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本课堂: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学本课堂”体会

(2016-11-09 19:48:56)
分类: 教育教学科研

学本课堂: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学本课堂”体会

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学本课堂”体会

 

邵利慧(河南新乡新城实验学校)

来源:网络

   

今年春天,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韩立福博士,把课堂改革的春风吹在我们洛阳新安新城实验学校的校园中,吹在我们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一百二十余名教师的心中,使我们蕴藏了多年课堂改革的精神和力量一股脑爆发出来了。三天的培训忙碌而又充实,韩教授以大同学的身份和我们交流学习,缩短了我们之间心灵上的距离,更多感受到的和蔼、亲切。他用讲授和实践操作的方法,把枯燥、深奥、难记的道理深入浅出的交给我们,尽管每晌培训,我们结束的时间很晚,但我们还是感觉意犹未尽,所以三天下来,我收获了许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收获:

一、听过看过不是学,思过熟出才是学,用过做过才有效

“听过看过不是学,思过熟出才是学,用过做过才有效”这是韩教授的名言,也是韩教授针对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24小时后学生的知识保持率的“学习金字塔”提出的。科学证明,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法,学生24小时后对教师所讲知识的保持率仅有百分之五;教师采用让学生阅读的教学方法,学生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仅有百分之十;教师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在百分之二十;教师采用让学生示范(学生重复老师的话)的教学方式,学生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在百分之三十;教师采用讨论组的教学方式,学生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在百分之五十;教师采用让学生实践练习的教学法,学生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在百分之七十五;教师采用让学生向其他人讲授即对所学知识的立即运用(也就是让学生展讲和训练)的教学法,学生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在百分之九十。纵观这个学习金字塔,位于塔尖的教师知识讲授法,学生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是最少的,仅占百分之五,而这正是我们以前最常用的教学法。而位于学习金字塔最底部的,学生24小时后知识保持率最高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向其他人像老师那样讲授的教学法我们却因不相信学生而基本不用。在这里,我才真正明白,我们传统的教学为什么那么累:老师累,上课苦口婆心地反复讲,课下挑灯夜战批作业,学生考试还出错;学生累,上课端端正正坐着听,课下做着大堆大堆的习题,学习成绩也不能提高。原来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是我们低效的付出让学生不能有高效的收获。我们不能再这样走下去,我们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思维方法,以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行彻彻底底的课堂改革,实现从“教本”到“学本”的改变。

二、“教本课堂”离“学本课堂”有多远

我们的课堂发展有四重境界,即教师的知识讲授课堂,依靠教案;教师的导学课堂,依靠导学案、教案;问题导学课堂,依靠问题导学工具单加教学方案设计;自我导学课堂,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解决。“教本课堂”是前两重境界,“学本课堂”是后两重境界,说到底,“学本课堂”是“教本课堂”的提升,最终达到了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而我们现在的课堂改革是在第三重境界上,也就是“问题导学”课堂,实现从“教本”到“学本”质的跨越。

三、“问题导学”课堂于“教本”课堂的区别

我们传统的课堂属于教本课堂,问题导学课堂是学本课堂;教本课堂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听讲达到目标,问题导学课堂以师生共同问题学习为主线,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达到学习目标;教本课堂上师生是上对下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问题导学课堂师生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师就是大同学;教本课堂上知识是最主要的要素,问题导学课堂上,问题是最主要的要素;教本课堂上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提问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导学课堂则少采用这两种方法,而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对话、问题发现、思维训练等;教本课堂常使用教案加学生作业,问题导学课堂使用问题学习工具单。在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因教本课堂老师只能面对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兴趣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而在问题导学课堂上,面向的是全体,在工具单上任务的驱动下,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下,在个性化的展讲中,人人都能在课堂上都能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快乐,因而是快乐的高效学习。

四、问题导学课堂上各种称谓的改变

问题导学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式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合作关系,所以,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的各种称谓发生了改变。老师称为大同学,在新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是其中的一个组,和同学们共同创造一个学习场。学生在班级形成一个学习系统,这个学习系统分为两个学习体系,即行政体系和学术体系。行政体系由主任助理(也就是班长)、小组长和其他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小组内的同学学不学习,督促组员学习;学术体系由学术助理(以前的学习委员)、学科长(组内每人都担任一科的学科长,组织本组讨论交流)和成员组成,主要负责组员学会没学会的问题。组内成员个个都是学科长,人人都是领头雁,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

五、如何构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

构建问题导学性学本课堂,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即培养学生结构化预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展示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回归拓展学习能力;2、教师方面,具体培养三种能力,即教师的结构化备课和设计的能力,学会组本教研,严把质量关;教师的智慧导学能力,切实落实“一激二评三落实”(激发兴趣、及时评价鼓励、落实学习目标);教师做好回归评价指导能力。3、师生方面,共同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搭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的有效平台,追求“三化”的学习效果(个人学习愿景化、同伴学习合作化、小组学习承包化),最终实现狼性学习的最高境界。具体如何构建,我从以下三方面阐述:

(一)学生方面能力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的结构化预习能力

结构化预习指的就是在预习时做到目标结构化、知识结构化、问题结构化。具体采用“阅读六字诀”进行预习,即查、划、写、记、练、思。查就是查着工具读,查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段、查作者的简介、查文章的写作背景等,凡是自己能动手查到的就自己解决;划就是画着重点读,划课后要求记住的字词、划多音字、划重点句段、划积累的好词佳句等;写就是写着感想读,写文本大意,写段落大意、思想感情、品词赏句写作方法等,可以体现学生的理解程度;记就是记着内容读,记字词、作者、文本大意、思想感情、背诵段、重点句等,做到熟记于心;练就是练着习题读,实现作业前置化、全程化、全优化,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读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会的上工具单,最终实现简单问题书本化,复杂问题工具化;思就是思着问题读,把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写下来,解答不了的上问题工具单。此过程先由老师指导完成,时间长后学生自主完成,启用阅读评价章,实行五级评价机制,保证预习质量,使学生预习后能达到85分以上。

2、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展示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采用“三定”123策略,三定即定时间、定任务、定问题,如“下面用10分钟进行自主学习,内容为几页到几页,围绕工具单上几到几题进行学习。”123指在学生自主学习时,老师要做到1要闭口不说话,2要巡查观看,对学困生的指导声音控制在三度以内,3要心照,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质量随时调整时间。保证学生真正静心独立完成。

学生的合作学习采用讨论组小组方式,采用小组学习123452策略。具体这样操作:当学术助理说讨论开始,学科长喊起立、聚首、分配任务、小组讨论、组员间评价,为了方便书写可以坐立自如,为了组间交流,可以行走自如。真正让教室成为学生学习的学习场。

学生的展示交流,采用展示对话学习“六字诀”,即展(展讲、展写等)、思、论、评、演、记。学生在展讲过程中,要注意话语结构,遵循“破冰语——陈述语——讨论语——结束语”,还要把握说话的时间度、语言简明扼要、切合问题,最后要注意仪态大方、声音洪亮等。小组展讲时,要求同学们认真倾听,及时加入讨论,并做好记录。如果学生们不讨论时,教师要善于扮演打火机的作用,煽风点火,让学生们讨论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3、培养学生回归复习策略

心理学上,我们学过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以保证记得牢。为此,在问题导学课堂上,为了巩固所学知识,韩教授采用拓展学习六字诀,即纳、练、思、展、问、演。写周反思日记,以及“3-7-15”回归评价和每个单元的回归复习,达到学生不会遗忘。

(二)教师方面能力培养策略

1、结构化的备课和设计能力

教师的备课,由以前的备知识转变为备问题,实现知识问题化,进行结构化备课。至今,韩教授的“问题之歌”我还牢记于心,他将问题分为四类: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拓展性问题。老师实现和文本的三次对话(和文中主要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和编辑部老师对话),全面把握教材,再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生成的问题,形成问题学习工具单,面向群体学生制定学习方案。让学习工具单科学、人文、能实现学习目标。

2、教师的智慧导学策略

在问题导学学本课堂中,教师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工具单教学方案。组织新型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使学生始终处于战斗状态,实现狼性学习的境界。在课堂上关注差生,做好《随堂记录评价卡》,激发引导差生。让课堂真正走向民主、开放、多元,教师采用一扶、二放、三退、四隐的策略,让学生逐渐勤起来,让教师逐渐“懒”起来。

3、教师的回归评价指导策略

教本课堂上,我们教师往往根据教学计划要求进行复习,大量的时间放在批改作业上。问题导学学本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回归评价学习,与差生签订学习契约,教师在此树立老板意识,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服务,让学生成绩持续提升。

(三)如何创建新型合作小组

在问题导学性学本课堂上,学生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班级是一个大家,那么每个小组就是一个个小家。在小组内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缩小成绩差异、大面积提高学业成绩,那么,就要把小组建设成一个温馨之家,成员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帮助、合作,没有嫌弃和排斥。在这个家中,学生们学会交往,提高了社交能力,把班级一个社会雏形,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教师通过刚开学时对小组的组建,就要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并通过小组的组名、口号、愿景、组歌、承诺词、小组公约等,定期开好团会,即学术团会、行政团会、教育团会,不间断的加强组员的团队意识,最终让班内的同学达到狼性学习。

学本课堂的精髓远远不止这些,这只是我自己对学本课堂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三天的学习已经让我的思想在不断改变,我始终记着韩教授的话,让学生预习时就把所有的知识掌握,课堂上就只想着怎样展示,怎样讲解别人才能听得清楚明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思维的刀子磨得快快的,将来成绩就业都是棒棒的。我也将不断努力,在韩教授思想的引领下逐渐“懒”起来,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