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广告

(小
学校 |
南通市海门区证大小学 |
|||||
课题 |
正确认识广告 |
教师 |
杨华 |
|||
学科(版本) |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
年级 |
四年级 |
|||
章节 |
第九章 |
学时 |
第一课时 |
|||
学习者分析 |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广告在经济发展和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处不在的广告通过语言、画面、音乐、字幕等形式传播着商品信息,同时也传递着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规范等。四年级的学生是个性化完成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当他们坠入到信息的海洋时,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广告中的虚假、不良甚至低俗内容进行筛选。本课的活动旨在让学生认识广告的多种形态,帮助他们认识广告,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在交流、碰撞、汇报中,获得对广告功能的认识,对广告存在价值的认知,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广告。 |
|||||
教学内容分析 |
《正确认识广告》一课共有三个话题,本课学生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无处不在的广告”,旨在让学生认识广告的多种形态,尤其是那些隐形的广告。在这个版块中,重点介绍商业广告的功能以及它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商业广告主要传播的是产品信息,但是为了得到受众的认可,必须通过一些手段强化、吸引、暗示,这些影响着儿童的价值判断。本节课,要让学生明晰广告对消费者的价值,让学生懂得广告的作用,初步建立法治意识,为学生破解“秘密招数”、抵御“彩色蘑菇”奠定基础。 |
|||||
教学目标 |
1.回望自己的生活,知道什么是广告,感受广告无处不在、形式多样。 2.通过小组探究学习,懂得广告的作用和价值,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 3.简单了解《广告法》的有关内容,初步建立法治意识。 |
|||||
重点难点分析 |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商业广告的价值和功能。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商家为什么要做广告,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 |
|||||
教学过程 |
||||||
教学流程及内容 |
师生活动设计 |
媒体使用及分析 |
设计意图 |
|||
活动一:广告赏一赏 2.一段很走心的广告,从小视频里知道了什么信息呢? 3.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聊聊广告。(板书:广告) 4.说到广告,你想知道什么? 这节课就来解答大家的疑问。 |
师:播放一部微电影。(播放广告《用心造车
生:说说看完广告后知道的信息。 师:板书“广告”。 板书:无奇不有 生:提出自己想解决的疑惑。 |
使用:利用白板中的多媒体,插入小视频《用心造车 分析:一段走心的广告,让学生体会广告的无奇不有。 |
设计意图:向学生展示广告的无奇不有,走心的广告温暖学生的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活动二:广告知多少
能说一段或演一段你印象深刻的广告语吗? 评一评他们演得怎样? 2.播放海量广告图片 课前老师走上海门街头,拍了一组我们身边的广告,如果你了解的可以自由回答。 看了这么多广告,你有什么感受?(板书:无处不在) 3.广告的隐藏形式 播放隐性广告视频,找出隐性广告。 除了影视剧中的隐性广告,还有商家冠名广告、赠品隐性广告等。 生活中你有没有留意过隐性广告? 4.学生听吆喝形式的广告。 现在还听到这样的广告吗? 5.小结:今天聊了这么多广告,你们有什么感受?(板书:形式多样) |
师:出示“广告知多少”调查表。 生:同桌俩人根据调查表讨论交流。 师:展示部分学生的调查表。 生:演一段印象深刻的广告语。 师:出示海门街头海量广告图片。 生:自由回答。 师:板书“无处不在” 师:播放隐性广告视频。 生:找出视频中的隐性广告。 师:播放吆喝形式广告的音频。 |
使用:1.利用白板中多媒体,插入调查表,让学生同桌一起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广告。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实时展示部分学生有意思的广告语,再让学生演一演,感受广告词的吸引力。 2.利用白板中的多媒体,播放海门街头海量广告图片,感受广告的无处不在。 3.利用白板中的多媒体,直观再现影视剧中隐性广告、商家冠名广告、吆喝形式的广告,感受广告的形式多样。 分析: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展示部分学生的调查表,了解学生对广告的初步认识。学生对广告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对广告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海门街头海量图片的播放,用熟悉的场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隐性广告、商家冠名广告、吆喝形式的广告,向学生直观展示了广告的形式多样。 |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对广告的认知出发,演一演自己印象深刻的广告,认一认自己身边的广告,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广告的无处不在、形式多样。 |
|||
活动三:广告作用大 短短的15秒,广告费是惊人的。老师特意去查了一下,大约需要2000万。 就算一个5秒的隐性广告,广告费也是惊人的。 出示广告费用统计表,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3.这么高的费用,为什么有那么多商家要做广告呢?我们来开展一个小组活动。 (活动要求:选择你身边的实例,说说为什么有那么多商家要做广告?小组交流后推荐汇报) 全班交流,师相机板书:劝说购买
4.商家做广告的终极目的是让我们购买他的商品或者服务。对于他们来说,广告当然是多多益善。作为消费者而言,你觉得我们可以不需要广告吗?为什么 5.广告也是我们了解商品、满足自己需求的重要渠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广告,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广告。(完整板书) |
师:播放一段央视春晚前的广告。 师:出示广告的投放费用。 生:交流感受。 师:出示活动要求:选择你身边的实例,说说为什么有那么多商家要做广告? 生:汇报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实例。 师:总结广告的功能。 生:说说为什么不能没有广告。 |
使用:1.在白板中利用学科工具中的统计图表,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广告的投放费用。 2. 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广告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学科工具中的统计图表,可以十分直观地再现广告费用投入的巨大,可以带给学生震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汇报自己生活中的实例,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归纳广告的意图,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广告,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广告。 |
设计意图:统计图表的展示,在吸引孩子目光同时,也让学生思考:广告费如此昂贵,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商家要做广告呢?将教材中的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商家要做广告呢”设计成了一个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结合自己的生活在交流、碰撞、汇报中,获得对广告功能的认识,对广告存在价值的认知。这样的习得才是最有效的,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经验的调整和拓展。 |
|||
活动四:屏蔽广告试一试 2.在某个周末,他决定整天都待在家里不出门。他还要求爸爸妈妈既不打开电视和广播,也不打开电脑和手机,吃饭也只吃爸妈做的东西。 3.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大家PK一下,看你能不能成功? 4.你有什么想说的? (看来,屏蔽广告太难了,我们想一天不见广告,真的做不到啊!) |
师:出示小游戏“屏蔽广告试一试”。 生:想象余强和爸爸妈妈在家的活动,推荐一人参加分组PK游戏。 师:看来,屏蔽广告太难了,我们想一天不见广告,真的做不到啊! |
使用:利用白板课堂活动中的分组竞争,让学生小组推荐一人完成“屏蔽广告试一试”的PK游戏,让学生对广告在生活中的渗透有客观的认识。 分析:学生在想象余强的生活,其实也是在回望自己的生活。一个小小的PK游戏,让学生明白了屏蔽广告有多难。 |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一个分组PK的小游戏“屏蔽广告试一试”,就是想让学生明白广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离不开广告,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广告。 |
|||
活动五:广告真假有法依 2.学生自由猜。 3.(出示学校图片)就是这里。还有呢,翻翻你手上的教材,有商业广告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的相关规定 5.小结: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就是为了守住学校这篇净土,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6.学校里不可以打商业广告,但公益广告除外,什么是公益广告? 了解什么是公益广告。 7.观看一个公益广告视频(出示公益广告《我叫何其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公益广告。 小结:公益广告就像一盏灯,给我们指明正确的方向。 |
生:自由猜猜哪里没有商业广告。 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的相关规定。 师:播放公益广告 |
使用:1.利用白板中的多媒体,插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的相关规定。 2.
分析:直观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体现法律的权威,让学生明白任何广告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公益广告《我叫何其伟》,给学生展示一个多面手何其伟,他就像一盏灯温暖了我们的心。 |
设计意图:直观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体现法律的权威。公益广告《我叫何其伟》也于开头的商业广告《用心造车
|
|||
活动六:认识广告我来说 2.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广告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说说你的新问题。 下节课,我们围绕新问题再继续开展研究。 |
师:回顾本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习方法、情感体验。 师:用思维导图形式将本节课知识展示成一张系统的思维导图。 |
使用:利用白板中的蒙层、擦除功能,将思维导图下面的内容,在学生回答中一个个擦除展示,最后形成一个思维导图。 分析:利用白板的这个优势,会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再想一想我在这节课上还有什么收获,能极大的发挥学生的主观回顾梳理知识的能动性。 |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知识点归整为一个思维导图,在总结中让学生的个体经验得到拓展,学会理性看待广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