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南京!

(2009-05-05 22:09:18)
标签:

南京

民族主义

电影

杂评

文学原创

陆川

杂谈

分类: 人文思索

 

前两周看了电影《南京》,有一种震撼一直延续至今。早想写点什么,可惜俗务缠身,迟迟不得动笔。

陆川的电影,从《可可西西里》开始就比较关注。他确实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这点上好像没有承袭他作为小说家父亲陆天明的基因,他的电影更接近记录片的风格,仿佛文学门类里的散文,情节基本被淡化,感觉到他一直在企图复原历史的真实。

电影《南京》震撼我的正是那值得信赖的可能复原的真实。两个多小时的黑白胶片,没有感到沉闷,而是一种沉重感压着我,使我无法喘气。

从文学的角度看,《南京》不算成功。他的人物塑造显得很单薄和突兀,无论是女主角姜老师、浓笔重彩渲染的日本人角川正雄,还是范伟扮演的那个悲剧角色,都缺乏感染力。每个角色在电影中都仅仅只是一个符号------这段历史中有这些类型的人存在。

这部电影真正成功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以民族主义的视角来讲诉了历史,而是从人性的角度讲诉这段血腥的历史,这是以前所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所不具备的高度。当然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被一些愤草误读为“汉奸电影”的原因。关于这种误读,我想任何导演都是无能为力的,同样一部《红楼梦》,有人看出了情、有人看出了淫、有人看出了排满。

尽管基于种种原因,我从来无法对日本这个民族产生好感,但这部电影给我最震撼的理由并非民族情仇,也非对日本侵略者的残忍而非人性的指控,而是由这段血淋淋的历史产生进一步的联想:一个被军人胁迫的专制政府,一旦打起民族主义的旗号,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灭绝另外一个民族,做出任何人性扭曲的兽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