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重点课题:有效提升幼儿体能素质的实践研究

(2017-09-03 06:37:28)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教学科研

[转载]重点课题:有效提升幼儿体能素质的实践研究

有效提升幼儿体能素质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单位:郑州市金水区第一幼儿园

课题负责人:刘霞

课题组成员:任亚红  王 华  魏书英

 

一、 研究背景

在应试教育压力下,我国普遍存在着重智轻体、知识为上的现象,加之现在多为独生子女或少子女的家庭,家长担心孩子的伤害事件发生,更是不敢放开手脚让孩子运动,导致我国青少年健康运动不足,体质普遍下滑。调查显示,从1990年至今的二十多年间,我国少儿体质一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最典型的就是肥胖和近视。与2000年相比,少儿肥胖率增长近50%,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国民体质形势严峻,令人堪忧。而社会、家庭甚至学校却对此关注不够,抑或出现运动锻炼流于形式的现象。仅有少数幼儿园进行幼儿体能方面的课题研究,研究范围也仅涉及到体育课程的改革、体育材料的投放、家园配合等方面,将健体作为办园特色研究的幼儿园却是屈指可数,纵使有也缺乏有效的系统研究。

鉴于此,我园依托了郑州幼专及体能机构的专业支持,进行了提升幼儿体能素质有效途径的探索研究。旨在通过多途径的健体活动,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改善幼儿的体能素质,促进幼儿创新、交往、学习、竞赛、合作等非运动能力和培养其坚强、勇敢、不畏艰险意志的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转变家长的教养观念,实现体能活动的双通道,拓宽幼儿健体的有效途径。通过多方验证,得出我们探索提升幼儿体能素质的实践研究是有效的、可行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利用健体特色文化环境,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围绕幼儿园“健体引领全面发展”的办园特色,幼儿园在教学楼改扩建的过程中就整体规划了健体特色的文化环境。利用楼道空间提供了奥林匹克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足球、篮球、体操、射箭、游泳、跑步等)及中外体育明星(邓亚萍、许海峰、姚明、李娜、贝克汉姆、乔丹等)的仿生画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蹴鞠、踢毽子、荡秋千、推铁环、抖空竹等)的剪纸艺术,为孩子们营造了解中外体育运动的文化氛围,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向往和对运动健儿的崇敬之情。

(二)打造丰富实用的健体环境,提供体能锻炼的物质保障

1. 创设班级健体特色区域。根据幼儿健体特色的总体规划,每个班都创建了班级特色的健体区域,投放的活动器材有足球、篮球、呼啦圈、铁环、毽子等,做到了班班有特色,保证孩子们随时能够有器械进行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

2. 合理规划户外场地区域功能。幼儿园户外有塑胶场地、人工草坪、石子蹊径、大理石地面等各种材质供幼儿活动使用,幼儿园将户外场地功能区域化,设置了攀爬区、田径区、平衡区、小型材料自选区等,独特的8字绕环状走爬通道,更是把各个功能区牵连起来,融健身运动、观察、劳动、增智等于一体,打造小园大世界,“方寸有乾坤,洞天存灵动”的立体运动空间,真正落实了“健体启智,培趣育习”的教养目标。

(三)建构“三动”健体园本特色课程,寓体能锻炼于一日活动之中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围绕“健体引领,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及“健体启智,培趣育习”的教养目标,构建了以“三动”健体(运动、活动、劳动)促进幼儿体能素质发展的多元、开放、富有活力的园本健体课程体系。把专业运动、体育活动和生活劳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研发了三大课程类型、八个模块、十二个课程内容以及二十一个课程单元(表一)并在师资时间安排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配,充分保证幼儿的健体活动落实于一日生活之中。

《健体》课程幼儿发展总目标

   (一)萌发幼儿对体育运动和锻炼的浓厚兴趣

1

在身心状况上: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2

在动作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3

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

       表一:   “三动”健体园本特色课程系列结构门类

课程

体系

                    “三动”健体

课程

类型

运动

活动

劳动

模块

阳刚

体能

专业课

阳光

户外

健体操

综合

创造

大游戏

户外

传统

特色类

生活

常规

教育类

心理

健康

教育类

农时

劳作类

日常

整理类

课程

名称

小小

球儿乐

传统

保健操

全身

嗨起来

运动

无极限

保护

身体棒

心理

健康课

四季

劳作

自我

服务

环境

整理

课程

单元

足球

马兰花开

健脾操

 

混龄八大器械运动

民间传统特色游戏

保护

牙齿

不怕黑

种植

浇水

锄铲

使用

值日生劳动

环境

照顾

小班爬

爱护

小脚

微笑

收 

收油菜

镰刀

使用

篮球

 

彩球健康操

中班拍

快乐

洗手

米豆类

收获

玩具

整理

大班跳

欢乐

如厕

 

屯粮

    1.运动类:

   (1)阳刚体能专业课模块(每周2节课):专业体能机构的男教师和幼儿园专职教师承担所有体育教学活动,以男教师勇敢、坚强、大胆、自信等品质,在体能活动过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黙化的影响;以幼儿常见的篮球、足球为运动媒介,辅以八大运动器械,以游戏形式进行专业系统化的体育训练活动,发展幼儿的走、跑、跳、钻、爬、投、平衡等基本动作,激发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增加幼儿身体的耐力、对抗性、抗挫力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带动幼儿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发展。

   (2)阳光户外健体操模块(每天上午10:10-10:25):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民间传统游戏编订“马兰花开健脾操”,独特之处在于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同时具有的保健功能。据《黄帝内经》记载,上午的9点正是脾经运行的时间,我园在每天上午10点进行的“马兰花开健脾操”正是在运用这一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针对3—6岁幼儿脾胃虚弱而展开的,借助传统民间游戏“马兰开花”踢脚健脾,锻炼幼儿腿部的力量,同时强健幼儿脾胃。

   (3)综合创造大游戏课程模块(每周三下午3:30—4:30):“全身嗨起来”综合体育游戏,是利用专业体能八大器械开展的全园性的混龄户外综合创造性体育游戏。每周制定一个基本动作为活动重点,利用辅助器械帮助幼儿强化动作发展。以“大带小、小促大”的活动方式让幼儿彼此间相互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学习,自主地进行活动,体验运动乐趣,强调幼儿体质的增强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弥补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好地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活动类: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模块(每天上午10:40-11:10):整合地方特色的民间游戏,如:跳皮筋、马兰花、指星星、扔沙包等,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感受民间传统游戏的趣味性、随意性和灵活多样性,了解民间传统游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充分挖掘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健体价值,在传承民间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平衡、躲闪、追逐等方面的能力。

   3.劳动类:

   农时劳作模块(间周下午一次3:30—4:00):挖掘了二十四节气田间劳作规律,结合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劳动,引发幼儿对农田劳动的兴趣,在农田的平整、种植、管理、收获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强身健体。

通过“三动”健体,有效的促进幼儿有氧运动能力、基础肌力、核心平衡肌力、神经肌肉系统协调能力和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的提高;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竞争、勇敢、顽强、团队意识等心理素质,以健体引领,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园本课程的教育哲学:会运动——有方法;能运动——有习惯;好运动——有兴趣。

   (四)转变家长观念,实行家园合作,拓宽体能实施途径

   1. 健体引领之专家课程培训

   针对课题初期家长问卷中导致幼儿体质达标率低的家庭因素以及部分家长对幼儿园健体特色活动的质疑,邀请专业体能机构人员,运用大量具有说服性的事例分别从社会现状、家庭教育现象以及幼儿性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解决了家长的困惑和误区,为携手一致良好开端打好基础。

   2. 健体引领之趣味亲子健体运动

   幼儿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每年分别在春秋两季召开以“运动、健康、快乐、阳光”为主题的亲子运动会。让家长们积极参与,回归童年,感受和孩子的共同成长。达到理解、支持和合作的目的。

   3. 健体引领之自发组团锻炼

   通过一年的活动参与,家长对幼儿园的健体特色由质疑——参与——自发。由金一幼家长委员会牵头建立,专业体能机构携手,家长自愿参与的“金一幼户外亲子拓展活动”已经进行两期了,在植物园远足活动中,依据《指南》制定的小班幼儿1公里,中班幼儿1.5公里,大班幼儿1.5公里以上的远足目标,85%的幼儿在无家长协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同期在2014年郑开马拉松亲子5公里赛程中,在优先于其他同龄孩子跑完全程的前提下,孩子们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也让全体家长真正感受到了“健体引领全面发展”的办园特色,给孩子和自己带来了身体上、思想上的改变。

   三、研究成效

  (一)健体引领,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健体引领,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趣、好玩的体能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激发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有的幼儿将来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职业运动员。通过前后数据测查比较,幼儿体质有了明显改善。小班前测平均达标率63%,后测平均达标率 82%,提高了19%;中班前测平均达标率72.5% ,后测平均达标率90%,提高了17.5%;大班前测平均达标率 68.5%,后测平均达标率 91%,提高了22.5%;与实验对比园同等年龄班幼儿进行的后测对比,我园幼儿的体能素质明显高于对比园。幼儿出勤率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0%,园内无传染病爆发流行。与此同时,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交往、学习、竞赛、合作等非运动能力和克服困难、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完成任务的意志品质都得到了提升,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了,真正体现了“健体引领全面发展”的办园特色。

    (二)园本健体课程,是提升幼儿体能素质的主要途径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园本健体课程框架的不断完善,把专业运动课程、体育活动课程和生活劳动课程的学习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通过“三动”健体落实幼儿体能素质的提升。

    从幼儿体能素质后测数据中可以看出:通过一年来园本课程的实施,幼儿学会了科学的运动方法,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巧,辅助专业的体育器械发展了基本动作。观察记录显示: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两个测查项目后测达标提升率高于其他项目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已基本掌握了网球掷远的规范动作以及双脚连续跳的运动技巧。而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两个前测达标率较低的项目,也通过园本课程科学、系统的学习发展了幼儿身体的灵敏度,强壮了下肢力量,因而在后测中达标率大幅度上升。

    (三)家园共育,进一步拓宽了幼儿健体的有效途径

     通过幼儿园的专业引领,家长从幼儿身体上、性格上的变化认可了幼儿园的健体特色,认识到了多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的“防卫能力”,还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能引导个性发展、促进和改善人际关系、性格开朗、陶冶情操、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不但主动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体育活动,更是让体育活动走进了家庭,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子锻炼带来的愉悦心情,感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实现了体能活动的双通道,拓宽了幼儿健体的有效途径。

   (四)健体特色,彰显示范园辐射引领作用

    随着幼儿园健体特色的实施研究,一系列别出心裁的健体活动陆续展开,吸引了《大河报》《郑州晚报》《河南教育》幼教版、河南电视台等省市媒体采访报道,更使得省内外多家幼儿园慕名来访、参观学习,起到了公办幼儿园的辐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陈秀云, 陈一飞.陈鹤琴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 徐卓娅.学前儿童体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3.
[5] 黄世勋.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黄英.幼儿园健康教育[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