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2010-07-25 09:42:06)
标签:

悬空寺

配殿

悬梯

悬空栈道

殿宇

分类: 游山玩水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半崖峭壁中的悬空寺

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摄于2010年6月24日

 

   继续山西游-----北上塞外古城大同。大同落脚后,即去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四公里的北嶽恒山金龙峽的“悬空寺”一游,在大同市内坐1个半小时汽车就可到达。

 

   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何以建在悬崖峭壁之上而不与地相接?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随政治势力的分裂,道教也分南北天师道场,北魏时期太武帝信道教,曾一度灭佛兴道,并请嵩山道士寇谦之来京都平城设立道坛。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孝文帝下诏将天师道场移至恒山,当年按照寇谦之道长“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遗训修建了“崇虚寺”,后根据其建筑悬空特点,人们改称“悬空寺”至今。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汽车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前方有一高耸标志,悬空寺到了

图中就是金龙峽谷

东为恒山主峰天峰岭与西为翠屏峰两山对峙形成深峽窄谷

浑水从深峽窄谷中奔腾而泻注入桑干河

相传公元前217年,秦始皇祭祀恒山穿行此处,面对飞舞的巨龙,夺口而泻的飞瀑

惊叹:“乃神龙也。”

后人就在山崖上鎸刻“金龙口”三个字

此峽谷便称金龙峽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门票130元/人,有点贵,不过等游完后想想,贵也许是没办法之事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悬空寺就建在天峰岭与翠屏峰两山对峙形成的幽峽深谷------金龙峽的半崖峭壁中

背依翠屏峰的悬空寺,瞩目远望似浮雕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到悬空寺去,游人得先过这个架在恒山金龙峽谷上的悬空索桥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还没踏上悬空寺,得先体验走悬空索桥的滋味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金、明、清均有重建,现为明清建筑风格,整个纯木结构建筑险、奇、巧。

 

   全寺共有楼阁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迭起,最高处的三教殿距峽谷深处曾有90米,因1500多年来峽谷河床沙石沉积,现高度仅为45米。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虽因千余年来峽谷河床沙石日渐沉积之故,现寺到谷底高度仅为45米了

但还是很壮观、很险峻

唐代诗仙李白醉书“壮观”二字

 

   只知道也在画面上见识过吊脚楼,那是建在水上的,还没见过建在峭壁上的“吊脚楼”。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吊脚楼”,不可思议

 

   现在该到悬空寺内去了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要入悬空寺内,过了悬索桥后,还得登石级

这二位游客正沿长长的石阶拾级而上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没多久这二位游客(右边)也到了悬空寺大门了

这儿是悬空寺的第二道检票处

悬空寺以西为正,大门朝南,依山体走势,整个建筑由南向北扩建

越往北走,地势相对越高越窄

 

   入检票口后,再上一石阶,就到悬空寺大门啦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寺大门东侧有一块山西省人民政府立的石碑

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

悬空寺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紧挨石碑西侧就是悬空寺的大门。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朝南开的窄窄大门,门框一边不规则地嵌在岩石里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门旁边的峭壁上有好多题刻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在峭壁上还可见到这些铁钩,是为加固山体之用吧

 

   悬空寺从南向北由三部分组成,进入窄窄的大门,就到寺的第一部分,后二部分都是一座三层楼阁。

 

   寺的第一部分是标准的寺院布局,因建于悬崖峭壁之间,所以寺院布局就成立体化,第一层是佛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及两个配殿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位于图右边第一层是佛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及两个配殿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图左边是大雄宝殿的南配殿                图右边是大雄宝殿的北配殿

两个配殿中间第一层是佛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走过图右边的北配殿就到了寺院的第二部分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这是第二部分的三层式的楼阁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楼阁内,游人由此室内悬梯到上层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室外悬梯供返回的游人下(单行线)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精致的北配殿屋顶

殿的前下方长长石级,就是到悬空寺来的必经之路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行走在第二个三层式楼阁中

窄窄的通道几乎只容一人通过,悬空寺实行单行道

游人由南向北走,至最北端要折回时,在楼阁上层由北向南返回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这儿走道边与柱子触手可及,这些柱子长短不一

有的着力、有的虚设,根本不吃力,稍用力甚至可晃动

寺中可晃动的柱子有10多根

为装饰,而一旦重压力增大也可起到一柱顶千斤作用

 

   悬空寺楼阁有木柱子依托,那着力的柱子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特别是将第二、三两座楼阁连接的,在它们之间飞架的“悬空栈道”,何能“悬”起来?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图中自左向右依次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悬空栈道、第三部分

图中连接两座三层楼阁的中间部分即是“悬空栈道”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再到“悬空栈道”的下面看看

可清楚看到栈道上的一块块木板铺在一根一根插入在岩石里的横梁上

横梁下面用木柱子支撑

 

   这样的“悬空栈道”何以可吃力?原来这些横梁是当地产的铁杉,为防虫防腐蚀,事先用桐油浸过,先将木楔置入口小肚大的石洞里,再将横梁插入,因石洞口小肚大,外边用力越大里边咬合越紧,就此固定的横梁把压力传到了岩石上,横梁下方木柱长短不一,吃力不同。好奇特的建筑。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再从各个方向看看“悬空栈道”(图左边)

真是“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

实在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支撑楼阁的横梁、柱子同样如此

如此建筑虽历经千年考验,但走在上面好像总有些怕怕的

   

   悬空寺不仅以建筑奇巧著称于世,全寺40余间殿宇还集中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这是三圣殿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这是三官殿,中间端坐一官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其余两官分列左右两边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山川凝秀气,悬空卧云霄”,横匾“雷音殿”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雷音殿殿内塑像

 

   在众多殿宇中,最能体现“三教合一”思想的是著名的“三教殿”,三位主教共聚一堂,极为罕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位于中间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儒家创始人------孔子,位于左边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道家鼻祖------老子,位于右边

 

   悬空寺不仅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其内部结构装饰并不因筑在悬崖峭壁里而有丁点马虎,同样精致得很。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精彩的屋顶彩绘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悬空寺走道狭窄,基本上是单行道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寺内基本是单行道

行走路线设计巧妙科学合理

这一切均由室内外的众多悬梯连接完成

 

   殿宇各层上下、转折处,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都由众多的悬梯完成,而这些精致的木梯上都有铁钉组成的数十种莲花状图案。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这些众多的室内外木制悬梯发挥极大的作用

上下、转弯全靠它们,再看看木梯上包的铁皮及铁钉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木梯上这些铁钉组成的各种莲花图案

不仅为装饰美观、保护木板之用

香客进寺踏步而上,还寓意“步步登莲,吉祥如意”

这集实用、装饰、宗教诸多价值于一身的木梯,堪称古寺一绝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由北向南返回时,俯视第一部分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悬空寺为何历经1500多年,而至今仍巍然屹立、风采不减当年?

这是因选址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了峭壁的凹凸依势造殿,不仅显示出各殿宇的主次错落,半藏于绝壁中的寺院更是上有巨崖掩护、两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挡。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雨时,寺庙上方突出的崖石上

顺崖而下的雨水正好滴在寺庙的前屋檐而流入峽谷

避免了雨水对殿宇的侵蚀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两旁突出的石壁则又挡住、减缓了风势

减少山风对寺庙的威胁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寺的对面因是高耸的恒山主峰天峰岭,遮挡太阳

大大缩短了寺庙的光照时间,日照最长时也只有3、4个小时

风、雨、阳光的侵蚀都减少到最低程度

 

   不得不佩服设计建造者的智慧,悬空寺凝聚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古往今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除大诗人云游此处书写的“壮观”二字外,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极力称誉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将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悬空寺  
公元1633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了悬空寺

在“游记”中留下“天下巨观”的称誉

 

    充满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悬空寺”自然也获得外国人的青睐。英国的一位建筑家说:“中国的悬空寺把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尽善尽美,我真正懂得了毕加索所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句话的含义。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的骄傲。”

 

   虽说精堪的建筑历经千年的考验,但行走其间难免有些怕怕的感觉。是得好好保护,日流量应控制,门票虽贵一些理解,还值得一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