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2018-10-28 19:18:43)
标签:

贵阳

青岩古镇

龙泉寺石文化

文昌阁

赵公专祠

分类: 游山玩水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青岩古镇北门
                            摄于2018-5-25(下同)
   
   (接前)从安顺到贵阳,晚8点的火车,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到达贵阳站,2000年来过贵阳,车站当时怎么样的,已经记不清楚了,反正没有如今的气派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火车站大而豪华,今非昔比

   出站后坐上直达酒店的公交,正好一路欣赏贵阳的夜景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脑中印象还是停留在10多年前,一见此景感叹不已
没想到如今高楼林立,夜色中的贵阳似不夜城,璀璨

   顺利到达酒店,等一切妥当后,已是午夜,好像该吃点什么方可入睡,在安顺火车站前,见小吃摊上都在卖当地的小吃(忘了小吃名了),当时买了后也没顾得上吃,就带到贵阳来了,现正好当夜宵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就是这种,8元一盒,皮晶莹剔透,有辣的(透着红色)、辣的
本来一盒6只都是一个样的,因都想尝尝,就叫摊主各放3只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虽都是素菜的,但与米粉做的薄薄外皮如此一组合,味道就大不一样了
就像春卷之类的,就是要将皮与馅卷在一起合吃,才有味道,若分开各吃各的,就没味道了

   毕竟子夜入睡,等早上自然醒来就快8点了,酒店有免费自助早餐,来到餐厅外的平台上,边吃边赏外景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前面酒店前停着一辆大巴,行李已放入车内,头戴清一色旅行帽的人们陆续上车,准备转战“沙场”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望着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感叹,现在各地发展确实都很快

   计划中贵阳的第一天是到青岩古镇去。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 。古镇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是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到古镇约30公里,在客运站上车交通方便,人满就开车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去长途客运车站途经市区一公交车终点站时
候车人很多,尽管无管理人员,但自觉排成一列纵队,车一到,有序上车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坐上去古镇的长途车,一路上拍了不少市容市貌的片片,放上一张印象深的片片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放上这一张,是因屋顶绿化有特色

   约一个半小时,到达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的青岩古镇,是历史上交通通道,又是兵家必争要地。原为土城,经数百年历史沧桑,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渐成为街巷纵横的石城。古镇城楼高耸、城墙蜿蜒、巷道交错、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青石板路幽静曲折逶迤。镇上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教并存;留有诸多名人居住旧址古镇上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二宫、一院、一楼、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是文化底蕴深厚魅力十足的古镇。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下车后,经此广场到古镇去,广场中央的这把大大折扇面上是花朵簇拥中的古镇城楼
让人瑕想连连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路边客栈、餐饮店林立

   在路人指点下,从北门而入,进景区前先进入一个展馆,展馆内金碧辉煌,有石、画等展出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一路走去,粗粗浏览一下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通道上空挂满漂亮的纸伞,后来才知缘由,不仅仅是为装饰,与青岩的纸扎工艺有关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这儿一条蛟龙腾空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四周墙上纸扎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

   原来这儿展示的是青岩纸扎工艺。它是清光绪年间由江西传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以扎龙为主,“八仙龙”是其代表,兼制舞龙、风筝龙、十二生肖等,舞龙最重可达14公斤,在民间活动时表演,祈愿消灾降福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这纸扎工艺体现了青岩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展厅里有列举的景点介绍,接着将一一去游览

   走到展厅出口处,才见设在此的景区售票口。出了展厅,青岩古镇就在眼前了。见到立有一组雕像,这是苗族“射背牌”。它是花溪红毡苗独有的民俗活动,意即相爱之人因父母之命不能缔结姻缘,就通过这“射背牌”仪式,把彼此刻骨铭心的爱恋带到身后的世界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苗族“射背牌”
这一习俗成为青年男女向往自由婚姻的表达和执着爱情的慰藉,挺感人的

   青岩古镇呈现眼前了,只见城楼高耸、城门洞开、城墙逶迤,清一色的青色石板青色砖,想必“青岩古镇”由此而名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古镇北门
进出北门的,似都是散客,团队的都从南门而入
入景区大门得买票,光在景区内游览可以,但若想再游览镇上几大建筑得购

   北门始建于明朝天启年,为重檐歇山顶式木结构建筑,屋顶青灰色瓦面,泥塑脊饰。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班麟贵之子班应寿,子承父职(土司)将土城改建为石城墙,清庆三年(1798年),武举人袁大鹏重修扩建,是青岩军事古镇的象征之一。

   进入北门,来到古镇里。首先游览位于古镇北街终端的“龙泉寺”。龙泉寺始建明万历年间(1573-1619),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修,它是青岩古城中最大的寺庙,占地3500余平米,是三进四合大院,内有大殿、配殿、戏楼、厢房等数十间,都是穿斗式悬山顶砖木结构,恢弘壮观。配殿、戏楼、侧山门厢房还保存完整的木雕艺术珍品,内容都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及封神演义中的经典故事。现寺内建筑已作古镇藏石馆的展厅之用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龙泉寺的北门
寺庙旁立有青岩古镇各景点介绍标示牌,还有关于龙泉寺的介绍

   从这匾额为“龙泉寺石菀“的北门入内,即从台阶拾级而上,穿过一楼,来到这三进四合大院的一院落中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就从这儿拾级而上,进入寺院
遇上几位游人出去,他们是从寺院的南门进来,到这北门出,游览路线刚好与咱相反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回望寺院北门入口处,“龙泉寺”的戏楼就搭在此
戏楼上有保存完整的木雕艺术珍品,内容都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及封神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戏楼东西两侧分别建有二层楼,供观戏用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位于戏楼西侧的厢房(观戏)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位于戏楼东侧的厢房(观戏),有不少游人在上面休息

   在东西两侧厢房的底层有藏石展出,沿途还有镶在玻璃镜框里的古化石供游人观赏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两侧厢房底层展出的奇石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镶嵌在玻璃镜框里的“贵州龙”古化石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镶嵌在玻璃镜框里的“海百合”古化石

   在这个一进四合院落的建筑中,除了北面的戏楼、东西两侧的厢房(观戏楼)外,还有位于正中的与戏楼南北呼应的大殿。大殿建在高高的台基上,殿前的台阶尽端与平台相连,大殿前面的通道两侧摆满绿树鲜花盆景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建于高高台基上的大殿

   走过摆满绿树鲜花盆景的通道后,从大殿前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大殿前,见殿右侧有一告示,原来这儿曾是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旧址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大殿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抗战期间,有不少大学西迁,浙江大学就迁此办学

   进入大殿里,大殿现已作为古镇藏石馆的展厅了。古镇藏石馆利用寺院原有的古建筑,将产于贵州的古生物化石(三叠纪时期的龙类、海百合、鱼虾类化石等)、矿物晶体(辰砂、水晶等)、自然造型石(贵州各大名山大川奇石)陈列其中,每件都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大殿里展出的矿物晶体,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孔雀石                                                                   祖母绿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重晶石                                                                      辉锑矿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水晶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菊花石”

   离开大殿,继续游览,途经一角假山水池,鱼儿游弋为寺院带来生气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假山水池,鱼儿游弋,为寺院带来生气

   又来到一进院落,在气势恢弘的古建筑里继续游览观赏藏石,有的正在维修中,不能入内,但不影响大殿内的游览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这儿正在维修中,配殿不能入内

   这儿殿内展品丰富,极具观赏收藏价值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展厅里有多处贵州龙化石展出。“贵州龙”,属海生爬行动物鳍龙类,于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贵州发现,“贵州龙”也由此而名。它是龙家族祖先,产自中生代三叠纪中期,距今约2.3亿年。“贵州龙”的骨骼完整,体态自然,有的还与其它生物共存,珍稀难得。当今世界只有在个别地区的特殊岩层才有产出。“贵州龙”是藏中珍品、龙中极品,有极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州龙”古化石
可见其骨骼非常完整,体态也很自然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珍稀难得的生物共存
一条一米长的海龙、一条90公分长的鱼、与一群海百合共生存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海百合”化石与龙虾木雕

   观赏了古镇石藏馆在龙泉寺原有的古建筑里展出的诸多宝贝------珍贵的稀有化石、矿物晶体、奇特的自然造型石,就从寺院的南门出来了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寺院的南门
寺院高筑于台基上,门外有石栏相围,与古镇北街相连
走出南门,站在龙泉寺外的石栏杆旁留个影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龙泉寺的南门
与北门一样,匾额为“龙泉寺石菀“,但两侧对联不同
这应是龙泉寺的正门

   欣赏了龙泉寺石文化,从其南门出来后继续古镇游览,古镇的巷道纵横交错,决定先径直南行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因决定径直南行,想等以后再到这状元故居、天主教堂去,没想到最后时间关系没去成
巷道交错的古镇,要想在短时间里全走遍是困难的

   北街地面高低起伏,这是古镇所处的贵阳地理特点决定-----地无三尺平,街上游人如织,两侧店铺林立,一路向上向南行,等回头望去,龙泉寺已远抛后面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径直在北街里向上向南行一段后回望,龙泉寺已被远抛在后面(图中央)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青石板铺筑的街路很好走,层层递高,毫不费力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继续南行,北街好长,望不到尽头

   北街两侧商店里各式食品很多,对此都一晃而过,但在一摊位前驻足,被红红的腌制的三大缸萝卜吸引了,这是因一路从黔东南游来,对在西江千户苗寨等处的酸酸甜甜脆的美味腌萝卜,在脑中留下了很深印象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对这三大缸腌制的萝卜特别感兴趣,驻足细看
它们不仅仅是用贵州特有的红醋腌制,而且萝卜的品种好丰富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北街上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咱还是走走看看,基本没买什么,只是一有机会就会趁空隙拍照留影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支巷没进去,支巷靠墙边一侧停着一溜电动车,应是居民、商家出行工具吧
见路牌所示,前行可去青岩文化广场、文昌阁、东门转转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从路边景点展示牌中知,除了龙泉寺(石文化展示)去过外
还有好多地方要去呢,像文昌阁的儒家文化展示、万寿宫的道教文化展示、名人曾居住地、名人祠堂等等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来到青岩文化广场,广场很大、立有石牌坊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文昌阁就在广场边,入内游览去了

   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悬山顶砖木结构,坐南向北的二进四合院,总占地800余平方米,由斋房、过厅、前殿、厢房、阁楼组成。前殿供奉孔子及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贤士,二进院的水星楼内供奉文昌帝君。完整的保留下一个莲花池,阁楼前的石雕、石栏板及抱鼓石都按原样整修。阁内的木、石雕均有吉祥图案,像“二龙抱宝”“双凤朝阳”,院内保存有巨石凿成的石缸两口,正面有浮雕人物、花草图案。能怪《贵阳府志》称文昌阁是“花竹掩映、为青岩胜境”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前殿,殿内供奉孔子及其七十二贤士,不知何故不开放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沿此长长的石阶拾级而上,便可到筑在高高台基上的青岩书院了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气派的青岩书院,筑在高高的台基上

   青岩书院原是青岩班姓土司的衙门。据说清代乾隆年间,班氏土司以家庙被烧毁为由,将班氏先祖供像供奉于青岩众绅捐资修建的文昌阁,且久占不还。清嘉庆六年(1801年),皇帝下旨全国春秋两季祭祀文昌帝君,早对班氏土司将班氏祖先与文昌帝君并列的作法很是不满的众绅,要求班土司搬出祖泥,以便青岩百姓祭祀文昌帝。班土司以青岩城是班氏先祖所建,祖泥有资格供奉于城池中心点,不搬。这一占又是20多年。清道光四年(1824年),青岩李、赵、张几大姓联名上诉时任土司班廷献,官司直打到朝廷,皇帝以班廷献将祖泥与文昌帝君并列供奉犯下“大为不敬之罪”,须尽快搬出文昌阁。因班家衙门处于古城中心,几姓人家就把赢得的衙门一部分开办成书院。谁料该书院竟成青岩乃至贵州的辉煌。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入书院里看看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从立于室内的这块图板上看到诸多签名,真是名家云集,这儿曾举行了贵阳.2018白茶品鉴会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咱也来坐一坐,来一杯白茶,细细品茗一下如何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书院北面两侧厢房
路中间的石阶通向水星阁,这阁楼前的石雕、石栏板及抱鼓石都按原样整修

         走过石阶,来到阁楼前的平台上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阁楼前的平台
平台四周石栏杆、抱鼓均按原样修整
平台对面就是青岩书院,咱才在里面“品茗”过白茶哟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平台上的水星楼、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年间重修,砖木结构,依山而建,为攒角重楼八角式
供奉文昌帝君-------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是旧时读书人常去读书、聚会、祭拜文昌帝君的地方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匾额“天开文运”高悬,只是没开门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尽管水星楼没开放,这“天开文运”对现在的咱也没有用了
还是要在楼前站一站,多少“开开文运”也好噢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完整保留下来的“莲花池”就位于水星楼的东侧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完整保留下来的这个莲花池,睡莲依然绽放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围墙边这一组雕像,寓意文昌阁里学习气氛浓浓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老红军给青少年讲述当年红军长征过青岩,给国民党军队致命一击的战斗历程
红军在青岩宣传救国救民真理、开仓放粮等故事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文昌阁与赵公专祠毗邻,两者间有小门相通(图中央)

   穿过了此小门,就到赵公专祠了。赵公专祠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青岩团务总理赵国澍与农民起义军作战阵亡后,按清廷谕示修建之专祠。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平方米,由山门、通道、过厅、两厢房及大殿组成。赵国澍倡练民团、组织地方士绅修补青岩城垣等,在同治二年(1863年)进攻灯花教何得胜部阵亡。清廷追封其为太常寺卿、赏骑都尉、准世袭,降旨建赵公专祠。2003年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青岩古镇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时,对赵公专祠进行维修,并在此设立《青岩军事文化与古镇变迁展》。

   因是从与其一墙之隔的文昌阁的小门进入专祠的,专祠坐南向北,故游览路线就从其最南边的享堂、再经前殿、厢房、过厅、通道、出山门了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第一展厅(享堂,原供奉祖宗牌位之地)

   青岩古镇历史概况。青岩是由明代卫所制度催生出来的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镇,不同于江南或内地随经济发展衍生出来的集镇,其产生与卫所、屯田制度紧相连,随着土司制度的创立与推行,成为贵阳扼守黔中的南大门,充满浓厚的军事文化色彩。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第二展厅(前殿)

   明清以来,青岩始终扼控着贵阳通往黔南的交通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青岩得失直接关系到双方的胜负,明、清都这样。从民主革命、抗战、解放战争时期,青岩始终被裹挟在浓郁军事氛围中,军事文化成了青岩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方面。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青岩明代扩建。安邦彦之乱平定后,班麟贵获明廷封赏,掌控程番府军事大权,于天启四年(1624)提出扩建青岩的建议并获明廷支持,历时两年余,全城土筑城墙以增强防御,东西南北均设城门一座,修建碉楼、布兵守望。至此,青岩作为贵阳通达惠水间城堡军事要隘的地型,正式确立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在清代统治的276年间(1636-1912),青岩在整个贵州的军事地位更为凸显。青岩土司班应寿率八番十二司降清,青岩武举袁大鹏重修青岩城,以当地青石为材,建成高4米、长200余米城墙、辟东西南北四门,各门建垛口、碉楼。清代后期,经历贵州各族农民大起义、青岩教案、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古镇几经废兴,完成了“城”和“市”的结合,由单纯军事政治中心的城堡、向兼为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城镇的演变,奠定了近代青岩古镇的雏形。

   展厅中除图片文字外,还展出实物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班麟贵使用过的马鞍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夯土筑城用的工具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石达开部进入贵州,攻打定番和青岩,贵州巡抚亲赴青岩坐镇指挥,清军及团首赵国澍率团抵抗死守四城门,击溃太平军,收复定番城。此战役中,青岩成了清军的军事指挥中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红衣大炮
炮管长、管壁厚、精度高,从炮口到炮尾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红衣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太平军攻打定番和青岩时,赵国澍曾用红衣大炮进行防御。其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火器铸造产生深远影响。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毛瑟枪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太平天国时期火炮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第四展厅

   展出关于赵国澍的生平事迹介绍及赵公专祠介绍。青岩团务总理赵国澍与农民起义军作战阵亡后,清廷追封其为太常寺卿、赏骑都尉、准世袭,降旨建赵公专祠。赵公专祠坐南朝北,由山门、通道、过厅、两厢及大殿组成。建筑风格与整个青岩古镇建筑十分协调。专祠进山门后,经长达34米通道,转入第一进院落。专祠虽属祠堂类,但保留了青岩建筑的上盖青瓦、外砌砖墙悬山顶、高封火墙、八字朝门及门楼上方石雕牌坊(一般住宅为木雕门罩)的特点,与徽州建筑极其相近,这正是明朝初年屯军建筑文化的传承。

       最后展出的是红军长征与青岩。红军在贵州转战7年之久,足迹遍及68个县市,创建众多革命老区,他们无论在长征、抗战、和解放战争中,都作出了积极贡献,青岩各族人民也接受了革命洗礼。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红军在围墙上的宣传标语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红军小战士赖茂春的军装

   青岩古镇既是明初卫所文化催生出的产物,又因其军事战略的重要地位,不断获得人口、经济、社会生活的增长助力。城市规模在这样背景下,因交通的开辟、商业的促进、军事防务的需求,官民合作得以不断扩充。厚重的军事文化一直伴随这座古镇前进步伐,在以喀斯特山地高原为主的贵州,正是明清以来城镇发展的代表。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过厅

   在各展厅里转一圈后,出过厅到通道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过厅前围墙上的浮雕

   从过厅到山门要经过长达34米的通道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通道
狭窄的通道两侧或植竹或镶嵌浮雕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就这样游览路线由南向北-------享堂、前殿、厢房、过厅、在通道处折向西出山门
与一般游览是先入山门刚好相反噢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山门

贵阳(一)------青岩古镇龙泉寺、文昌阁、赵公专祠
山门门楼上方为精湛的石雕牌坊(一般住宅为木雕门罩)
与徽州建筑极其相近,这正是明朝初年屯军建筑文化的传承

     离开赵公专祠后,继续古镇游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