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

(2020-09-13 17:37:17)
标签:

鸟儿故事

十姐妹

牡丹鹦鹉

自由与舒适

鸟缘

分类: 百味生活
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 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  
爱清洁爱洗澡的“十姐妹”(又名白腰文鸟)

   对于曾经贴上的博文,不知别人如何,自己反正是写过就算,事后也不再去翻看,最近在博友符黑水畔的牛牛”的家园里,看到不少麻雀、燕的有趣片片,并且还科普了有关它们的不少知识,想起自己10多年前在博客里也曾记载了它们的趣事,就去翻出来看看,遗憾的是,经“新-”多次改版,视频、图片均“开天窗”,只剩文字。但仍告诉了她,以便交流。

    见博友符黑水畔的牛牛”在文后留言:“谢谢,可惜,视频看不见”。为弥补博友与自己的遗憾,想设法补上,找出早已拷至移动硬盘上的原件,将之转换为现“新-”容许的gif格式,就能上传了,这样多少能看到小鸟儿翅膀扑腾画面动动的了。在草稿箱里完成后,接着想干脆连文字也跟着重新发一下吧,于是将十姐妹”沐浴记 (2006-12-18)重发如下:
   
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 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
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 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
   这是我家的“十姐妹”,它们早就想来露露脸、见见世面。向大家问个好啦!就是它俩的主人不知此事该怎么办?想了好长时间才总算有了办法。就赶快来实现它俩的心愿!
 
   它们最爱清洁啦。早上刚换了清水,它俩就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沾一下抖几抖,只顾自己洗个痛快,将水溅得满屋都是。这个“浴池”也实在太小了点,以后给它们条件也改善改善,换个大一点的“浴池”,省得它们你争我抢的。也免得动物保护协会来交涉,说主人有“虐待”它们之嫌。(过去有一只十姐妹白天还好好的,第二天一看意然死在喂水的小盒中,可能是洗澡时,哪儿卡住,拔不出来,淹死的,好可怜。现在想来,就是这个“浴池”的缘故)
 
   它们很会营造自己舒适的窝,只要外面有根草,就马上用嘴拖进上面的窝里去。不过有时爱闹着玩,你拖进去,它却马上又去拖了出来。
 
   十姐妹又名白腰文鸟、属于燕雀目金腹科。十姐妹羽毛呈褐至暗褐色,腹部到腰部为白色,每只鸟羽毛的斑纹均不同。我家的一只黄白的是外面飞来的,漂亮。这种色的买时价格还要高呢。最喜欢洗澡,容易饲养,就给它们吃稻谷、小米和青菜。吃稻谷时真有趣,谷子是垂直含在嘴里,一点点地去壳。它们姿态活泼、相互亲密、家庭关系和睦,我想大概这就是称作“十姐妹”的原因吧。
 
   在天暖和时,总有自由的十姐妹(据说大多是放生的)停在鸟笼上与它们窃窃私语,或在花盆长出的杂草间跳来跳去的苋食,为了这些自由的十姐妹,经常故意将鸟笼的底层拉出一些,好让它们也享受到,为此花盆里的草也不清除。
 
   拍摄得太多了,要剪辑,不过这还得好好学习才行

   在寻找“十姐妹”时,发现关于小鸟的趣事还有一文------“鸟缘 (2006-09-20 )”,打开一看,同样命运,图片不见,文字尚在,好在照片虽没有啦,但巧在它恰与“十姐妹”在同一视频中,于是同样转为“新-”容许的gif格式,终算还能看到它的身影,现也让其露露面,并也说说它的趣事

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 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
这只背黄腹绿羽毛还没丰满的逃来的年轻牡丹鹦鹉
一刻不停地在笼子里上窜下跳

     这只从天而降的牡丹鹦鹉,是它驻足在搁置于防盗窗上的二只牡丹鹦鹉的鸟笼上时,咱费尽了心思,偷偷将其诱骗入笼的,而后再为其另置了新房。有天细观,才发现它的一对翅膀长短不一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有一个翅膀明显地是被剪去一截--------估计是原主人为防其逃跑所为,没想到还是被它成功脱逃了,但向往自由却又离不开舒适生活的它,于是就来到我家------仅不过是换个地方而已重发“十姐妹”淋浴记、“鸟缘”

下面文字来自“鸟缘 (2006-09-20 )”:
   连着一周的秋风秋雨,终于告一段落。就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听见阳台上像有异常叫声。过去一看:只见搁置在防盗窗上的二只牡丹鹦鹉的鸟笼上,停着一只黄中带绿的牡丹鹦鹉!
高兴的我抑止心里的喜悦,慑手慑脚地弯腰屏息前进,慢慢地靠近窗口、缓缓地移开纱窗、轻轻地提着鸟笼、一点点地往里移。飞来的鹦鹉居然不动。一到阳台的窗内,迅速拉拢纱窗,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现在可不怕你了,一切得由我啦!

   这是一只年轻的牡丹鹦鹉,羽毛还没丰满,背黄腹绿。不知何时又从何处逃了出来?

   正想着怎么安顿它时,它倒好,像是回了老家似的,一会儿在另一只虎皮鹦鹉鸟笼外不停地觅食,一会儿又飞到鸟笼上东张西望。经过一番“搏斗”,在它几次撞到玻璃窗,被撞得昏头昏脑后,终于乖乖地进了原装紫葡萄的框中。放在原有二只牡丹鹦鹉的鸟笼旁。

   同类们,隔笼相望,一直叫个不停,久久不肯离开。是表示热诚欢迎?是在作自我介绍?不得而知。看来周末还得到花鸟市场,买个鸟笼。以往日的经验是绝对不能关在一起的。

   家中总有鸟光临!有牡丹鹦鹉、虎皮鹦鹉、还有“十姐妹”。不久前在阳台角落里,发现原有一只空的鸟笼里,有只黑呼呼的东西在动,原来是一只“十姐妹”飞进开着门的空的鸟笼中。可能是空鸟笼中还有一些粟米,它就自投罗网。

   最近还有一回,在“十姐妹”的鸟笼外,停着一只“十姐妹”。嘴巴张着,也是小心翼翼地提着鸟笼拿进阳台内,它也不动。原先以为是有病了,老张着嘴巴。后来才知是又饥又渴,当它吃饱喝足后早就活蹦乱跳了。可是第二天放粟米时,呼地逃了出去。次日,在防盗窗上,竟然一下子飞来了5、6只十姐妹,或停在鸟笼上,或在花盆里欢快地啄着草。肯定是它带来的。但是再要将它们捉拿归案就不易了,只有当它筋疲力尽时才行。它的生存能力比较强,跟麻雀差不多。这么多的十姐妹大多是放生的。

   现在一只被咬坏了的鸟笼放在阳台里,只有一只虎皮鹦鹉在里边。这几天躲在小木屋里,不常出来,竟然是自顾自的生了二只蛋,还白费劲地孵着。还有三只鸟笼白天放在外面,除了虎皮鹦鹉、牡丹鹦鹉、十姐妹外,还“养”了一群小麻雀呢,将鸟笼底盘故意往外拉开一寸多,每天放上一把米,7、8只 小麻雀天天来报到。最机灵的就是它们,稍有风吹草动就呼啦一声,飞得无影无踪。

   一段时日下来,竟有下面的印象:
  对人的依赖性由强至弱:牡丹鹦鹉、虎皮鹦鹉、十姐妹、麻雀
  生存能力由强至弱:麻雀、十姐妹、虎皮鹦鹉、牡丹鹦鹉
  最容易擒拿的:牡丹鹦鹉 
  最自由的:麻雀

  自然界如此,好像人也如此。对家庭、对父母、对旁人的依赖性越强,自身的生存力就越弱,是这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