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自动扶梯好长哟

!从来没
乘过这样长的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两侧壁上的风景照,一路迎面而来,在“漫长”的
乘梯中让人丝毫不觉枯燥

从山顶到天门洞底的340米垂直落差当然不可能由一级扶梯完成
一级完了,走过平台,又进入下一级运行的扶梯中
扶梯中间是步行道,以防突发情况时使用吧
扶梯里上下行的游人,选择的是不同的上山方式
在自动扶梯两侧的上下行游人,选自不同的上山游览路线:
1、在市区乘索道到山顶、再乘自动扶梯下达天门洞口
2、在天门洞口乘自动扶梯上山、再乘索道下山到市区
至于天门洞与山脚之间的一段,可乘另一级的室内自动扶梯上下(得另买票)、或走室外的石阶梯上下

走出自动扶梯站,从山顶轻松到达天门洞底,开始游览天门洞了

天门洞两侧风光,或绿荫丛中飞瀑直下、或悬壁万仞气势磅礴

快速穿过人众,到天门洞口去看看
终于到达天门洞了。这个天门洞位于天门半山腰,是台地边缘的一个地下溶洞,因受向斜构造之力的挤压、坍塌、溶蚀,南北两端的岩层崩落而裸露天门,故谓之“天门洞开”。天门洞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南北对开素壁之上,扶摇通天,似明镜镶嵌于蔚蓝天幕之上,终年白云紫雾,气势磅礴,是世界罕见的高海拔天然穿山溶洞
向上仰望不胜激动,这就是“天门洞开”啊?
高高的,仰望一会儿,脖子就酸了,有130多米高呢,这样近距离地仰望,脖子能不酸吗

在接近洞顶处有透明玻璃安装
一举两得------既可防止“小东西”跌落,安全有保障;又不影响视觉观赏性

在洞口上方的悬壁上,看到既有瀑布飞流直下,还有飞落在洞口上方的“梅花雨”
从山顶岩石缝隙内涌出的泉水,注入灵泉水池
当水池水满后就溢入斜沟,再顺沟飞落在天门洞口,形成“梅花雨”
外衣湿湿的,但这可不是下雨所为
而是为在“天门洞开”处留影,不惜被洞口上方的由灵泉之水形成的梅花雨淋湿

想想被据说有延年益寿、去病消灾功效的
当地人称之为“神泉”的洗涤一下,又有何妨呢

一对铜制飞龙守卫在洞口
天门洞口底的前方有一条长长的陡陡的石阶梯,下方公路边停靠着一溜景区摆渡车,随时接送游人来往于景区入口处。选第一种方式上山的游人(先索道上山再乘扶梯下山的)既可以在洞口沿石阶梯下到达天门山脚下,也可以继续乘扶梯(另买票)到达山下;选择第二种方式上山的游人(先乘自动扶梯上山,再乘索道下山的)则可沿石阶梯拾级而上到洞口,或乘另买票的扶梯上到洞口
洞口前的筑得很好的又长又陡的阶梯,直达山脚
图左的几位,就是选择第二种上山方式的--------他们从山脚下徒步到天门洞口,省钱了
而团队,不管是哪种游览路线,在山脚到天门洞口之间,一般都是乘一条要另外买票的穿山自动扶梯的
因团队的不走阶梯,阶梯里上下的游人不多,都是些“散兵游勇”,等会儿我们也是陡步下山,既省钱,又可观沿途风景
。现不着急下山,天门洞周围还没游览过呢

从洞口俯瞰,
盘山公路如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地盘桓在绿色山坡上
准备乘另一穿山扶梯下山的游人,可在此买票

一股泉水自悬崖绝壁而下

要从阶梯下山了
先走下去几步,回头拍一下------佯装是徒步上来的

阶梯虽然有点长和陡,但能一眼望到尽头,心里感觉就没那样可怕了
在石阶里下行途中,走走停停,将左右上下的美景尽摄入镜头,挺好的

仰视天门洞,再次惊叹大自然的天斧神功

石阶沿途两侧的休息平台
图右:那群游人,就是不走阶梯,而是等待乘穿山扶梯下山的

在石阶上下的都是些“
散兵游勇”噢

紧扶栏杆,性命攸关哟


回头瞧瞧,这直达“天门洞开”的
石阶,好有气势

长长陡陡的石阶分段而建
走在这样规正的石阶上,不用担心什么的,若是要走哪些没路的上下山,那就不敢了
图左:瀑布潺潺
图右:建有的两侧平台可供游人休息

这样的美景也只有徒步才能享受
山脚下的大广场,是人们赏天门洞的好地方

广场上,众游人各自忙着拍照留影

到天门洞去的天门扶梯就设在广场边,当然也是穿山扶梯
不走石级的就在此乘扶梯到天门洞去;或从天门洞乘扶梯下来

巨石上镌刻关于“天门洞”的介绍,典故、传说等等

临走前再远距离来张全景
时间不早了,再见了,天门洞、天门山
景区摆渡车很多,几乎不用等就可随时上车。坐在车上,盘旋山间,一路观景,没多会就到景区大门即是市区了

惊险的盘山公路

从天门隧道中通过
几乎下了一天的雨,此时放晴太阳还露脸了
夕阳映照下的天门山呈现又一付景象
在行驶的车上,远距离观赏高高在上的
天门洞,充分体会大自然的神功
边坐车,边观窗外景,好像没多久就到景区大门了,景区大门就设在市区,下车后换乘公交二站就到住宿的酒店了。听说张家界的“三下锅”很有名,这种土家三下锅是将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做成“合菜”,味道爽口,后来人们就把这道菜叫作“三下锅”。品尝当地特色菜是旅游的一大内容
于是就在住宿酒店附近的这家“三下锅”店用晚餐
天门山游览了一整天,虽说风风雨雨的,收获满满,次日将游览武陵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