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这个“接前”被一个猴年春节的一些活动“插队”;被图片上传的不通畅;被明明显示草稿箱中已全部保存,但当再次打开时好不容易传上的图片竟莫名全部消失
,这一系列的“干扰”,特别是做无用功的烦恼,以至于连着几天不想动弹不想再“接前”了,但又觉得做事应有始有终,博文中缺了安徽行的这最后一站心里总有点不舒服,还是接上吧,于是原本这个“接前”------从南京鸡鸣寺到仅一墙之隔的古城墙去,竟会“接”了一个月余
,但愿接下来会一切顺利
与鸡鸣寺一墙之隔的南京古城墙-----台城
摄于2014-10-6 (下同)
一穿过鸡鸣寺的墙后,就站在南京古城墙上了。这段城墙,又称台城其实是明洪武年间改筑废弃之城墙,向西无路可走,向东走100多米,就与南京明城墙的解放门(过去称台城门)处相通了
站在台城上望鸡鸣寺,刚才就是从这个空中走廊走到这城墙上来的
这两个景点也就是一墙之隔哟,当然得付出代价------得另外再买票的
站在台城上,观赏鸡鸣寺
设在鸡鸣寺最高处“豁蒙楼”的百味斋、观音阁、药师佛塔等一目了然
在台城上缓步东行,俯视城墙南侧的鸡鸣寺,移步即景,又是另一番景象
追踪这段名为“台城”的踪迹,其实“台城”本为东吴苑城,后改建为东晋、南朝的宫城。此段城墙实为明洪武年间改筑废弃之墙,清末后被误传为“台城”。所以从鸡鸣寺到城墙上后,若向西行没出路-----是废弃之墙,都在城墙上向东行的,东行可通九华山,太平门。
在靠台城北侧一边首先看到的是一溜大炮,原先在位于鸡鸣寺最高处“豁蒙楼”的百味斋里享用美味时,就已远眺城墙上的大炮了,现在却是与它们零距离接触观赏了。搁置在台城北侧边上的一溜排开的多门大炮,如今虽是锈迹斑斑,但依然威武,站在旁边依然能感受其风采昔日的辉煌
台城上一溜排开的大炮,锈迹斑斑却不失威武
红夷大炮
建于明末清初 长245米
重1.1吨
武城永固大炮
建于清代康熙时期
长362米 重1.6吨
双耳炮
建于明初时期
长1.32米
重0.3吨
舰炮
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炮
长1.22米 重0.3吨
红夷大炮
西洋旧式大炮 建于明代
长1.79米 重1.5吨
竹节炮
明代初期 长1.75米
重0.5吨
神威大将军
建于明代末期
长2.81米
重1.5吨
站在台城北侧,再向北望去,呈现眼前的就是玄武湖公园美景。南京到过多次,但都是穿城墙而过,包括同年五一节来时,也是穿过玄武门到里面的玄武湖公园玩,每次都仅仅是仰望高高的城墙而没上去过,现在站在城墙上了,有机会在不同高度下观赏玄武湖公园呈现的不同美景了。
由于站在台城上-----明洪武年间改筑废弃之城墙,故与前方玄武湖公园处的明城墙之间是有一夹角的
站在台城上(图右)俯视左前方,不远处就与一道有坡度的明城墙相连(图左)
咱现所站的城墙就是明洪武年间改筑废弃之墙-----从玄武湖向西至鸡鸣寺
这就是城墙间有夹角的原因,少见
蓝色的玄武湖就在这有坡度的明城墙北侧
台城与明城墙间有大片绿色草坪、停车场
不断有汽车穿过台城下的解放门沿明城墙行驶着
透过被绿叶攀附的台城垛口向北张望,古老的城墙焕发青春
继续东行,快走到两城墙交接处了,玄武湖越来越清晰,湖上游船星星点点,南京明城墙都是依地势而建,故城墙呈高低起伏状
在明城墙南侧可看到筑有几层台阶,这是供游人拾级而上到城墙上来的
到公园里去是免票的,但上城墙就得买票啦
来到“解放门”,这是为方便城墙内外的交通、并兼顾防空的需要,于1952年在此破墙开门的,初名“台城门”,后改“解放门”至今。城门内建有南京城墙博物馆陈列展厅,为南京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从这间屋向下走,就到了南京城墙博物馆陈列展厅
我们没下去,想先向东继续游览城墙,等回来时再下去参观
这儿就是“台城”与明城墙两城墙交接处
在城墙下方有门与明城墙相通,等向东游览城墙完毕后,返回时再到此去游览玄武湖处的明城墙

就是这个门洞将两城墙相通,两城墙间游人可自由穿梭
城墙上的这个路牌标示很清楚,在“解放门”(以前称台城门)这儿
向北:可到玄武门(回来时再去)
向西:到鸡鸣寺,这150米就是咱一路已经走过来的
向东:临湖厅、太平门
我们继续一路向东行,东边远处的山是九华山吧,偶见外国友人
时值国庆节,孩子来游览的也不少
迎面而来的这个小男孩已经从东面返回了,若是到了东面的太平门,走的路还不少呢
回头西望,这个小男孩正大步流星地向东行
图左黄色的建筑就是鸡鸣寺,高耸其间的塔就是鸡鸣寺内的药师佛塔
边东行,不忘不住地看看两侧的景色

玄武湖上的翠虹堤、环州(湖心岛)清晰可见
城墙下的游人悠闲地休息,似正在享用水果香蕉
继续一路在城墙上东行
看来这儿行人少,青草都从地面的砖缝间钻了出来,也许一般游人到此就返回了
与到别处旅游时一样,但凡见没人,就趁机疯狂一下
通过这门可到城墙下面去吧,现已经锁上门了
前方高耸的塔是九华山公园里的玄奘寺、三藏塔
这儿城墙向北拐了,咱继续前行
既然来了就尽量多看看,可能的话九华山公园也去看看
沿途这块大石上刻有字,上书造砖工匠的姓名、及制作的年月
南京五环水上运动俱乐部设在此,这帆船应就是俱乐部的吧
城墙另一侧绿树环抱,九华山公园到了

这是公园里的地藏殿
因公园正在维修中,公园里的玄奘寺、三藏塔等只能远望了
公园是没法去了,再到太平门看看,迎面见返回的游人,就问到太平门还有多远?他们说还有点路,也没什么好看的。考虑到晚上要坐车回甬,还得留点时间到解放门,走走从解放门到玄武门之间的明城墙呢,于是决定就此打住不去太平门了,往回走吧
往回走啦,路面上草多多,节日里也没见多少游人,平时肯定更少啦
这儿虽不像别处的城墙如西安、安徽寿县古城墙热闹,不过倒显历史沧桑之美
南京城墙不是铁板一块,多处“空心”,就像这儿的与地面相通
跟好多时候的感觉一样,同样的路程,返回时总觉比去时快
现在也是,回头一望,没觉走多久啊,可九华山公园的佛塔已远远地被拉在后面了
在路中央见一朱漆小屋,东行时急于前行,没注意它,原来就是临湖厅。1995年在修缮该段城墙时,因城墙豁口过大,遂采取框架结构方式,使城墙内部形成上下二层空间,设为展厅,展示南京城墙简史。又在临湖一侧建可识别及可逆性的登城铁桥,以方便游人登城观光游览
临湖厅
下去看看,走了一段楼梯,可惜下面就封闭关门
继续西行,临湖一侧,湖水浩渺
横卧玄武湖的翠虹堤尽收眼底
低头时路面上的刻文会冷不防地映入眼中,时时显露这儿悠久的历史
随时提醒你------在古城墙上哟
展厅里有关于南京城墙的文字介绍及许多图片资料,使参观者更好了解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象征和标志物。公元1366年至1393,历时28年建成。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垣和各垣的护城河组成,其中京城的城墙全长35公里多,为世界第一大砖石构造的京师城垣,600年来还有25公里遗存,是世界城垣之首。它不仅是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文化瑰宝。
选拍几段文字介绍与图片,有兴趣的不妨看看了解一下
条石墙------城墙体从上到下全部用大条石砌筑
还有实物展示,这是树根上的砖文
各式砖刻文
这张照片看得很清楚
我们就是从位于最西边的鸡鸣寺一路向东先走到解放门
再继续东行至九华山公园处,然后返回到解放门处的城墙展厅------两城墙相通处
接下来就要到图左侧的城墙去了
出展厅后,不忘在这两个城墙交接处留影
接下来就要到这儿城墙游览了
在玄武湖公园里时,此城墙常一抬头就看到
但就是一次都没上来过,这次要好好游览观赏了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