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柳永 简介
(约980--约1053年),仕途不顺 飘零沦落
自由张狂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
作者时代背景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望海潮》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它把杭州的“承平气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宛在目前。读《望海潮》应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这是一首投赠之作,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的,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优美、城市经济之繁荣。词人在上片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具有繁盛的历史传统。下面就是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的铺叙。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词作最后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升平的含义,却也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