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鱼为
鱼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89
  • 关注人气:6,8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湄公河行动|能否终结内地警匪片大萧条时代?

(2016-10-07 22:09:06)
湄公河行动|能否终结内地警匪片大萧条时代?
    是的,内地涉案涉警题材电影经历了大萧条时代,终于在《湄公河行动》数亿票房中看到终结的曙光——并非以票房论成败,而是这部影片让人看到内地对这一电影题材开放态度的明朗化——大概是从2013年的《毒战》开始回暖吧,之后的《解救吾先生》以及日前上映的《追凶者也》,都渐呈趋热的态势——《白日焰火》《烈日灼心》即便是拿奖,在宣传上还是小心翼翼的对题材的敏感性进行了规避。而现下,包括诸如“河南农妇追凶十七年事件”“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等等即将被开发为影片的真实事件,单就数量上,怕是要在短时间之内便会超过过去三十年之总和——《湄公河行动》因其案件的特殊性以及所展现出的大国力量,对于警匪片的破冰功不可没。
湄公河行动|能否终结内地警匪片大萧条时代?

    当然,这也是影片启用香港导演林超贤的原因吧,从《G4特工》、《江湖告急》、《重装警察》到《证人》《线人》,无论是对故事的编排、铺陈,对场面的设计、调度、控制,对人物的渲染、塑造,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从《湄公河行动》这部影片的整体观感而言,林超贤也确实做到了“华语商业片的全面好莱坞化”,因为得到公安部的支持,飞车爆破,高空惊魂,丛林密战,水中激战,四角度全方位展现这场史无前例跨国武装行动全过程。再加上对枪杀船员的血腥暴力,童子军吸毒以及俄罗斯轮盘赌的人性疯狂,甚至人体炸弹的恐怖袭击,以及被砍掉手或脚的村民种植罂粟的劳作场景等细节展示,令人对影片产生深刻印象,并对其创作手法由衷赞叹——内地在这一题材影片领域,创作生态其实早已呈现严重的断层。
湄公河行动|能否终结内地警匪片大萧条时代?

    张涵予和彭于晏两人所扮演的角色高刚与方新武在影片中亦有鲜明的特色,两人亦正亦邪,无论是孤身犯险还是卧底追凶,都表现出了人物的真性情,为十三名枉死的中国公民以证清白的无畏,为女友复仇的偏执,都是当下银幕极其缺少的精神特质。而且,彭于晏“略黑化”的角色人物更是以往同类影片中罕见的存在,从故事到视觉再到人性上的成功刻画,影片在这一方面的处理上,可为范例。
湄公河行动|能否终结内地警匪片大萧条时代?

    也就让观众对“主旋律”作品产生新的认知,发生于2011年的“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是整部影片的产生契机,让真实的案件跨界,形成影像在银幕中与观众交互,使其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情感背景,而并不为人所知的跨国大案因为这次被艺术化的呈现,也让更多的观众对缉毒警甚至“国家态度”有了更深的了解。截至上映第8日的数据显示,《湄公河行动》以5.7亿多的票房,8000多万的单日票房,完成了逆袭,从排斥到接受,甚至路人转粉,这才也是最重要的变化。

    一部电影能否终结一个题材的大萧条时代,要看时代和运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