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2018-06-24 15:13:28)
标签:

黔东南镇远

祝圣桥

舞阳镇

望星楼

中元禅院

分类: 游山玩水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东南镇远青龙洞景区
                摄于2018-5-20
   
   5月下旬到贵州一游,仍是坐火车出发,由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选择的车次时间有点长了,历时22个小时才到达此行第一站------镇远古城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镇远火车站

   镇远县交通便利,预订的客栈就在镇远县舞阳镇里,火车站有公交直达,虽说站数有20来站,但每站之间也就是1分钟的车程,当公交车最后在舞阳镇的青石板铺就的狭窄街道上穿行时,知道终点站快到了,预订的客栈也快到了。

   在终点站的前一站下了车,下车后,立即被眼前的绿水、青山、古桥,掩映在绿荫中的一大群古建筑吸引住了,居然将行李箱搁置一边,边欣赏边忙不迭地拍摄起来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其实咱就住在这青龙景区旁边,时间有的是,大可不必如此“急吼吼”的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镇远舞阳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舞阳河中上游的峡谷地带,四面环山,舞阳河由西向东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称“府城”,南岸称“卫城”,是贵州省镇远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舞阳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历史上曾经是黔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于此设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镇远府治、后设镇远县治;嘉靖三十年(1551年)始筑府城。1956年7月,在此宣告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后,至今一直是镇远县府所在地。

       地势险要、风光绚丽的舞阳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文人名士荟萃之所,故留下众多的文化古迹,包括古寺庙、古殿宇、古民居、古苍道、古桥梁、古关隘、古驿道、古码头、古城墙等等。这些都将在二天的旅程里一一游览之。

   预订的客栈去,在狭窄的石板路前行七、八十米就是,侧是沿舞阳河而建的一排众多客栈,北侧是石屏山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石屏山------如一扇巨大的屏风,立于路北侧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石屏山,如一扇巨大的屏风,立于街北侧
就在这屏风与沿河而建的房屋之间的狭窄街道中向东行,前往客栈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路边张贴的关于舞阳镇石屏山地质灾害公示栏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这里有地质险情啊,抬头仰望时,怪不得看到山壁上时不时有大网复盖
为安全起见,路过时不能过多停留(也有牌告示)

   住宿顺利安顿好,室内精致温馨,最看中的还是其临舞阳河而建,拉开门帘青龙洞景区的美景尽收眼底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拉开门帘,来到阳台上,站在阳台上望去,那舞阳河、祝圣桥、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揽无余,舒服服地要怎么欣赏就怎么欣赏,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不由想到先前刚下公交车时,拖着行李箱就忙不迭地四处张望“急吼吼”地拍摄起来,真是好笑之极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舞阳河上的祝圣桥
祝圣桥全由青石建造而成,长长的祝圣桥,是贵州、甚至在西南地区都是比较长的一座桥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游船自东向西穿过祝圣桥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河南岸就是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贴崖古建筑园林”的青龙洞古建筑群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河对岸,与青龙洞古建筑群毗邻的用木柱和挑梁支撑起来的吊脚楼民居

   江南古镇沿河走廊上常见的“美人靠”,在咱这屋里用作阳台上的栏杆,坐在这里,怡然自得,喝茶聊天休憩观景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习惯大口喝茶的咱,此时也装腔作势地“品茶”了
想起10年前到厦门时,见路边几位坐小板凳、围坐小方凳的居民在喝茶,好奇地问:“喝的什么茶?”
本意是想了解当地居民喜欢喝什么样的茶,以便买茶叶带回去时作一参考
谁知其中一位眼睛向上看了看咱,慢慢地一字一顿地纠正:“不是喝茶,是在品茶。”
尽管此时的他们------身穿背心、有的还光着上身,但在他们心中,“品”与“喝”绝对不是同一层次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正在“品茶”时,沪昆线上一列火车在眼前驶过
今天来这儿游览,也与这有关------2015年到昆明途经这儿时,就是被这儿的风景吸引,关注了它

   品完茶,休息得也差不多了,轻装上阵游览正式开始。在就近的临街小店里,吃了碗米粉,权当午餐,米粉是这里的特色小吃,没有小麦粉的面条、包子等面食,都是米粉,只是作料不同而已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米粉是这里的特色小吃,其实在以后的行程中,一直是与米粉相伴呢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青龙洞就在舞阳河南岸,舞阳镇正在全面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建造统一的排污管,沿河店铺产生的污水再也不能直接排入河中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图右:正在建造中的统一排污管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统一排污管建成后,舞阳河的河水将更清更绿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过祝圣桥到南岸去,祝圣桥原名“溪桥”,后因为康熙大帝祝寿,改为“祝圣桥”。 长长的桥全是青石建造而成,始建于明初洪武二年,据说当时因舞阳河爆发山洪,该桥数次被冲毁,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故桥墩是明代的,而桥身却是清代的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祝圣桥,全桥用青石建成,尽显历史沧桑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桥栏杆通体用青石筑砌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站在桥上东望,沿河而建的一排青砖黛瓦、高封火墙的民居,现都用作客栈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图中的那一间,就是我的“家”噢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桥上建有三层穿斗式、三重檐、八角攒尖、青筒瓦顶楼阁
是过桥必经之处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八角亭阁的南侧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过亭阁后西望,一列客车刚巧驶过
不由猜想,客车上此时也许正有人与咱对视着,就像那年去昆明途经这里时一样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走下桥,河岸与桥栏一样,青石筑砌
青龙洞前青石板路蜿蜒伸向远方,人们沿此路可绕河行,直达镇西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正在河边近距离地观赏舞阳河时,突然阵阵鼓声、号子声飘来,惊喜地发现一艘龙舟从东边飞驶而来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只见飞驶而来的龙舟,划破平静的河面,振奋人心的鼓声号子声响彻河面上空
前有鼓手带领、后有舵手掌控,勇士们齐心合力拚搏向前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从祝圣桥下穿过了
不知平时就是这样的,仅为景区增添亮点,还是因端午节快到,在为龙舟赛作准备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青龙洞古建筑群就位于祝圣桥的南端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青龙洞
在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贴崖古建筑园林”的青龙洞古建筑群
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海市蜃楼般重重叠叠、错落有致

   门票60元/人,优惠价中除了与各地一样的老年人有享受外,多了一个凡杭州籍的游人在2020年前,可以享受免票优惠,可能与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结对有关。

   镇远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在青龙洞古建筑群里融佛教、道教、儒教一体的“和平共处”中,得以充分体现。首先来到位于青龙洞古建筑群东北侧的“中元禅院”,“中元禅院”是建于中元洞前的一组佛寺建筑,俗称“中元洞”,于明Q靖十年(1531年)前后由镇远知府黄希英建。当时称“中山寺”,后毁于兵火,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后又几度兵毁。现存建筑多为光绪初年重修,1979年--1982年进行整修。早年每逢四月初八,城乡的信众集资办庙会------“大佛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一进入中元洞(中元禅院”),与别的寺院不同的是-------金色的弥勒佛高高地位于石阶之上
这就是与青龙洞建筑有关-----贴崖壁而建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拾级而上,来到弥勒佛前,“奇石仙缘”四字确切表达了青龙洞景区在这儿的特有意境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向北望去,横跨舞阳河的祝圣桥与阁,又是另一番景象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在“青龙洞”三字的标志物下面坐着几人,洞前三角架上布盖着的下面似是相机
猜测若想在此留影得付费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正殿大雄宝殿
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殿堂,下层用砖石垒砌起墙,上层雕有栏杆、窗棂,十分精密细致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藏经楼
与别处不同的是,通常位于寺院最后面的藏经楼,这里就建在大雄宝殿上面
所以依山而建的禅院,就如一座立体雕刻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殿后拱洞门上方,刻有“渐入佳境”四字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殿后有六角形的水池,好大的一只百年乌龟正缓缓地沿梯子向上爬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殿东侧有一“望星楼”(图右)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沿大殿后的台阶拾级而上,到“望星楼”里去看看
旅游团的是不到“望星楼”去的,他们直接从西边的台阶上去后,就一路继续西行了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上台阶,来到一平台上,站在筑于平台上的亭子里俯视,见那只大乌龟此时已经爬上来了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趴在梯子顶端,晒太阳呢

   过了亭子,望星楼就在眼前。望星楼建于千佛岩上,是座重檐六角攒尖顶楼阁,底层的裙檐为围绕千佛岩的迥廊,与大殿后院相通;二层有天桥与藏经楼相通;若登上三楼,凭窗眺望,夜间的府、卫两城(即舞阳河的南北两岸)万家灯火,宛如繁星,望星楼也由此而名望星楼的各柱脚因岩石就势,长短不一,高低错落立足于千佛岩上,楼岩结合浑然一体,妙哉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望星楼
望星楼没有一尺平地做基址,而是建在锥形崖体之上
先过石级向上到楼前,再经木楼梯上楼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站在望星楼上眺望,美景尽收眼底

   望星楼建在千佛岩上,千佛岩是中元禅院山门上方的一块石灰华沉积巨石,为碳酸盐类矿物,属于石灰石。当水从沉积的废石灰渣堆中流出,发生的化学反应使流水溶解了石灰渣中的钙,此后这流水又重新释放出钙形成难溶的碳酸堆积起来堆积物中并含有许多孔洞,故石灰华又名孔石。因岩上有许许多多的孔穴,在孔穴内原供有大小不等的佛像若干,千佛岩由此而名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千佛岩
底层的裙檐是围绕千佛岩的迥廊,与大殿后院相通
千佛岩在玻璃橱窗里,可以看到许多孔穴里有大小不等的佛像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上楼去了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二楼的房间关着,木地板、房间的门窗都用大红漆装饰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站在二楼上向北眺望,祝圣桥上来往游人不断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向南望,曲折的山路将各建筑物连接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来到望星楼的三楼,北望,想晚间,万家灯火似繁星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与二楼一样,房门关着,屋内空无一物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屋外四周有迥廊相围,廊柱上有金龙盘缠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站在迥廊西侧,白天可观赏青山碧水,晚间则可观赏舞阳河两岸的万家灯火闪烁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再走到迥廊南侧,见一旅游团队在游览了中元禅院后,正依次拾级而上,直接向西继续游览了
他们没到望星楼里来游览,可能是楼太小,大部队不适宜游览,可惜了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在三层楼上,沿着迥廊四周兜了一圈,将舞阳镇的好风光尽收眼底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下楼了,实在是感叹望星楼,岩与楼结合得是如此的浑然一体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从望星楼里下来了,回望建于千佛岩上的望星楼,从画面上可清楚看到:
‘图左:中元禅院的大雄宝殿,藏经楼
图中部上方:望星楼与藏经楼之间有过道相连通
图中部下方:千佛岩作为中元禅院的山门,不少游人在山门里进出
图右:巧妙地建于千佛岩上的望星楼,岩与楼浑然一体
图下方:望星楼的下层迥廊与大佛殿的后院相互沟通

   登上了望星楼、游览了佛教寺院的“中元禅院”,接着将游览青龙洞的道观了
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望星楼、中元禅院
   中元禅院大殿后院
离开了中元禅院,拾级而上,西行览青龙洞的道观去了

        古青龙洞道观,明代道教传奇人物张三丰真人在此修行,初名真武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88年),是最早出现在青龙洞古建筑群的宗教庙宇,也是黔地著名的道教盛迹。历经沧桑,多次重建,现幸存殿堂为清同治年间修建,由财神殿、吕祖殿、观音殿、玉皇阁等单体建筑组成。2008年开始重新恢复道教宗教活动。(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