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基为什么这样红?

(2011-12-07 11:40:01)
标签:

娱乐

分类: 专题综述

    编剧导师罗伯特·麦基如今在中国影视圈成了一个话题,他的高价编剧课更是人头攒动,不过,现在中国电影电视需要的,真的仅仅只是一堂编剧课吗?

罗伯特·麦基来了,在“中国编剧最需要的他时候来了”,一时间,影视圈内群情激奋,大家奔走相告,麦基的编剧训练课堂上,黑压压一片人头,50004天的价格,销售十分火爆,早有几百名编剧掏出真金白银购买了听课证。

麦基是谁?最为国人所知的介绍是:他是好莱坞最著名的编剧导师,麾下曾培养出了一大批奥斯卡和艾美奖的获得者,就连乔布斯在运营皮克斯工作室的时候,也曾亲耳聆听过麦基的授课,而麦基所著的编剧指导书《故事》,更是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行销全球,成为影视编剧的“圣经”。

顶着以上的名头,中国编剧们对麦基的渴慕,自然也不难理解了。麦基所传授的,乃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类型片剧作法,讲究的是商业看点和经济价值,当然麦基也反对以商业作为衡量剧本的唯一标准,但好莱坞剧作法就是为电影市场服务的,麦基所总结、归纳的编剧技巧,都是基于商业片而言的,这一点勿庸置疑(所谓“艺术片”通常都是淡化叙事技巧的)。而且,麦基本人并不是一个成功的编剧,他在好莱坞更多的是作为“剧本医生”(为剧本提供专业修改意见的人)的身份出现的。做编剧,麦基只能算二流;做剧本医生,麦基倒是一等一。这意味着麦基本人其实没有特别丰富的剧本创作经验,所以,指望从他那里直接获取剧本创作方法,其实并不明智。的确,是有许多成功的电影人聆听过麦基的传道授业,但不要忘了,这些人同样也听过别人的课。再者,听过麦基的课而没有获得成功的人,无疑更多。

麦基为什么这样红?

麦基的心血主要都凝结在那本《故事》里了,这次麦基的授课,大量内容都是跟着《故事》走的,甚至连举的例子都一模一样,真要把《故事》研读仔细了,估计也用不着听课。麦基在某种程度上极类似成功的演说家,他的编剧训练营就是公开课,多年来环游世界,单靠卖课程,麦基就收入颇丰。而所谓的编剧技巧,其实没什么秘诀,就是那么几条原则,了解了又怎样?关键是能执行出来。

麦基的火爆,倒是折射出国内影视文学教育的孱弱——这跟新东方火爆反衬出体制内英语教育的失败是一个道理。麦基极易让人想到施拉普纳,当年为了能让国足踢出好球,就请来了这么个洋教头,结果呢?国足现在怎么样,大家都知道。麦基来了,但愿这是一个国内影视界正视自身创作痼疾、勇于学习先进经验的新开端,指望洋教头能点石成金,无疑不现实。关键还是理顺自己的体制,塑造一个健康的国内影视环境。

麦基自己也说,想预测影视作品的市场接受度是不可能的,你只能写好自己的故事,然后等着观众们检验。而观众们要什么,其实也决定了编剧们的水准。在商而商的说,观众是不受指责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从编剧技巧找问题,恐怕治标不治本。能提升国内观众们的审美趣味,营建一个优胜劣汰的影视市场,好剧本自然就出来了。

所以,我们并不是那么需要麦基。

 

刊载于《新京报》2011年12月7日C2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