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育实践研究:自觉保持安静——《我们小点儿声》教学

(2020-09-30 16:42:36)

导语

经过一学年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公共文明意识。部分学生知道在课堂以及其他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需要放低声音,以免影响他人。但是,学生的自觉性较差,需要教师或者成人提醒。同时,由于家庭或者周边生活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班上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在公共场合习惯大声说话,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重点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其明白营造安静的公共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此课例作为学科素养形成机制下知情融合的德育实践研究让学生感受到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悦;能做到在公共场所自觉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懂得有“保持安静”标志的地方就必须保持安静;在公共场合,即使没有警示标志,也要小声说话,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

【教学过程】

活动一:抓住课堂生成,初识“小点声” 

师:好,上课!

(起立。)

师:小朋友们好!

(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你们亲切的问候,让杨老师觉得很高兴。可是,我们仔细听

(放录音)

师: 有时,总在我们不经意间,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就破坏了这份美好。小朋友们,请你把椅子轻轻地稍微往后挪一挪,给自己留下足够的起立空间,然后再轻轻地坐下,不要碰响桌子和椅子,也不要碰乱桌上的文具。让我们再来一次。上课。

(竖起大拇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抓住课堂的生成,引导学生知道要轻拿轻放,爱护自己的桌子和椅子,更重要的是要做到。

活动二:现实场景再现,再识“小点声”

1.今天,杨老师在下课的时候偷偷拍了你们的一段视频。

播放课前准备的“教室有点吵”的视频

2.看到这些场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名生说)

3.小结:你们看,教室里吵闹的环境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让人感到不悦,这是不文明的行为。所以,我们在教室里需要小点儿声。(板书课题:我们小点儿声)

设计意图:“教室有点吵”的视频呈现了一下课教室就很吵闹、进教室时大声关门、大声说话的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在安静的教室里出现这些杂音的不和谐,也切身感受到吵闹的环境不适宜学习。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公共场所低声说话、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活动三:寻找“大声音”,做个小小“调音师”

1.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听到许多的“大声音”

(出示课前拍摄的“大声音”视频)

2.这些都是我们所不喜欢的、不文明的行为。我们来做个小小“调音师”,你愿意帮助哪个同学调音呢?

出示导学单:

我是小小调音师:选择你看到的一个不文明行为,帮他调调音。

1)你可以和同桌轻声说说你的调音方法;

2)你也可以和同桌演一演调音的过程。

学生自主选择调音。

3.全班交流:

1)你想帮上课举手时,抢着说“我”“我”“我”的同学调音。

你的调音方法是什么?

举手要安静,你在旁边可以轻声提醒他。

(板书:轻声提醒)

你是一位优秀的调音师,请挂牌上岗!

2)你想为在教室内奔跑打闹的同学来调音!我们来演一演。你们是正在追吵的两位同学,调音师,你准备怎么劝阻他们?

用手势提醒他们,嘘!这方法不错!

(板书:手势提醒)

暂停的手势,摆手的手势都可以提醒大家。了不起!

你是一位优秀的调音师,请挂牌上岗!

3)你想为用力开门、关门的同学来调音。

在门上贴一张纸条,写上“轻轻的,我怕疼!”。

相信有了这张警示贴,同学们一定会轻轻地开门、关门。

(板书:纸条提醒)

你也是一位优秀的调音师,请挂牌上岗!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调音方法真不少!在学校里,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小点儿声?

(图书室、书吧、进老师办公室、食堂……)

5.小结:在校园里,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醒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低声说话,不仅给自己学习创造了安静的环境,也给其他同学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6.奖励你们玩个《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校园里,讲文明;

你拍二,我拍二,不喧哗,不吵闹;

你拍三,我拍三,说话时,声要小;

你拍四,我拍四,对他人,无打扰;

你拍五,我拍五,文明生,我来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与学生现实生活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在想办法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室这个公共场合下每个人都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引导学生将这些好办法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养成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的文明习惯。

活动四:认标志,说原因,导行为

1.出示三个常见的“保持安静”的标志

德育实践研究:自觉保持安静——《我们小点儿声》教学 

 

 

 

这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呢?

2.你在哪儿见过这些标志?

(图片出示:图书馆、医院……)

3.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有“保持安静”的标志?

(图书馆是学习的地方,学习应该有安静的环境。)

(医院里保持安静,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4.小结:安静的环境更有利于安静地学习和身心健康的恢复。

设计意图:以图书馆和医院这两个学生熟悉的场合为例,让学生感受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有利于人们的正常活动,从而产生对公共场合应低声说话、保持安静的认同。

活动五:情景表演,自我教育

1.师:在某些公共场合并没有“保持安静”的标志,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指名“优秀调音师”现场调音)

场景一:乘坐公交车,在公交车上大声打电话。

场景二:看电影时,大声讨论电影情节。

场景三:宾馆里,大声说话。

2.为什么在这些场所需要小声说话?

出示句式:这里需要小点儿声。因为                               

                                                               

(指名说)

3.除了以上公共场所外,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我们小声说话?下课后,我们可以做张观察表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

4.在有警示标志的公共场所,我们会自觉地减小自己说话的音量。而在没有警示标志的公共场所,我们依然要保持安静,这才是真正尊重别人的文明行为。

设计意图:由课本情景,联想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不文明现象,让学生记录下来,这也是一种自我教育。

活动六:诵读绘本,体会安静的力量

1.出示绘本《声音》,指名学生配乐诵读。

风声小了,听得见流水的声音。

雨声小了,听得见小鸟的声音。

我们声小了,听得见心灵的声音。

在博物馆里,我们声小了,听得见文明的声音!

2.嘘!我们小点儿声!下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绘本语言说说安静聆听会有什么收获,进一步激发他们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的情感。

【板书设计】

                   我们小点儿声

德育实践研究:自觉保持安静——《我们小点儿声》教学            轻声提醒           

            手势提醒           

            纸条提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