历经明、清、民国时代多次翻修,一九八七年省政府批拔专款对读书堂、两厢房、八卦亭、观稼楼等系列建筑群,进行了全面维修,保留了唐代建筑布局的风格。


史可轩烈士墓 ↓

史可轩烈士

史可轩烈士




后一篇:三原县游记-周家大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