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机到手机,一直都以拍照片为主,录像极少。
去年进入市老年大学手机拍摄和编辑班学习,本只想学点编辑基本技能,仅是将过去外出游的视频“修理”一下,没想到在学习视频编辑时,素材除了利用现成视频外,还得自己去录像。
但因长期拍照片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在拍素材时竟闹出不少笑话。
前几天在操场晨练时,见高高的树梢上停着两只喜鹊,赶快回家取来手机,对着树梢按下录像,静候它俩飞翔,以录下在空中飞翔的画面。向上持机好长时间,就是不飞,它俩最多是转转头摇摇尾巴的。
一位正在快走的大妈,途经我身旁驻足,问我:“在拍什么?”“拍两只喜鹊,等它们飞,可就是不飞啊!”
没想到她即向着树梢高声大喊,倒竟是惊动了小喜鹊,飞啦!蓝天下展翅的鸟儿多美啊!马上按下,想在镜头里把这美好瞬间留下。
实际情况再也没比这更糟糕的了,忘了是正在录像啊------按下就是结束录像啦,此后飞得再美也与咱无关!究其原因是拍照片的习惯性思维在作怪,以为还是在拍照片,看到精彩的画面即按下--------得抢拍!好笑吧?
还有一个笑话,也是拍照片的习惯性思维作怪。也是在操场上晨跑时,见紧贴足球场的地面上,有约50厘米厚的一层白雾像一线潮似的,自北向南缓缓过来,喜出望外-----可用延迟拍摄,播放时会呈现出雾层快速移动的景观。
当即回家取来手机,打开手机中的延迟拍摄,尔后蹲下,向着缓缓移动而来的的雾层,一动不动地持着手机,10来分钟后,想想差不多了,腿也蹲得有点酸了,按下手机的延迟拍摄,“结束”拍摄,起身看回放,满心想欣赏那快速移动的雾层,结果大吃一惊------怎么才开始延迟拍摄啊?
原来又是拍照片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在作怪!对着美景忘了打开延迟拍摄进行录像啊,仍像拍照片似的,先对景,最后一按拍下,算结束。现在結果是10来分钟什么也没录下,最后一按才开始录像。
哭笑不得!白白蹲了那么长时间,错过了好时机,因天刚变冷,但大地尚未寒,地气还热时,才有这样紧贴地面的雾层移动之景观出现。
还是不善于录像,得多多练习才是。
习惯性思维好难改,领教了!
11月9日,老师带大家去月湖公园院士林外拍,因所拍摄、制作的视频不能放,只能改放gif图片,又因时长有限制(10秒左右),只得分拆而为,选几张放上
白色文字为老师在辅导同学们习作拍摄(声音无法呈现)
我的推拉、平移“杰作”
学习滚动字幕制作
(原都有背景音乐的,现只能无声了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