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山东人如何看山西人

(2007-09-25 13:31:30)
标签:

生活记录

    山西是一个历史古老的省份,山东也是,齐鲁大地留给我们许多故事,但没有留存太多的古迹。民国以后,山东的庙宇就基本没有了,只有崂山、灵岩、道观佛寺孤零零地昭示着这块大地曾经的文明。与山东截然不同的山西,地上文物古迹众多。

经济发展方面,山西的经济很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到山东的一半。因此,山东人到了山西以后,恍然如回到八十年代初。山东农村的房子,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没有了小瓦屋顶了,但是山西农居仍然是青色的小瓦,弯曲的屋脊,很传统的造型。
  山东人到山西,有诸多不适应  
     首先是交通问题。山西的交通极不方便,公路客车不足山东的十分之一。山东的主要城市、县城之间同街行驶着大小客车,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就一班,密度常常超过市内公共汽车,非常方便。而山西似乎没有流水车,车辆很少,有的线路甚至没有直达汽车,需要倒车,非常麻烦。从五台县城到阳泉是一条重要的老公路,但是两地之间一天才发一班车。  
      其次山西汽车票价很贵,通常是山东的三倍,坐长途车在山西属于高消费,甚至奢侈消费。在山东,普通人不知道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里程,但是完全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算,大约是4元一个小时的路程,与火车差不多。比如卖给你8元的票,就知道要2个小时到;32元,就要8个小时,不会有任何问题。而山西不是这样。从浑源到大同,仅两个小时车程,却收费15元。打车也很贵,通常打车要付返回的费用。也就是说比山东和其他城市贵一倍。当地司机说回来一定拉不到客,因此非要来回的钱,否则不去。  
      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山西的票价高,缘于车辆管理收费过高,司机赚不到钱,还埋怨票价太低没有利润。赚不到钱,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就少,车少票贵。人们出门也坐不起汽车,因此旅客就更少,进入恶性循环。
     山东司机和山西司机的收入差别不大,但是所有的乘客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山西是很少的司机拉上很少的旅客,昂贵的票价中体现出司机得到的利润。山东是很多的司机拉上很多的旅客,相对价廉的单位票价,司机得到同样的利润。

山西的旅游点很多,但是去了一看,无不令人遗憾。笔者赴桓山,门票四十八元,峨嵋山是八十元,但二者无法对比。峨嵋山上风景优美,绿树成荫,其中不乏当地旅游开发部门的合理科学地开发景观。而桓山上光秃秃的一片,虽然干旱地区不能要求和四川一样,但并非根本不能种植树木绿草。不仅没有绿化,景区卫生经常无人打扫。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峨嵋山上,每隔百米就会有一个背着四川篓子的清洁工。游人丢了垃圾,不到一分钟,清洁工即赴现场用夹子检起,向后一扬放进背篓里。整个景区干干净净。而桓山如同一个大型垃圾堆。  
    山西的旅游凸现出的问题,不得不引起当地相关部门反思。  

 

山西省大同市是个能源工业大市,其能源产业发展为山西财政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作为全省税收大户的大同,六层以上的高楼与1982年时候的济南差不多。大气污染严重的大同市容全靠风雨清洁。笔者所住的一个旅店,待到登记完以后才发现旅店根本没有厕所。笔者随后向该店老板提出方便问题的“解决方案”,岂料店老板很无所谓地说:“到门外随便找个地方解决就行了。在大同,随便!”果然如此?!笔者随后看到,在光天化日之下,人来车往之中,门外不少人旁若无人扎堆方便。大同到处垃圾,每个角落都有便溺,就是没有一个像样的公共厕所。大同的税收都做了什么支出了呢? 
    山东人眼中的山西人
     在表达山西人给山东人的印象之前,笔者首先声明一点:绝无歧视和贬义。山西人许多观念与山东人不同,使山东人与之相处过程中极不容易适应。 
     第一条就是山西商人没实话,在山东人看来,山西商人无人不是骗子,他们说什么话都不可信.这是观念不同.在山东,骗人是可耻的,说实话是正常的,做买卖讲究童叟无欺,侃价只在很小的幅度内,许多服务比如车价,没什么可侃的.而在山西商人看来,骗人是正常的,不骗人说实话是傻瓜,处处宰人。大同的小客车到云岗,应该是三元,但司机一看没什么别的人坐,就要我六元.这类事真是太多了。那里离这里是多少多少公里,不多不多.实际上根本没那么远.但是别的方面有什么问题,他们都很热心地帮助你,心肠很好,就是做买卖时没实话. 
     山西人还爱欺负老实人。车上满了,还有人搭车,问有没有座位?司机说有,就让我换一个地方,让出好座来给要上的要.再有人要搭车还是如此。一路上连换好几个座,最后惨得没法说。车主就是看准了我一脸忠厚相,因此总来拨拉我.欺负老实人。这类事件发生在山东是很可耻的,在村里有这种行为,全村人都不理你;在单位有这种行为,同事们都会对你敬而远之。而这些在山西人看来是极正常的,有老实人不欺负,岂不是等于软杮子不吃吃硬涩的,有病?你挨了宰,千万别怪宰你的人不地道,怪自己不够精明。不精明必然要付出代价,天经地义。因此他们骗人并不是做专心事,没有一点内疚。
      山西经济搞不好,与他们这种民风也有关系。

山西人很懒,他们自己也承认。村里众多的男劳力游手好闲,不事劳作,这在山东是见不到的。山东农村通常只有妇女、老人、儿童,男劳力不出去挣钱简直不可想象。山西人除了山西,哪里也见不到。顶多就是外出开个刀削面馆,根本不会去做建筑工这样的苦累的活计。山西有很多山东人,他们下煤窑、搞建筑、做苦力……山东人用辛勤劳动怀来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富裕。而山西人呢?人穷架子大,这样的观念不解除,怎么会富呢?
   到山西一游,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近了古老文明。而遍地的垃圾、成片的贫民窑,使怀旧的人们找到过去愚昧时代的印记,而在有秩序的文明社会里生活的人,只能感到叹息:原来还有一群人在这样生活。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