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2019-05-08 16:23:49)
标签:

徐州汉文化景区

汉文化广场

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

汉传佛教游览区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参观完楚王陵地宫,来到汉文化广场,广场上一座刘邦雕像耸立,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沛县人,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在位七年,史称汉高祖。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广场两侧的汉朝旌旗
有角的飞龙图案,是汉朝的特点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刘邦雕像
用青铜铸造,像高9.9米、底座高3.2米
重20.6吨,寓意公元前206年为西汉纪年的开始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雕像前的巨型竹简书模型,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印迹,清晰展现历史的脉络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雕像两侧的走廊里,引吭高歌的、翩翩起舞的,成为市民休憩娱乐好去处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景色如画的广场也是新人婚纱拍摄佳地

   离开广场,一路北行,途经一池清水、石块叠加名为“龙窝”之地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充分发挥与“龙窝”有关的想像吧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告别“龙窝”,继续北行,来到狮子山北侧200米处的一山地,山地名为“羊龟山”,海拔50多米,因山体呈浑圆如羊似龟而名。山体顶部和南坡上覆盖很厚的封土层,封土层呈较规则的三层台,山顶为一平台。2005年文物工作者在山体南坡发现了陵墓的墓道入口,证实这是一座有斜坡墓道的西汉大型崖洞陵墓,是狮子山楚王陵区内一座仅次于楚王陵的大型汉墓遗址,并推测为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园内的王后陵。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山地上有一座汉朝样式建筑,上书“汉陵遗香”,王后的陵墓

   入内游览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园内羊毛出在羊龟山王后陵墓

   里面也没开放,就在外围稍为转了转就离开了。又到了一广场,广场中央有雕塑、周边墙上有图案等,显示了汉朝的“兴衰探源”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用图案形象地显示了对汉朝的“兴衰探源”

   在一座石桥尽端有一汉朝建筑------刘氏宗祠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刘氏宗祠

   到刘氏宗祠内看看,据祠内介绍,刘姓是汉朝国性,也是中国曾经最具影响力的姓氏,现在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姓氏之一,为世界第四大姓,人数多、分布广,约占汉族人口的5.5%,因政治原因在《百家姓》中被排在了第252位,实际上刘姓在宋朝为第三大姓,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刘姓是第四大姓。中国自古就有刘天下之说,无论是建立王朝的数量还是称帝的人数,刘姓都远多于其他姓氏,刘性政权4000年连绵不断,先后建立众多的朝代:西汉、东汉、蜀汉、前赵、南朝宋、后汉、南汉、辽朝、刘国、西辽、玄汉、北辽、胡夏、后辽、大齐、东辽、汉国、东丹、燕国等王朝。另有刘圣、刘永、刘显、刘黎、刘龙儿等割据政权。还有吐蕃帝国、古格王和拉达克王朝的君主汉姓刘。刘姓称帝王者多达10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帝王专业户”。

   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本土地区,据日本可查档案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后裔。现代刘姓中,除少数人明确表示在汉化过程中改为刘姓外,其他刘姓绝大多数都是“汉室之后”刘邦及其兄弟后代,此外刘性还有“汉后无二刘”和“天下一刘”的说法。

   以前真是没想到,刘姓竟如此厉害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汉家刘氏分布图

   祠内很高,除四周墙上的文字介绍、历代汉王图像外,祠中央立有汉高祖的浮雕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浮雕背景有各式字体的刘字,下方是历代汉王的牌位吧

   离开刘氏宗祠,继续在景区里穿行,沿途池水、垂柳、秀石、拱桥、凉亭,景色很不错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龙雾桥,与景区内有王者陵墓有关,都离不开一个“龙”字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边走边在路标指示下,来到了博物馆,博物馆座落在一个很大的广场内,广场有铁栅栏大门与外界相隔,但景区里也有路可直通广场,我们就是从景区里的这路直达博物馆的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博物馆,位于中间的就是徐州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

   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不仅参观一下,还想看看有什么可以体验的。由于大汉朝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孕育出画像石这一独特的艺术结晶。汉画像石都以石为材,画天地、装饰地宫、宗祠。题材内容绚丽多彩,以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汉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汉代人的精神世界。画像石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故作为大汉朝的桑梓之地、汉文化摇篮的徐州,便有了“两汉文化看徐州”之说。徐州的汉画像石无论在数量和艺术水平上,在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馆中的光电科技、解读千年瑰宝的深刻内涵,再现艺术珍品的生动气韵,呈现了一部鲜活的汉代史。

   馆中展出的珍品不少,在浏览“一部石头上的史诗、一部绣像的汉代史”之余,选拍几幅。差不多在展出的每幅画石像下面,都有详细的文化解密,便于游人了解千年瑰宝的深刻内涵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图上方:是画石像舞乐车马图    
   图下方:是文化解密,介绍得非常之详细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车马出行图
纵22厘米、横110厘米,是东汉时代汉墓出土祠堂画像
由左至右依次为:导骑、两辆轺车和一辆辎车

   细看了文化解密,得知车马出行图是汉画像石中最常见的图像之一,汉代墓室里几乎都有车马出行图出现。西汉初年经济困难,御用马车的四匹马都配不齐同一种毛色,而将相有的则只能乘牛车。西汉王朝建立后,国力渐强,原是重要的作战工具的马车,渐从战场退下,成为权贵富豪的代步工具。与现代一样,车是权贵、富豪象征,汉代的车定有等级、是身份象征,只有官员才能乘坐马车,“贾人不得乘马车”,由此从画像石中各组车马行出行图中,就可判定图中主人的大致身份,即祠堂墓主人的身份。有时主人要参加某特殊活动,会专门增加表现该活动的出行图,这样车马行图就不止一幅了,这就要全面分析全部画像石,以确定某一组出行图才是反映墓主人身份的。不过多数祠堂或墓室的画像石,都只有一幅出行图,一般是表现主人生前最高身份的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南阳石桥汉画像石墓,东汉早期,砖石结构,前厅左右各加侧室,比主墓室宽,呈大“丫”字形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徐州白集汉画像石墓

   继续前行,来到“农耕年华”展室。“男耕女织”之说是汉族农耕文化的起源,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这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农耕文明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和乡土民间性,不仅是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民以食为天,汉代人特别重视饮食及饮食的礼节文化。徐州汉画像石中有大量的饮食文化------庖厨。汉代宴饮保留着周朝礼仪的“男女不同席”的制度,一般都是二人对饮,三人以上无故不得聚饮,违者要罚金4两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庖厨图,时代东汉
画面分三格,上两格都是饮宴,最下格是供饮宴的作场,屋梁的吊杆上挂满了鱼肉,及盛世食物的篮子
有6个人在屋内忙碌:切肉的、推柴烧火的、添放食物的、捧着送菜圆盆的等
纹饰为平面阴刻线,画面表现的是底层劳动阶层

   再看看展出的一幅春米图。谷物收获脱粒后,要加工成米或面才能食用。我国古代在粮食加工方面发明不少机械,像磨、碾、碓、扇车等,后又有水碓、水磨。汉初加工谷物有新发展,除杵臼外,还有脚踏碓、水力碓等。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春米图,东汉
画面中可看到,在粮食加工坊的碓旁,有圆形石磨,说明谷物用磨物加工在当时是极为平常之事
纹饰:平面阴刻线
画面表现的是中底阶层的现实世界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另一幅“郊游骑猎图”则是反映贵族官吏阶层生活。汉代贵族官吏,狩猎是他们的一种消遣娱乐。每年秋季是天子使用箭学习田猎获的军事训练时间。有骑射狩猎、荷毕狩猎、以狩猎三种形式。骑射狩猎工具用箭;荷毕狩猎用“毕”,毕----古代狩猎用的长柄网,以网捕兽和鸟类;以狩猎,用发挥听觉视觉非常灵敏的----“田猎能手”狩猎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东汉元元年。画面中的郊游骑猎的场景,气势很大
纹饰:平面阴刻线

   “安居乐业图”画面表现的是一个普通的幸福小康之家。汉初的“无为而治”的国策,实是“积极有为”,像减轻政府对农民赋役负担,通过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等。太平盛世,不是看国家财政收入多、富人收入高,而是更为重要的是看人民的富足程度,尤其要看农民的富足程度。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安居乐业图
东汉时代,纵100厘米、横221厘米、厚20厘米
夫妻相对而坐,抱着孩子在逗引,屋左有轺车,屋右拴有马匹,其他侍者一应站在室外
天空中有龙鸟兽,大自然呈现一片生机和谐,寓意吉祥
画石边饰幔纹、菱形纹、齿纹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农耕文化图示

   馆内还有关于汉服服饰的,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汉服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形成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汉服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无扣系带

     冲狭图,冲狭是古杂技名,类似后来的钻刀圈。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冲狭图,东汉,纵66厘、横180厘米
画面上格是迎宾车马(残缺、不清),下格包括杂技、乐舞、建鼓等
纹饰:剔地平面阴刻线,菱形纹
表现的是中底层的现实世界

    浏览了馆中展出的汉画像石艺术珍品,又从解读中了解了这些千年瑰宝的深刻内涵,馆中呈现的是一部鲜活的汉代史。来到光电科技展厅,屏幕前的一些手舞足蹈的小孩子引起了注意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舞刀弄枪的他们,原来就在“体验”啊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这个小女孩在屏幕前不停地变换着各种姿势
满心欢喜地欣赏着屏幕上的化作汉代女子翩翩起舞的模样
童心末泯的咱,竟心动起来,真也想去舞弄几下呢
“无奈”停不下来的小女孩,就是不给咱机会噢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馆内一角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这儿有关于汉朝的高科技放映,可惜现在休息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从汉画像石解读体验馆出来,就来到坐落于骆驼山上的竹林寺,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是徐州八大古寺之一,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广场里莲花台中央高耸着中国第一比丘尼雕像
中国第一比丘尼净检法师,西晋末年彭城人(今徐州),俗姓钟,名令仪,居洛阳
24岁出家,70岁圆寂,是中国第一位受戒的比丘尼,我国第一个女出家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穿过中国第一比丘尼雕像,在竹林寺里继续游览,几座佛教建筑位于广场北面骆驼山上,一路拾级而上就是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钟楼、鼓楼分列两旁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向寺院走去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时值国庆,竹林书画院在此举行慈善义卖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展出很多书画待卖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菩萨、韦驮菩萨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三圣殿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三圣殿内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也不离开了三圣殿,继续游览,途径几个建于路边的亭、阁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亭内石碑上书的是竹林寺重建记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弘道阁(笮融纪念阁),阁内立有融塑像
融,丹阳人,东汉末年投靠徐州刺史。在徐州至扬州一带掀起大规模佛教活动
修豪华佛寺、铸造金铜大佛,其崇佛活动奠定了中国寺庙大型活动的基础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扬佛阁,又称刘英纪念阁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刘英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的异母兄弟,建武十七年封为楚王,都为彭城(现徐州)
年轻时好结交宾客,晚年喜黄老道学,信奉佛教、建造佛寺、供养西域高僧、举行礼佛祭佛活动
开创了以徐州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佛教流传的局面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寺庙的照壁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按路标所示,沿此山路可达山顶的寺,因时间关系就没上山去,直接下山返回了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图中央上部:建于骆驼山山顶的寺,没去,只得远远地仰望了

   离开竹林寺,从博物馆前的大门出去,眼前呈现一个大荷塘,在荷塘一侧是条长长的汉画像石廊
江苏行(九)-----汉文化景区之汉文化广场、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汉传佛教游览区
荷塘东侧是长长的汉画像石廊

   接着就开始游览汉画像石廊了(待续)。
  (系统升级要月余,电脑上不能发文,试着在手机博客上发一下,手机字太小,不习惯用,不过好在可在电脑上编写,发出来后,在电脑上看,倒也一样,就是发的途径不同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