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怀旧不是全部的理由

标签:
娱乐 |
分类: 佳作赏析 |
15年,弹指一挥间,不过已经足够在大众文化中抹上浓厚的怀旧感了。15年前的懵懂少年,现在正是中年危机的旺盛期。据报载,有女白领花了上千元在电影院包场,就为了让自己能安安静静的一个人看一场《泰坦尼克号》。
重影的3D版在北美的票房并不好,应当说,这符合当代主流电影市场的一般规律,整个大众文化产业都是“喜新厌旧”的——表现在电影市场尤甚,电影票房,似乎永远是新片当道,首日、首周的票房几乎决定了一部影片的生死,只要新鲜劲褪去,票房都会跳水。
好吧,《泰坦尼克号》让这一切都成了狗屎,15年前的旧作,轻而易举的就造就了一个崭新的中国电影票房神话(友情提示:首映那天恰逢半价日,否则这个纪录会更可怕)。怀旧显然不是全部的理由,贩卖怀旧情绪的电影历来不在少数,事实上,每一个头脑清醒的电影从业者都不敢对旧作重映寄予什么票房希望——《东邪西毒》和《新龙门客栈》的怀旧有多少票房?
肯定是我们的生活中缺失了某种最美好的东西,而我们的国产电影15年来都没有满足国内观众们在这方面的审美需求。
15年过去了,当年的观众们早已四散东西,一部重映的外国电影却让他们不约而同的重聚在大银幕下。那么,这15年来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这么珍贵,却只能在一片舶来的电光幻影里追寻……
刊载于《京华时报》2012年4月16日第3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