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吃大鱼》:时尚圈就是曲艺圈

标签:
电影影评娱乐 |
分类: 华语强档 |
香港电影的制作班底和工业水准毕竟在那里摆着,只要运用得当,不会有什么纰漏,关键在于“接地气”。应当说,《小鱼吃大鱼》的故事还是符合前述要求的,虽然是略带夸张的喜剧,但现实主义的美学质地不能动摇。香港影人一旦摸准了内地故事的套路,把夹生的感觉去掉,打造出符合观众要求的类型片,不是天方夜谭——《小鱼吃大鱼》基本就是这个路数。
时尚圈在大陆是个很有意思的指向,一方面,消费主义物欲横流,包包衣服鞋子被众多年轻女性视为人生的终极价值,都想有机会流连在时尚秀场,做个穿什么什么达的女恶魔;另一方面,大多数普通观众根本进不了时尚的圈子,只能在外面羡慕流连,吃不着葡萄难免会抱怨葡萄酸,于是,挖苦、讽刺、取消时尚圈的文化现象,便在大陆大众文化中时常闪现。让姑娘们又爱又恨的时尚圈便常常承担起了曲艺圈的职责——出洋相,卖弄身姿,只求看客一乐。
《小鱼吃大鱼》里无疑可以找到《时尚女魔头》《与时尚同居》之类电影的影子,不过影片的故事完全是原创的。时尚圈的新旧更替,与职场上的新人打拼在片中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同时,一个看重生命意义超过世俗工作的“北京青年”式的人物担纲男主演,艺术家气质浓厚的男主演才华横溢又不愿被工作束缚,在他的撺掇下,男女主人公误打误撞的在本不属于自己的职位上磕磕绊绊,但也成就了一番事业。
曲艺圈不丢人,郭德纲都那么红了,能提供笑料把人逗乐,那也是不容忽视的能量。再说了,人生如戏,时尚圈都太装,看不真切,发财了混到里面虚荣一番就可以;反而是曲艺圈,艺术人生,一段段的故事,上演一幕幕的活剧,这才精彩。
悲欢离合,欢喜冤家,年轻人再另类,总归也要谈婚论嫁,才华再杰出,也得有个平台供发挥才好——《小鱼吃大鱼》正符合年轻观众的这一观影心理。再者,从影片上说,渐次加温,柳暗花明,越到后面越花样百出,这显然才是“凤头猪肚豹尾”的叙事套路,而这些,都体现在了《小鱼吃大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