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2018-11-11 17:51:27)
标签:

青岩古镇慈云寺

迎详寺

百岁坊

定广门(南门)

南街

分类: 游山玩水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堪称艺术珍品的青岩古镇百岁坊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雄伟壮观、气势恢弘的青岩古镇城墙及定广门(南门)
                                                                  摄于2018-5-25(下同)


   从位于西街3号的万寿宫出来后,没逛西街,又回到背街上了,想通过连接西街与南街的背街,到南街后再到南门去。在背街西端,还有一个寺-----慈云寺,去万寿宫时曾路过寺门,只是没进去,现在不想错过,就入内看看了。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拾级而上过山门到慈云寺内去
山门挺朴素的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慈云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慈云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道光十二年(1832)重修。占地约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寺内有两进院落:一进院坐西向东,由山门、戏楼、钟鼓楼、大殿组成;二进院坐南向北,由灵官殿、两厢、观音殿组成,整个建筑构架至今保存完好。

   寺内的木雕石雕工艺精湛,造型各异的石柱础为贵阳市柱础中石雕艺术精品;精湛的木雕集中在戏楼上下额枋上,内容主要反映三国时期与刘、关、张等历史人物有关的故事。如“周瑜用计”、“三战吕布”“张飞独断当阳”、“关云长水淹七军”等。戏楼中部“福”字由龙凤组成,大型神壁浮雕是最精华的艺术珍品。

   过山门进寺内,与龙泉寺一样,得穿过戏楼进入一进院落,迎面是大殿,两侧有钟鼓楼,现在寺内建筑都用作展厅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坐东向西的大殿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大殿屋脊上精湛的双龙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位于院落北侧的钟楼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南侧是鼓楼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大殿内没供奉、钟鼓楼内也没有钟、鼓
与龙泉寺一样,建筑都用作展厅了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大殿
现内作展馆,展示花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花溪为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民俗文化丰厚、个性鲜明。以苗族、布依族为代表的各民族服饰优美又能歌善舞,像布依族“六月六”、苗族“四月八”节庆内容丰富;高坡苗族“射背牌”、孟关猴鼓舞等习俗独特,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花溪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项,国家级1、省级9、市级9、区级20。这些在展馆内得以一一展示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地戏------市级非遗名录

   地戏是传入花溪地区最早的戏种之一,市级非遗名录。大多由布依族民间艺人组成演出,正月初开场,演出前点燃香烛、举行祭祀活动的开财门仪式。地戏全是男性演出,面掩青巾、额戴古装戏剧人物面具,手执长矛刀剑、唱腔高亢、舞蹈粗犷,充满阳刚之气。内容多为中国古代征战及忠义故事。地戏演唱无乐器伴奏,只用一面大鼓一只铜锣打节奏,一人领唱,众人和之,这种清唱想必很见功力的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跳场-----省级非遗名录

   “跳场”是项苗族同胞找配偶认亲家的社交活动。跳场还有来历,早在1940年社会学家、大夏大学教授吴泽霖就对桐木岭苗族跳场做过调查:当时苗王杨令公有八子二女,小女与朵龙里的苗王黑人庆相爱。后小女遇虎害,黑人庆杀死猛虎为之报仇,这些经过了刀壳和仙鞋的印证。后黑人庆由此也赢得大女儿的爱情。于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苗族同胞都汇集在桐木岭及固定场所“跳场”纪念,青年男女在歌舞中寻偶觅伴,父母则在人群中攀认亲家,这是个娱乐寻爱联谊活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射背牌------省级非遗名录

   据高坡苗族传说,地玉、地莉相爱至深却不能缔结姻缘,为把彼此爱恋带到身后的世界,由地玉地莉开始首创了这“射背牌”仪式,为的是祭奠今生爱情,这成为青年男女向往自由婚姻的表达,也是对执着爱情的慰藉。该习俗对研究民族婚俗发展史有很重要的个例价值。

   走出展馆(大殿),离开一进院落到第二进院落继续游览参观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从门上有贵州民族文化艺术院”标示的这扇小门进去,就到二进院落了

   二进院落坐南向北,由灵官殿、两厢、观音殿组成,当然现在这些建筑也同样作展馆用了,现贵州民族文化艺术院就设在此院落中。先游览院落内的各建筑,再入内一一参观浏览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将二进院落各建筑的外貌游览一遍后,就入内参观了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花溪区苗族、布依族唢呐音乐,区级非遗名录

   唢呐音乐常作为领奏乐器或与锣鼓结合演奏,适用于表现热烈欢腾壮阔的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深刻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是表现力很强的乐器。

   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服饰也很有特色,墙上悬挂的部分纹样绣件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继续在各展馆中穿梭,二进院落中还有一道边门与外界相通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二进院落里,这道与外界相通的.边门关闭着

   展馆展出苗族的多种传统技艺,有苗族服饰制作、青岩镇的纸扎工艺、芦笙制作、银饰制作等。

   首先游览苗族传统技艺之一的------服饰制作学习纺织、剌绣、蜡染、编织等,缝制服装是苗族少女时代重要的生活内容。掌握基本纹样、随心所欲地组合纹样,苗族服饰设计独特灵活、制作工艺精湛、图案多、适应性强、色彩丰富,搭配合理等特点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展出中详细介绍了花溪苗族的服饰制作,特别说到重要环节挑花,挑花主要工具为丝线、土布、针。一般剌绣都有样本的,但苗族剌绣却不打草稿、也不剪纸绘画,仅按布的经纬绣之。绣制有明挑、暗挑两种,明挑-----正面看、正面挑;暗挑-----正面看、反面挑。当然是明挑易、暗挑难,花溪苗绣大都采用暗挑。一件服饰花时多的需一年半、一般也得一个半月。

   展馆墙上悬挂着很多色彩斑斓漂亮的纹样,玻璃橱窗里也展出多种基本纹样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悬挂在展馆墙上的多种色彩斑斓漂亮的纹样

   再看看玻璃橱窗里展出的基本纹样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螃蟹纹围腰饰                                                                花瓶纹围腰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公鸡花                                                                四喜冰花纹背扇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花溪挑花实物                                                                八角壁挂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马尾绣,纹样:龙、凤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银线帛锦绣,纹样:团花、鸟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错色绣,纹样:花、蝶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平绣,纹样:鹊宇鸟护姜央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一路转下来,各种不同颜色的线、加以不同的绣法、特别佩服能不打草稿创制出那么多种的纹样,在看得眼花缭乱时,不得不佩服苗族的剌绣,惊叹其制作工艺精湛、图案多、色彩丰富,适应性强。心灵手巧的苗族姑娘掌握了基本纹样、就随心所欲地组合纹样,设计出独特灵活的苗族服饰来了。

    传统技艺展示之二-------青岩镇的纸扎工艺,这在青岩古镇北门的展馆中,已经看到过了,这儿有关于青岩镇纸扎工艺传承人的介绍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王正安是青岩有名的纸扎工艺制作能手所扎风筝多次获奖
其率领的青岩舞龙队连续六届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农民动运会,并于2004年和2008年取得一银一铜好成绩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展出的部分纸扎工艺品,琳琅满目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展出的纸扎龙的制作工艺过程

    传统技艺展示之三------芦笙制作,特别介绍了高坡苗族笙制作传承人罗朝贵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从艺40余年,为当地苗族及相邻苗族村落制作笙3000余支,产品远销海内外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芦笙制作工具一套

    传统技艺展示之四------银饰制作,  苗族银饰出现于明代、明清流行,到上世纪80年代达到一个高潮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银饰制作,省级非遗名录
 图片展示了高坡苗族银饰制作工艺,除加工苗族嫁妆必须的银饰外,还制作手镯、项圈、耳环等
至今高坡苗族银饰制作仍代代相传,保持着苗族经典的银饰加工艺术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走出展馆前,抬头再次观赏栩栩如生的青岩纸扎龙

   至此,二进院落里的展馆都已参观完毕,不管是浏览这儿的展出,还是参观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博物馆,对苗族的一些习俗略知一二,旅游多少长点知识吧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返回时仍从两院落间的小门回到一进院落里。

   向寺门走去,迎面就是戏楼,进寺时就是从此戏楼下方穿过到一进院落的,当时也没回头细看,现驻足戏楼前细赏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戏楼

   慈云寺的木雕非常之精湛,而这精湛木雕就集中在戏楼的下额枋上,整条下额枋是一根木材,所刻内容主要是反映三国时期与刘、关、张等历史人物有关的故事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戏楼下额枋左侧精湛木雕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戏楼下额枋中间段的精湛木雕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戏楼下额枋右侧精湛木雕

   因整条下额枋是一根木柱,上面所拍的左中右这三段木雕其实是在同一根木柱上雕刻的,据说“文 革”时这下额枋的外面用蜡所裹,才幸免于难,得以留存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戏楼中部的“福”字,由龙凤组成
这样的大型浮雕是艺术珍品

   离开慈云寺,出山门就是背街,现是回头穿过背街东行,到与背街东端相连的南街去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当又折回穿过背街时,行走在这历经几百年的冲刷、磨砺、泛着青黑色光芒的如镜地面上
望着这用多变的砌筑方法将形状不同的石材、筑成蜿蜒曲折的细部纹理异常丰富的狭窄石巷
忍不住有再次留影的冲动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因从东到西已细细游览过背街了,故返回时留了一张合影后就在背街上速速向东行,很快到达背街东端,来到与其相接的南街上,继续向南行,到南门去了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南街与北街一样,沿街商铺林立,街上人头攒动,热闹得很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银饰店里,这位苗族妇女正在精心制作手镯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街上这位子小伙子正在拉扯着什么?此景似曾相识

   这不是与2015年春节到绍兴安昌古镇去时,见到的场景一样吗?!制作安昌特产“扯白糖”的老师傅,不也是这样趁热用力地向外拉扯着熔化后的白糖与麦芽糖的混合物
绍兴安昌古镇(一)-----水乡古镇风韵、特产腊肠、扯白糖
安昌老师师傅用力向外拉扯着熔化后的白糖与麦芽糖的混合物
 越拉越白,最后再切成小块就成安昌特产“扯白糖”了

绍兴安昌古镇(一)-----水乡古镇风韵、特产腊肠、扯白糖

安昌古镇特产“扯白糖”,就是这样不断地被拉扯出来绍兴安昌古镇(一)-----水乡古镇风韵、特产腊肠、扯白糖

{见博文:绍兴安昌古镇(一)-----水乡古镇风韵、特产腊肠、扯白糖   (2015-01-28 )}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现在青岩古镇上也有这样的“扯白糖”?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瞧这小伙子拉得多欢畅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走近告示细看,方知有点不一样噢,这现场制作的“赵氏养生姜糖”
不像安昌的原材料只有糖,青岩的除糖外,还加了不少配料:
老姜、花生、芝麻、瓜子仁、金银花、大枣、枸杞......
怪不得,表面不光滑,看上去上面有许多小小疙瘩

   现在有点懊悔了,当时只想着赶路,怎么就没想到买一点来尝尝,有这么多的配料加入,味道该更好的吧。继续在南街上南行,青岩古镇的寺庙较多,不过从已游览过的龙泉寺、万寿宫、慈云寺来看,只有万寿宫有供奉,而其他两寺的建筑都已作它用,发现前面又有一寺-----迎详寺,到里面看看,不知它属于哪一类?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迎详寺

   迎详寺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并补造了两厢、韦驮殿、牌坊及围墙,至道光三十年才完工。后来地方豪绅集资又在迎详寺前旁建一小阁,供奉道教斗姆神,乡民不了解,又将迎详寺俗称为“斗姆阁”了。迎详寺还被冠以“黔山祖庙”,据有关资料所载,贵阳黔灵山弘福寺的开山鼻祖赤松和尚就是在迎详寺落脚的。康熙三十九年,在京供职的周渔璜正探亲在家,赤松和尚就请其为自己写的《黔灵山志》作序,“黔山祖庙”由此而名。现为市级文保单位。

   过山门进迎详寺内,迎详寺很宽敞,首先看到红色祈福条在迎详古刹”上飘飘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红色祈福条在迎详古刹”上飘飘
香炉上一支高香特别引人注目,小阁匾额上书“苦海无比”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一手持高香的游人绕过小阁到后面去
不知这是游人还是当地居民?
因看到一位穿高跟鞋的女士来寺点燃一支高香后就走,与之交谈,知她是当地居民,特意来烧高香祈福的

   绕到小阁后面就是大雄宝殿了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

   过大雄宝殿继续前行,来到一院,中间一殿------大悲殿,大悲殿筑在高高的台阶上,两侧及对面都有建筑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大悲殿,供奉观世音菩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大悲殿前的台阶很有特点,每隔几级台级就放置一个这样的装置-----中间立有支架的金属盆
也不知何用?直到走到最上面才知其用处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直到瞧见这个,才恍然大悟,中间立有支架的金属盆,就是燃香用的装置
就像随买蚊香时附送的置架一样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一支长香如蚊香做成盘状,占空间少,燃烧时间又长,挺有创意的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在大悲殿两侧的建筑作祖堂、“法物流通”之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大悲殿的对面,匾额“回头是岸”

   继续在寺内游览,又转到“药师殿”了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药师殿”,保众生平安健康哟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殿前有水池,壁上棚下,挂着好几个“盘香”
这在大悲殿前看到过的-----正在燃烧的盘香,原来就可在这儿购得

   游览完迎详寺,继续在南街上南行,不一会儿就到了内城墙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内城墙的北侧门洞,南来北往的游人穿梭其中

   咱从此北侧门洞向南行,穿过了内城墙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内城墙南侧门洞
拱形门洞上清楚地镌刻着“南门”两字,几个年轻游客正从北边走来

   从此内城墙穿过后,到外城墙应不远了吧,街上依然很热闹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街边的卤猪脚好诱人,尽管过去一直喜欢吃脚蹄,现在怕血脂高血压高什么的不敢吃了
其实与肥肉不同,应该说猪脚是胶原蛋白多多吧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一石牌坊在前方的南街尽头显露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一路南行,快到石牌坊时,见到青岩基督教堂的屋顶,但没有走过去,不去看了,继续前行

   终于站在这座石牌坊前了,这座“赵理伦百岁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34年),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牌坊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式。采用本地石材青岩“白绵石”所建,看上去虽历久仍洁白如新。百岁坊不同于常见的牌坊,它的四个柱子的南北不是常见的抱鼓石,而是8尊石狮护柱,这高1.5米的8只护柱石狮,个个前爪握宝、后爪壁于石柱之上,活像狮子下山来。牌坊的北面镌刻“七叶衍祥”四字,牌坊的南面镌刻“昇平人瑞”四字,在正中横梁上均镂雕精湛的“二龙抢宝”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式的赵理伦百岁坊
牌坊高9.5米、宽9米,牌坊采用本地石材青岩“白绵石”所建,虽历久仍洁白如新
牌坊的北面,正中刻有“七叶衍祥”四字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赵理伦百岁坊”的南面,正中刻有“昇平人瑞”四字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牌坊的南北两面正中横梁上,均镂雕“二龙抢宝”,非常精湛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在四柱南北均有高1.5米的石狮护柱,每只石狮前爪握宝、后爪壁于石柱之上
活像8尊狮子下山来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作为百岁坊的4根立柱的抱鼓石不是“抱鼓”,而是石狮
雄狮戏宝、雌狮护仔,它们交相呼应、相映成趣,极富有生气
而且8尊石狮不是常见的蹲式,均尾朝上头朝下,活像狮子下山来,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欣赏过百岁坊继续前行游览,在南街尽端就是南门城墙了,百岁坊的地势较高,与南城门有较大落差,要沿石阶一路向下行才到达城门,城墙南门上筑有城楼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南门城墙及城楼
南门上的城楼不开放,在城门旁(图右上方)可看到有两个游人在城墙上休息
只要穿过城门洞(图中央),就可到城外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北侧城门洞为方形,站在城门洞里向北拍,北边就是百岁坊
游人沿石阶一路走下来,人来人往磨得光滑锃亮的青石板路面
向人们述说着历经的岁月沧桑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城门北侧是方形门洞,有木门                                        南边一侧则是拱形门洞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逛累了的游人在门洞里休息                                           咱也不用休息径直穿过了门洞站在门外


   穿过城门洞后来到城外,好好观赏南城门。南城门又称“定广门”,是青岩军事古镇的象征。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班麟贵之子班应寿子承父职(土司),增建定广门,清嘉庆三年(1798)武举人袁大鹏重修,城楼为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式木结构,屋顶为青灰色瓦面,泥塑脊饰,定广门城墙墙体上设有垛口、炮台,城墙雄伟壮观、气势恢弘,是古时贵阳南面最重要的军事防线,有“筑南门户之称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定广门(南门)
城楼为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式木结构,屋顶为青灰色瓦面,泥塑脊饰
城墙墙体上设有垛口、炮台,露出的两个黑黝黝炮口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南门外很开阔,一条碎石板铺砌的路曲折通向远处的景区游客中心
那儿有停车场,团队游的都在这儿进出

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
一拨游人刚走的空隙,赶快留个影

   咱可不出去,还得上城墙游览呢,登城墙的石阶设在城里定广门内侧,一想到登上高高的城墙,再沿城墙转一圈,就可领略军事古镇特有的风貌了,于是动力十足、脚底生风贵阳(三)------青岩古镇之慈云寺、迎详寺、百岁坊、南城门留影后速速返回,再穿过定广门,登城墙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