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电源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四章
化
教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教材的第一章着重研究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本章则着重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均属于热力学研究的范畴。通过以前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以及原电池的原理等理论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准备。化学电池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开发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范围的技术产品。本节的教学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延伸和拓展,将抽象的理论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体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化学电池。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电池工业的进步,各种新型的电池层出不穷。教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类电池,如生活中最常用的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二次电池(铅蓄电池)、和在未来有着美好应用前景燃料电池。简介了电池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适用范围,引出了“活性物质”,比能量,比功率 自放电率,记忆效应,等概念。同时向学生渗透绿色环保的意识。
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电池,对他们的性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计划采取由学生分组进行课前准备,各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就某一类电池的结构,性能,反应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进行分析归纳,并指派一位同学进行发言,其他同学对其发言进行评价。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做好引导,协调,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主体。
教学重点: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本节教材内容,并组成学习小组分别搜集有关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材料。将各类电池的结构特点、反应原理、性能、以及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合作精神。
【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的知识。我们知道化学能可以直接的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其他的能量形式,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的“原电池”就是将化学物质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面我们一起回顾有关原电池的知识。
【复习回顾】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构成前提:有一个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构成条件: 有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
2.原电池的原理(以Cu-Zn 原电池为例)
负极:Zn
–
正极:2H+
【过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一种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2其他同学就其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提出问题,发言同学及其合作小组成员负责解答。教师进行引导
【教师小结】
碱性锌锰电池比酸性碱性锌锰电池存放时间较长,电压稳定。
电极反应:
负极:Zn(s)+ 2OH-(aq)
-2e-
正极:2MnO2(s)
+ 2H2O(l)
+ 2e-
总反应:Zn(s)+ 2MnO2(s)+ 2H2O(l)= 2MnOOH(s)+ Zn(OH)2(S)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一到两种二次电池(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2其他同学就其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提出问题,发言同学及其合作小组成员负责解答。教师进行引导
【教师小结】
铅蓄电池在所有二次电池中可充电次数最多,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铅蓄电池的主要缺点是“比能量”低,笨重,废弃后会污染环境。
电极反应:(放电时) 可以自发进行
负极:Pb(s)+ SO42-(aq) - 2e- = PbSO4(s)
正极:PbO2(s)
总反应:Pb(s)+ PbO2(s)+ 2H2SO4(aq)= 2PbSO4(s) + 2H2O(l)
电极反应:(充电时) 不能自发进行
阴极:PbSO4(s)+
2e-
阳极:PbSO4(s)
+ 2H2O(l)
- 2e-
总反应:2PbSO4(s) + 2H2O(l)= Pb(s)+ PbO2(s)+ 2H2SO4(aq)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一到两种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2其他同学就其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提出问题,发言同学及其合作小组成员负责解答。教师进行引导
【教师小结】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超过80%,远高于普通的燃烧反应,而且排放的废弃物也很少,有利于节能减排。燃料电池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极反应:
负极:2H2
正极:O2
总反应: 2H2
【学生讨论】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电池?
你设想未来的电池应该具有那些特点?
【教师总结】
1.
2
3.归纳判断电池优劣的标准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