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殿
摄于2020-9-27
过浣纱大桥后一路南行不远就到了建于浣江西侧苎萝山上的西施殿,西施殿是西施故里景区的核心景点,是为纪念西施而建,已有千余年历史。近年来诸暨民间每年都会在荷花盛开的六月为心目中的“庇护神”西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西施殿景点的大门,得持票入内

大门内有开阔的地坪、有一大片荷塘

荷塘边建有古越台
耕读传家
既学做人,又学谋生,是中国精典的民间传统
耕田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知诗书达礼,修身养性,以立高德
古越台前的这片荷塘称为“红粉池”,又称“脂粉塘”,是当年西施沐浴之处
红粉池
西施原系浣纱女,喜临水梳妆
相传当年西施被选中送往越都会稽山(今绍兴)学习歌舞礼仪前夕,在此焚香沐浴,然后登船去见越王
后人就把当年西施沐浴之处称为红粉池

不管是在红粉池旁、还是在红粉池里,都美美地留照纪念

西施殿位于红粉池的北侧,移步到西施殿内看看。
西施殿山门
山门外有香烛,表达对西施的崇拜祭祀
西施殿的山门特别精致
过山门,又见一荷花池,池上建有小石桥,通向西施殿正殿
西施殿前鲤鱼跃出水面

瞧这鲤鱼张开了大嘴,一时兴起,玩起
“打钱眼”风俗游戏------若投中可得财神保佑噢
原以为这样的距离掷币入嘴是容易之事
谁知如此大嘴巴也还
是投不中,没办法,与
财神无缘呐
西施殿正殿的西半部
西施殿正殿的东半部
正殿内的西施雕像,作后妃装束,神态闲雅
雕像上方悬挂“荷花神女”匾额
表示民间百姓对一个以身许国的浣纱女儿的至高礼赞
一路行来,就看到旅游团队中的一男士,口中一直念念有词,尽显崇拜之意

西施殿的西侧建筑,上有“以身许国”匾额
西施殿的东侧建筑,上有“忍辱负重”匾额
在历史长河里,历经风霜的西施殿一路走来,以如今模样呈现在人们面前。历史悠久的西施殿,曾名“浣纱庙”,“西子祠”,早在唐代咸通年间,女诗人鱼玄机就曾以《浣纱庙》为题作诗;李商隐亦有《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的诗句。到明崇祯年间,诸暨知县张央对西施推崇备至,“怆然乎其旧里之萧萧”“为之辟其芜,新其址,峦之石台一座,麓之庐舍三楹,使千载忠魂,有所栖止”。
后清道光店口陈延鲁损资重修,并捐田以备修葺。民国时陈锦文等再次集资重修,重修后的祠宇高敞,门额上书《西子祠》,祠前地坪开阔,并围有石栏,栽花植竹,清丽幽静。后又配筑南厅北阁,正厅中补筑銮阁,内供西施雕像。在西子祠外立有木牌坊,上书《古苎萝村》,为当时诸暨县长题著。但经抗战、文革,西施古迹无存。
1986年诸暨县政府决定重建西施殿,于1990年建成。重建中大量征集散落于民间的古建筑木石构件,如石柱、石雕花窗、木雕牛腿、雀替、花门窗等数万余件,这样合理利用于西施殿工程,既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又使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地方特色。2001年诸暨市旅游投资发展公司实施西施殿首期护建工程,景区面积达二万余平方,是原面积的四倍。
离开西施殿,按路标所示,接着去古越台游览,古越台离西施殿不远,一会就到
古越台
建筑结构独特的古越台,仿民间古戏台样式构筑
也许其寓意------历史就像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确是演绎了一场历史大戏

古越台的外貌在
刚入西施殿山门时就已见识了,并还以它为背景在红粉池旁留过影呢
现在就到古越台内去游览
古越台内奉越王勾践,左右侍立谋臣文种、范蠡雕像
图左:文种,曾任楚南阳太守,勾践继位时为下大夫。善内政外交,有谋略家之称。勾践役吴三年,率众守
阳安内联外,勾践归国,又进破吴九术,复仇雪耻。越灭吴后,因阻谏迁都琅琊而自刎于会稽
图中:勾践,公元前496年,在会稽即位称王。吴王兴兵伐越,勾践出奇制胜。夫差继位,三年后衰师报
仇。 夫椒 一战,越军大溃,勾践退守会稽,被迫求和。入吴为质三年,石室养马,受尽耻辱。归国
后迁都会稽,卧薪尝胆,公元前474年,攻陷吴都姑苏。夫差自杀后,挥师北上,迁都琅琊,称霸中
原
图右:范蠡,春秋末年越国政治家军事家。出身寒微,后为大夫、上将军。公元前494年,越败随勾践入吴
为质 三年。回越后,助越王勾践发奋图强,并在苎萝山麓选美女西施、郑旦,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亡
吴。功成后身退,携西施泛五湖游齐国,号陶朱公,经商致富,后隐居被称为商贾之祖。诸暨为其封
地等等,今还 有陶朱山、范蠡岩、范相坛等遗址
上悬“卧薪尝胆”匾额,以示励精图治,兴越灭吴之志
站在古越台前俯瞰,西施殿全貌清晰呈现
众多游人在导游带领下,络绎不绝地涌入西施殿内
从古越台出来后就开始游览苎萝山
苎萝山
苎萝山又称罗山,因盛产苎麻而得名,是诸暨县龙山(即陶朱山)向东伸出的支脉。山虽不高,但因是西施出生地而成为古越名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咏《西施》诗中写到“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崇拜祭祀

按路标游览苎萝山

进入苎萝山的山门
在苎萝山上,可观赏到西施殿、古越台的外貌

碑廊 ,没进去,似没开放

苎萝山上建有苎萝亭
这也是游人必到之地

咱也赶紧上去

亭内立有一石碑,刻有李白诗《西施》
登上苎萝亭顶层,环顾四周,诸暨景色一揽无遗、尽收眼底

精致的亭顶

回头仰望挥手告别
苎萝亭
一旁导游正在滔滔不绝地向游人“揭秘”------诸暨为何是很富有的?
只要想想,他们那么早时就已经在生产苎麻了,而我们是什么时候才穿上麻织品的?这样就不难理解了吧

我不知竟还有如此这一说?直到此时也从未想过这缘由呢

抓紧继续时间下山

再拉近镜头看看,苎萝亭上已无什么游人了
下山返回途经西施行长廊,长廊以连环画形式展示了天下第一美人西施传奇的一生。其中包括范蠡寻美、邂逅西施、大义为重、以身许国、泛舟五湖等传说

画廊中匆匆一过
返途中西施长廊曲折盘旋,廊外假山耸翠,亭阁精致,没多久就看见山门了

山门前聚
集着好多准备打道回府的游人
咱也沿荷塘径直向大门走去,得赶上返甬的大巴

坐公交到达诸暨车站,再坐
直达返甬的大巴,结束了绍兴诸暨游
绍兴诸暨虽曾多次来过,但一般都是到经典景点,其余好多地方虽说不怎么“经典”,但却各有其特色,确是很值得一游的,对其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古往今来的风俗人情等等,这次终得以弥补,对其方方面面的立体印象深深,这次的绍兴诸暨游终算画上了完美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