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童年

(2008-11-05 14:44:26)
标签:

杂谈

    最近时常想起屈原《楚辞》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声叹兮而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我自然达不到诗人如此高的境界,但是最近工作、生活变得如此不正常,让我恐惧。
    子曰:君子不器。以前只是从字面意思理解了这词句的意思,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功用)。我现在终于明白圣人的意境。按照现在面临的状态,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君子不能被别人当做器皿,不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想到你的功用。事实上,只要别人有事,无论什么事,第一时间想到你的时候,才不愧于“君子”的称号,才真正做到了“不器”!
    可惜的是,我真正领悟这句话含义的时候,也许已经太晚了。阅历的奇少以及思维的极端幼稚,自以为草草读过两本书,便可走遍天下。现在想起来,这样的想法何等无知可笑。可是无知可笑的想法却让我得意了很多年。所谓大彻大悟意在返璞归真,觉得可笑幼稚之后,我又返回原本,觉得当时读书的状态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状态。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好的习惯已经改变了。
    我在高中的时候,自诩“无古书不读”。古籍经典全部通读一遍。因为自会说话起,我那自诩为文人加古体诗人的爷爷便拼命用古代的诗书“熏陶”我,叫我背《三字经》、《千字文》,什么经史子集,什么观止、什么几百几千首古诗,还得我撕碎时候就想着要“忠君爱国”,殊不知皇帝早成为文物了。当我爷爷告诉我皇帝很坏,是人民的大敌时,我狠狠地哭了一天,然后幡然悔悟。可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由于读过太多古文,莫说是宋元时期文章,便是先秦两汉的生涩文言,在我读来也丝毫不存在障碍。因此,高中作文,我常常一篇标准明代八股文章就直接给老师了,老师将其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或者将其转给历史老师,让他用这篇文章作为活教材,以告知同学们“八股取士”是何等黑暗、腐败和愚昧。我自己写的我都不觉得我愚昧,更没觉得我爷爷黑暗,丫怎么就觉得黑暗了?搞不懂。
    当然,那几篇八股文章现在看来却是幼稚可笑的厉害,当时却给我挣足了面子。不仅我班历史老师用,甚至被借到外班、外校,从此以后,我被迫成名。长期忍受着名人效应给我带来的巨大“痛苦”。
    上面所说虽某些细节有些许夸大成分,但基本事实还是存在的。我的好习惯就是,我凡事再也不翻书了。直接在互联网上查找结果,而且经常是断章取义,与需求无关的一律不看,成为了一个标准的实用主义者。也就是说,我成为了一个“器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之现状
后一篇:校园之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