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在挖延安“经适房”的墙角

(2014-09-01 11:52:05)
标签:

房产

腐败

时评

延安

民生

分类: 原创评论

文/吉建军

根据《西部网》的报道,延安金裕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的经济适用房,房顶的现浇板用棍子一捅,水泥渣就掉下来了,而且还出现了裂缝,典型的豆腐渣工程。而这个豆腐渣惠民工程的经济适用房,要价不菲——37万元人民币,对,您没有看错,37万元人民币。如此贵重的经济适用房,材料低廉到连黄泥都不如,究竟谁在挖延安经适房的墙角呢?

开发商的施工方韩某在接受采访时对这种豆腐渣工程的定性是“失误”,而且一再表示这种“失误”几乎在延安每个工队都有。笔者不晓得这位韩先生是否中文专业毕业,对于用词实在精准到极致,一个“失误”,就把责任直接推到了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失误,很正常,谁还没有失误过?问题是看什么失误呢。有些失误是不能有的。这种住人的房子出现了失误,出现安全隐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而且据说这种失误还不是个例,是很普遍的。那这就应该不是一般的失误了,应该是故意的失误。

房子是老百姓的大事儿,一辈子有可能只买一套房子,37万元买了一堆豆腐渣,搁谁都火大:一生的积蓄换不来安居,能不闹心吗?

按理说,施工方按照工程标准进行建设的话,这种失误是不应该出现的,但是事实上这种失误出现了,而且有主观故意,更令人匪夷所思的还有蔓延的趋势,或者说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相关责任部门早就应该下文或者亲自去调查,制止这种“失误”出现,但是我们没有看到相关部门的行动,却只看到这种失误在各个施工单位成为众人皆知的秘密。而消费者,或者说买房人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内情,直到装修的事后发现问题,相关部门还不作为,不予调查解决,反而要求助媒体。

那么施工单位的这种所谓的“失误”,为什么没有得到制止,或者说纠正呢?其实大家都明白,如果单纯是施工单位的私下做法,借他个胆子他也不敢。作为施工单位,除了挣钱,肯定也要顾及自己公司的名声,质量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这种失误实在是说不过去。换个角度分析,如果按照韩先生的说法,确实当做失误来看,能出现这种失误的施工单位是个什么公司?这种低级的失误频频出现,这家施工单位是不是早就应该被淘汰了?而且延安地区的工地上这种失误这么普遍,是不是延安这个地方的施工单位都没有合格的资质呢?究竟谁选的这些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参与的工程?怎么中标的?有没有暗箱操作?肯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大家其实都明白,只要这种失误出现,必然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怪相背后必然有内幕。这种工程之所以出现偷工减料的豆腐渣现象,必然是施工方为了压低成本所致,为什么要压低成本?肯定是工程转包太多,最后到了施工方,利润空间被压得太小,为了盈利或者保本,施工方不得不出此下策,频频制造这种“失误”。

经济适用房是民生工程,也是惠民工程,事关延安的整体脸面和信誉,马虎不得。然而相关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没有检查出这种失误,也没有查出豆腐渣工程,甚至对买房人的举报也没有受理(当事人跑了六七次之多),当然也没有即使进行纠正。这种把民生工程不当回事儿,把延安的脸面和信誉不当回事儿的行为,本身就已经很恶劣了,很有可能造成人民群众对立情绪的激化。如果相关管理部门不说自己工作“失误”没查出来的话,就应该是严重的渎职!只要顺着这个豆腐渣工程往下查,肯定能查出来豆腐渣经适房背后的腐败来,必然有一堆小老虎大苍蝇要落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