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鄠邑区栗峪药王洞 鸠摩罗什寺 非相禅寺

标签:
栗峪药王洞鸠摩罗什寺非相禅寺石井镇鄠邑区 |
分类: 旅游休闲 |
3月24日外出办事途径鄠邑区栗峪附近的药王洞,进去看了一下,寺庙不大,不一会就转完了。然后又到
鄠邑区南余下公社罗什堡村中的鸠摩罗什寺参观,遗憾的是寺门紧锁,无法进入。只能等下次了。感觉时间还早,就百度了一下附近景点,距离鸠摩罗什寺3公里左右有一座非相禅寺,便决定到哪里去看看。到了非相禅寺恰逢寺中庙会,还请了鄠邑区海灵剧团来表演秦腔,热闹非凡。因为在空旷的麦地表演,秦腔的声音穿过麦苗,飘过桃花树,一直在风中摇曳着。
回家路上穿鄠邑区而过,恰逢牛东村集市,也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各种小吃,花鸟一应俱全。
栗峪药王洞

药王洞就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石井镇下庄村西南方的栗峪口上。相传商周之时,殷纣王派大将王荣统领强兵将东进伐纣的周武王团团围困在鄠邑区秦镇一带,武王由于兵出西岐,长途跋涉征战,又时值炎热的六月下旬,加之王荣兵多将广,布阵固若金汤,武王很难冲出突围。入夜,武王焚香祈祷,以求上苍保佑,忽见一天神在空中骑狮执佛大曰“随吾者生,背吾者亡”,连呼三声,向西南而去。武王带领人马顺天神声音且战且退,尾随而来的商兵却被不明而来的飞沙走石击倒在地,天亮时,武王兵撤栗峪口,忽见一道长,言其地为双峰山下救苦庵,话毕,杳无踪影。武王此时才如梦初醒:“道长原是救苦天尊呀”。于是灭纣立周后,为报天尊之恩,遂降旨重塑天尊金身。
及至唐代,药王孙思邈救苦行医,背篓荷锄来至南山,入石洞修炼,最后成为一代医圣,于是“救苦庵”遂改为“药王洞”。至今当地,民众每年农历二月二都要举行“药王庙会”,以纪念医圣孙思邈。

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南余下公社罗什堡。传说鸠摩罗什曾游此地,因以建寺。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重修。原有建筑大都毁圮。现仅存殿宇两座。据民国二十二年吴继祖《重修鄠邑区志》载,寺内有净土树一本六株。俗传鸠摩罗什憩此,复履中土于地而生者,春华秋实,壳内结实似土,故名净土。今其树已不存在

非相禅寺

鄠邑区石井镇石中村非相禅寺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2000多平米,由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鸠摩罗什寺住持世空禅师建。石中村村委会协和征地建造,建有毗盧佛大殿,300多平米,东西厢房18间,库房3间,灶房3间,共计400多平米,无影宗塔一座。2005年宗教手续落实,法人代表释宽云任住持至今。






牛东村集市热闹非凡
前一篇:咸阳渭河文化运动休闲区随手拍
后一篇:鄠邑区石井村天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