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手持传感器技术完成中和滴定实验》教学设计

(2013-05-19 23:29:06)

 基于手持传感器技术完成中和滴定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简便、快速,有足够的准确性,因此,该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先简单解释了什么叫酸碱中和滴定,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的实用价值。重点讨论了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第一,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即H+ + OH- = H2O;第二,酸碱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和计算,具体示例了如何利用关系式C待测 = C标准 V标准)÷V待测进行中和滴定的有关计算及计算的格式;第三,如何准确判断中和反应的滴定终点。

但限于学生的知识,教材中没有介绍滴定突变知识,而在学生的观念中酸碱中和到pH = 7才算恰好完全反应,但教材中介绍的指示剂并不适合实验的要求,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惑。而指示剂的选择这一难点要获得突破就要理解中和过程中pH存在的突跃。pH的突跃是真实存在的,但如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它的存在,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 所以,本节课在传统的酸碱滴定的基础上,利用手持传感器技术完成中和滴定实验。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利用手持传感器实时测定酸碱中和滴定中的溶液pH变化,计算机自动绘制滴定曲线,而且连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利用测得的实验数据来进行有关的计算等都较详细地介绍给了学生,讨论酸碱指示剂等条件带来的误差。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生状况分析

高一(15)班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少年预科班,成绩优秀,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动手能力和思维活跃程度都非常的高,能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并能有对问题比较深入的探讨,有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已掌握了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学习了盐类水解的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酸碱指示剂使用的知识。

2、学生现有的能力基础:少年班同学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和课外的DIS实验活动,具备一定的对定性实验现象的分析、描述、探讨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少量定量实验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对比传统的中和滴定实验,引导学生回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生在传统的课程中提出了指示剂的选择问题,以及数据读取等人为操作对实验的影响。

普通高中教材将酸碱中和滴定设计成“实践活动”,在pH的应用这一主题下,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pH的概念,设计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测定未知浓度的碱/酸。教师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参与程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就是要解决4个核心问题即确定反应;判断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这就是酸碱中和滴定的分析过程,同时也是滴定分析的研究过程。使学生能够领会滴定分析的研究过程,进一步体会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节课要完成的重要教学内容是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知识难点是指示剂的选择。学生很难理解变色范围相差23个单位的酸碱指示剂能够准确地判断滴定终点。通过实验设计方案中学生选择判断恰好完全反应的指示剂不相同,引导学生发现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不相同,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此时教师利用传感器做实验:用0.1mol/L已知浓度的标准HCl溶液来滴定0.1mol/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并通过传感器自动绘制出的滴定曲线,这样数字化的设备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特点,真正感受到滴定过程中“突跃”的存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就可总结出在滴定终点时很少的盐酸的量(一滴)就可使指示剂变色,但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故凡是指示剂的变色点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均可选用,使教学难点指示剂的选择获得突破。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酸碱滴定的原理,理解酸碱滴定分析的过程,掌握滴定操作和仪器。
  (2)初步了解指示剂的选择对酸碱滴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数据采集器及pH和滴数传感器实时测量,从微观角度分析突跃变化形成原因。
  (2)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熟悉pH的用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中和滴定中所用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酸碱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选择

    使用教学器材:电脑、威尼尔软件、pH传感器、滴数传感器、威尼尔万能数据采集系统、滴定装置,传统酸碱中和滴定装置。

 

五、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测定一些溶液的pH,比如土壤的酸碱性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如何快速而准确的测量溶液的pH?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种快速准确测量溶液pH的方法——酸碱中和滴定。

  [板书]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碱(或酸)的方法。

原理:当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nH+ = nOH-

c ()V ()= c ()V()

为使酸碱中和滴定结果准确、误差小,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提问] 如何判断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恰好反应的时候,溶液有什么特点?

如何选择指示剂?

下面列出常见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但我们在滴定操作中,依然用了甲基橙和酚酞作为滴定的指示剂,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用传感器做实验:
0.1mol/LHCl来滴定0.1mol/L NaOH溶液,并利用计算机绘制出滴定过程中的pH的变化曲线。
  [提问]曲线特点?

  [提问]在实验操作中能控制的盐酸的最少的量是多少呢?
  [提问]那我们就来看看一滴盐酸能引起pH多大的改变?结合课前的计算数据再来分析。
  [提问]如此大的pH改变会对你们选择的指示剂的颜色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结论]凡是指示剂的变色点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均可选用。

[提问]为什么不选择紫色石蕊做指示剂?

[结论]指示剂的选择中还应当注意颜色变化是否明显。紫色石蕊溶液的红变紫或者蓝变紫都不够明显,肉眼不易观察到。
  中和滴定实验:

[提问]如何准确测定两种溶液体积?启发引导选择哪种仪器误差会更小?

[观察]

        

[展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由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为什么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结构不一样?(提示:从所盛放的溶液考虑)

教师演示一遍。总结操作步骤
  中和滴定操作步骤

准备  滴定管  查漏

洗涤  自来水  蒸馏水  待装液

装液  加液    赶气泡  调液面

锥形瓶  洗涤  自来水   蒸馏水

加待装液

滴定:滴加盐酸,边滴边震荡,眼睛始终注释锥形瓶内液体颜色变化。指示剂颜色变化半分钟内不褪色,达到终点,记录液面刻度。

重复操作2——3

计算:C未知 =C已知 ×V已知)/ V未知

[提问]为什么要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4.如何数据处理
  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上述方案的分析过程就叫作酸碱中和滴定。
  [作业] 哪些步骤操作不当易产生误差?会造成怎样的误差?



   







 

思考后得出:①准确测定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判断中和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恰好反应的时候,溶液pH=7

用指示剂或pH试纸

在中和过程中使用指示剂

 

 

 


  学生发现问题:从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和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pH=7)并不相同。




刚开始的时候,随着盐酸溶液的滴入, pH变化不大,但在快恰好完全反应时,滴入盐酸很少的量就会造成pH的很大改变。
  

 

一滴。

  大约变化4pH单位。
   
学生根据实验和计算数据总结得出:一滴可使指示剂变色但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

颜色变化不够明显

   
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用已知浓度的碱来测定。要解决4个核心问题。

通过比较得出结论:滴定管的内径更小,用滴定管量取溶液的体积更准确,误差更小。

酸式滴定管下端控制液体流速的是旋塞,碱式滴定管下端是橡胶管(内置玻璃球)。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旋塞容易被碱性溶液所腐蚀,打不开旋塞,只能盛放酸性或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用胶皮管套住玻璃球,减少了碱液对其腐蚀,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液体的原因是有机橡胶易被酸老化。

 

 

 

 

 

 

 

酸式滴定管先用蒸馏水清洗过,内壁占有水,如果直接加入标准液,会降低标准液的浓度,从而产生误差。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中学教材三个定量实验之一,综合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pH计算、酸碱指示剂的选择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其中指示剂的选择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单纯用pH计算没有办法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所以引入了DIS实验,利用计算机自动化实验绘制图标,从而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指示剂的选择这一难点,达到较好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