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
苯及苯的同系物(课时1) |
|||||||||||||||||||||||||
所用教材 |
教材名称:有机化学基础 第 5 册,第 二 章 2 节 37-40 页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苯的重要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苯的同系物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异同,理解共价单键的可旋转性。 3. 以甲苯为例,让学生了解苯的同系物的某些化学性质。
|
|||||||||||||||||||||||||
教学重点 |
苯的化学性质 |
|||||||||||||||||||||||||
教学难点 |
苯的化学性质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教学用具 |
黑板、粉笔、多媒体 |
|||||||||||||||||||||||
教学方法 |
师生互动、探究学习 |
|||||||||||||||||||||||||
教学过程 |
[复习]: 1.填写下表:
2.苯分子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分子是平面结构,键与键之间夹角为120°,常用结构式 [过渡]: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叫做芳香烃,简称芳烃。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芳烃。我们已经了解了苯的分子结构,那它的性质又如何呢? [实验1]:展示苯的实物,让学生直接观察苯的颜色和状态。将苯与水混合于试管,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认识苯的溶解性. 一.苯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d=0.87g/cm3),不溶于水,沸点80.1℃,熔点5.5℃。 二.苯的化学性质。
[实验2]:纸上蘸取少量苯溶液,点燃.观察实验现象. 1.氧化反应
2C6H6
2.取代反应 (1).苯跟卤素的反应。 [实验3]:苯与溴的反应。 ①.原料:苯、液溴、铁粉。 ②.反应原理:
a.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冷凝回流,使蒸发的苯与溴冷凝回流到容器中)。
c.为什么导管末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防止 倒吸)。
④.操作顺序:圆底烧瓶中先加入少量苯、液溴,然后加入铁粉,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后向锥形瓶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并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⑤.实验现象:
不同状态的溴与烃的反应规律
(2).苯的硝化反应。 [实验4]:苯的硝化反应。 ①.原料:苯、浓硫酸、浓硝酸。 ②.反应原理:
③.装置原理:水浴装置. a.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而用水浴装置加热至恒温60℃?
b.试管口带有直玻管的单孔橡皮塞的作用是什么?
④.操作原理。 a.药品取用顺序:HNO3―H2SO4―苯。
⑤.实验现象:
[设问]:硝基苯真是不溶于水的淡黄色液体吗?
|
课 后 总 结
|
本次教案主要依据苯的一些经典化学性质而写,详细讲解了相关苯的化学性质的实验。而对比指导老师的课堂,我总结了如下不足: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