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10月6日,决定游览广州最高处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的白云山,有公交车直达,从酒店去公交车站时,途经三元里村,这儿有座公园---------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公园,这是广州市府为纪念在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帝侵略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于1950年10月建立的。公园占地一万余平米,庄严肃穆,纪念碑建在公园中央山岗上,是广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公园中央山岗上的高8.5米的纪念碑
碑上镌刻两行醒目大字“一八四一年广东人民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义斗争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坐公交车来到白云山景区大门-----柯子岭门岗,看到近在咫尺的翠绿白云山,好兴奋,正欲入内,也许是见了上年纪的人,只见守门的工作人员主动介绍,这里到山上去是没有索道的,其中一个还好心地问:“你爬得上去吗?”她说自己能爬上,但吃力得很。另一个则干脆说,她试过了,爬不上。
于是详细地询问,才知白云山景区有好几个门呢,现在的这个柯子岭门岗只是其中之一,想坐缆车上去,得从南门(正门)入内,那儿有索道可上下,否则在这儿只能是自己爬上去了。
但若要从索道上去,得再到南门去,路上起码要花20多分钟,而从这里爬上去,1个来小时也可到顶。权衡后决定,干脆就在这儿徒步上山吧,下山时再坐索道好啦。好在时间也不急,再想想平时也有锻炼基础,基本心里有点底,就慢慢爬吧,走走停停,爬到山顶应该是没问题的。好啦,现在咱就开始徒步登高游览啦。
这座白云山,位于广州市北部,总面积为21平方公里,是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其主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最高处。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中,即有白云山多处,战国时有名士出入、唐朝时已经以胜地著称。如今的白云山以其“云山叠翠”的称谓,居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羊城人民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许多历史人物和现代各界知名人士都曾到此观光
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这应是三五成群的广州市民在这自得其乐吧
上山途中也时而会迎面碰到下山的人儿,看其装束、气势,是常来此登山的广州市民

在山路的另一侧,透过树隙,
星罗棋布的现代化都市建筑清晰呈现眼前

途经龙啸台

一路都是这样大石板筑就的山路,几乎察觉不到的高低起伏,基本没登山之感
在这富含负氧离子的环境中徒步行走,轻松、舒畅

山路在这里立马陡了许多
但修筑很好的台阶,游人不用提心吊胆,尽管放心地一步一步一路向上就是
最怕走原生态的山路了,体力消耗倒是其次
最主要的是无现成的山路可走,那种一溜一滑的紧张情绪真是吃不消
上了年纪的人,不像年轻驴友们,有探险精神,还专挑无路的
勇往直前

白云山很陡的山路不常见,基本平缓得很,就这样在林间小路上走走,不觉怎么累的
来到白云山的一个景点------广州碑林,广州碑林的前身是白云寺,建于宋朝,是广州历史悠久的古寺之一,可惜毁于抗日战争时期。1994年在原寺院地址上建了广州碑林,总面积1万6千平方米,园内摆置碑刻近300块,碑刻收集了部分历代名士、现代诗人、书法家的歌颂岭南风光、歌颂羊城、歌颂白云山的诗词、书法佳作,园中室内外的立碑、摩崖碑刻等与自然胜境的融汇,显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著名的九龙泉也在园内
广州碑林
不知不觉中,很快就到了白云山的顶峰----摩星岭景区。摩星岭景区里有不少景点,白云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的摩星岭就在景区里
摩星岭景区大门
最初在山下进柯子岭门岗时是售票的,这时若想进这个摩星岭景区大门还得另买票
外地游人既然到此了,一般都想入内看看的,都想登上白云山的顶峰摩星岭、登上广州海拔最高处,俯览广州市,遥望珠江的,好在门票不贵,个位数。入摩星岭景区大门后,继续向上边走边游览
洞宾植树
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途经白云山时,在白云山上植过树
在白云、仙鹤围绕中的这座吕洞宾石雕,就是表达后人对他植树造林的感激之情
难怪白云山处处翠叠,莫非就有吕洞宾植树的功劳

这个“福”门里是什么?进去看看

门内有一“缘起风铃”长廊,挂满风铃,风铃上写着的句句话语
寄托人们对千里有缘一线牵的美好向望

继续上行,前方有棵大树,树上红色布条飘飘

图右:挂满红色布条的许愿树
图中:一座小小的爱情桥
图左:高6米、宽4米,合为10的寓意十全十美的“吉星石”

要到摩星岭去,就从吉星石旁的长长台阶继续向上攀登

路边一尊坐于莲花座上观世音菩萨
一路上石级陡陡的,长长的,也许从这里起,真正爬山才开始

终于看到这个标志了,就是说此处就是海拔382米的
白云山主峰摩星岭了
除标示382米外,还有这个“北京1900KM”

高高耸立的不知是什么仪器,是气象观测仪?

挂满爱心锁的“锁爱台”
每到一地,当看到这些爱心锁时,有时竟会儍乎乎地想
要是若干年后再去看看这些爱心锁,不知还剩下多少昔日的爱心被锁住?
当然没人会去统计的,因不管怎样,曾经拥有过的就是美好的吧

登上白云山主峰,尽管云雾弥漫,留影纪念是必须的
揽月台
揽月台上这书法石碑,是白云山最高峰中唯一的书法作品,出自著名书法家刘佑局之手
“雨后云山吐翠微,春风夜探瘦欤肥,登临还是今朝早,览尽天南万里晖”
是刘佑局先生应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之邀,携友登临白云山顶时,即兴赋诗挥毫所作
本以为站在海拔382米的峰顶,雨天可观白云的山上飞山下浮的风姿;可环顾白云山万木葱郁的各峰;晴天可极目远眺现代化广州大都市的建筑星罗棋布;可欣赏自西向东蜿蜒于千里平原之中的珠江。可惜啊,现在雾茫茫的混沌一片,不管雨天晴天的什么景都看不到。
在山顶上呆了会,就从主峰摩星岭下来了,再到别处转转,再次途经这座石坊时,游人较前少了很多

来到
祈福亭,亭中悬挂一口大大的
铸铜祈福钟

都想敲一敲,都来敲一敲
敲出天籁之音、敲出远离尘世浮华的心声
离开摩星岭景区,从一侧的大马路来到山顶广场,这时天下起大雨,看到路边一间“蜜蜂吧”,就到里面坐坐,一则避雨,二来尝尝白云山有名的蜂蜜,再说爬了半天山了正好休息一下
蜜蜂吧里,避雨的、休息的、喝蜂蜜饮品的,将不大的蜜蜂吧挤得满满的
蛋挞正在优惠促销,现场制作来不及供应,趁排队空隙,细看墙上介绍,得知这是家1903年就开办的蜂蜜企业,白云山的良好自然环境,保证了上乘的蜂蜜资源
新鲜出炉热腾腾的蛋挞,挞皮酥脆、蛋浆香浓四溢,各式蜂蜜饮品多多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门边角落处的二位刚好吃完离座,咱立即落座
而没位子的就只好站着享用了

透过玻璃窗,见外面大雨滂沱
积起的雨水不停地顺着有坡度的路面自上而下流过,就像一条流淌着的小河
室外雨景慢慢细赏、蛋挞饮料口中慢慢细嚼细品,休息得差不多了,下面还有游览任务等着呢,再说也不好意思干坐着,起身让位,让别的游人坐下享用吧
离开蜜蜂吧,就在山顶广场转悠了,索道就设在不远处

白云索道的上站就设在这儿,等会下山就到这儿坐缆车了
现在先到周围转转

时值国庆中秋佳节,山顶广场中心花坛里,花草组成的“白云山欢迎您”特别醒目

第三届白云山蝴蝶文化节正在
主会场鸣春谷举行
在此可买票入内
鸣春谷里还有蝶舞云山昆虫总动员展出
因在几个月前的端午节时,刚刚游览过云南大理的蝴蝶泉、蝴蝶馆
这次就不入内观赏了,就在周围看看也不错
外面众多栩栩如生的蝴蝶、昆虫等将这儿装点得很漂亮
在山顶广场有个著名景点-----“白云晚望”景点,建于1964年,它由“观光台”与“晚望亭”两部分组成,以观夕阳西下和夜景著称。早在元代便是观万家灯火、珠江渔火的羊城八景之一了,宋朝、明朝、清朝的旧羊城八景和八十年代的新羊城八景都少不了白云晚望这个景点
“白云晚望”景点中的“晚望亭”

傍晚站在晚望亭,可看夕阳西下、五彩缤纷的晚霞
当然得在晴天

“白云晚望”景点中的“观光台”
本可倚栏远望,云烟淼淼;晚上则可观万家灯火、珠江渔火
现在什么也看不见,就是到晚上也如此了
既然什么也看不到,也不想亭中坐台上站了,继续四周游览,来到雕塑公园

亲尝汤药
这座雕塑说的是刘恒当上皇帝后,既要日理万机,治理国家
又要为卧床的母亲,亲口尝药,伺奉周到,故孝名闻名天下

孔子授课情景
自左往右:
公孙龙、孔子、颜回 、予路

弟子规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在
每根廊柱子上都有对联,如“谁言芳草心,报得三春辉”等
在雕塑公园里,当游人欣赏长长的碑刻、对联、雕塑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教育
山顶广场逛得差不多,因是徒步上山的,下山就换个花样坐缆车了,正好体验一下这条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单线循环、双钳口开合式抱索器的观光索道。
来到索道上站售票口,可能是白云山不高,除了上主峰摩星岭时要走长长的陡坡外,若在这山顶广场处下山的话,一路就较平坦,故游人选择徒步下山的为多,故与多处外地景区索道不同了,买好票后几乎不用排队就可坐上缆车了。
白云索道,于1984年4月16动工,1986年2月5日正式建成通车营运,到2004年3月起至9月10日,历时半年,在原线路基础上对索道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索道形式为单线循环脱挂式8人吊厢索道,坐的人多,而钢丝绳由驱动机带动作循环运行,可以不间断地运送人员,这也是不用排队原因之一吧。线路由9个美观大方的钢管支架组成,索道运行速度为5米/秒,单程运行时间为5.43分钟,全长约1617米,高差为198米

坐在缆车车厢里,隔窗欣赏白云山美景
下面应是能仁寺,没进去,就在空中俯视了

下面不知是哪个学校
这种单线循环车厢式索道,是在线路支架两侧的钢丝绳上,按等间距各挂若干个载人小车厢,钢丝绳由驱动机带动作循环运行,因而可以不间断地运送人员。这种索道适合于在线路侧型比较平缓的风景游览区、公园、游艺场、滑雪场等处使用
白云山风景游览区是很平缓,这种单线循环车厢式索道很适合在此运行
问题是白云山风景游览区也太平缓了吧
以至于缆车居然可以在公路桥下运行

索道下站到了,宽敞的
车厢,可坐8人
走出索道站后,在白云山文化长廊里,一路向景区大门走去。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白云山便是如此,它虽只有海拔382米,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许多名人墨客到此登高览胜;许多古刹名寺曾在山上建立;许多动人故事在山上发生;许多神话流传至今。在白云山文化长廊里,不仅展示了白云山的秀丽风光,还部分记录了白云山多彩的人文活动及传说故事,长廊里篇幅很多,只能选拍几幅看看了

这样的白云山传说很多很多

这样的云山风景很美很美
漫步文化长廊里,交相辉映的一个个精彩的白云山传说、一道道白云山秀丽风光,更彰显白云山的魅力,如此从索道站一直延伸至正大门,使脑中留下的刚刚游览完的白云山印象更为生动深刻

立于正门处的标志
从白云山景区正门出来,已是下午3点多了,再到广州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越秀公园去逛逛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