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镇---东栅 续 2009.4.25

(2009-05-28 19:56:27)
标签:

生活记录

情感

随笔/感悟

休闲

分类: 我爱旅行
    离开修真观,跟着人流再往外走,怎么发现有人检票呢,也不是景点啊?再往外走,突然发现这个地方我昨晚来过啊,不是浔阳楼吗?才明白原来我已出了景区,现在已经12:40了,肚子也饿了先找地方吃午饭吧,没关系,景区的票可以一天出入两次的。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找了一个饭店,点了个梅菜扣肉和一碗米饭。(30元)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这个味道嘛,挺特别的,名声在外,久幕大名,可惜味道我不喜欢,不太喜欢吃。
­
    吃完东西,赶紧往回赶,知道每当整点的时候在修真观前面有一个戏台都会上演桐乡花鼓戏,都是当地的老人演的。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些什么,但是光看他们的动作、表情还有唱腔,非常有韵味。
唱了整整半个钟头才结束。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听完了戏,继续向前逛。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民居的房子,在乌镇住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年青人都出去打工了。乌镇被开发以后,他们平时白天都不出来,因为游客实在是太多了。峰涌而至的旅游团打扰了当地人宁静的生活。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当地的小吃---青团。 挺好吃的。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蓝印花布染坊。
当地盛产的土布,我很喜欢,买了很多纪念品回来。就是后来拿不动了,不然我真想扯几米布回来。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看了印花布的过程。挺有趣。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三白酒坊。盛产三白酒,是乌镇的特产。
­
     何谓三白酒?《乌青镇志》上说:“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以往农村过春节,就用它来招待客人,在乌镇民间,此酒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间有谣“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
­  三白酒以本地自产的大米为主要原料,首先将大米用大蒸茏蒸煮成饭,盛在淘箩里用冷水淋凉。然后把酒药,拌入饭中,并搅拌均匀,再倒入大酒缸,捋平,在中央挖一个小潭,放上竹蒌然后将酒缸加盖密封,并用稻草盖在大缸四周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几天后,酒缸中间的小谭内的竹蒌已积满酒酿,此时就将凉开水倒入缸中,淹没饭料,再把酒缸盖严。一周后就可开盖,取出放入蒸桶进行蒸馏,从蒸桶出来的蒸汽经冷却,流出来的就是三白酒了,至些三白酒便酿成了。
­  [性味]味甘,香烈。
­  [功效主治]益脾胃,调气养颜,壮精神,蔬经活络。陈酒味醇,新酒味烈。多饮使人燥渴。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有一位老人站在酒坊内从一个酒缸里往纸杯内舀已经作好的三白酒给游客品尝,我还好奇的尝了一口,可惜毕竟是个凡夫俗子,只觉得是酒,辣,跟其他的白酒也没有什么两样,品尝不出个中的味道,真是可惜。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在民俗风情馆中新婚喜庆的蜡像。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最左边的这位就是传说当中的媒婆了。
这些蜡像站在那儿以真人的标准塑造还真的挺逼真的。 注意他们的手势,都很有趣。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这是福寿的庆典。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香山堂药店
    在《似水年华》中,文因为在台北遇到英和雄在婚纱店试礼服从台北回来后淋了一场大雨从此一病不起,齐叔就是在这儿给他抓药,他的病才慢慢好的。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乌镇---东栅 <wbr>续 <wbr>2009.4.25
这就是有名的逢源双桥。
    乌镇有很多的桥。具体的我也没有细数。但是每座桥都是不一样的。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逢源双桥”。《似水年华》里有拍过那个地方。左右逢源。谁又能真的左右逢源呢?只能顾此失彼。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总是要失去一些东西的。世界总是这么的不完美。
 
­    从逢源双桥转过来,走不多远就可以看到景区的正门口了,我一看表已经快下午四点了,在这边耗费的时间太多了,该去西栅了,虽然在门票上面显示有两个地方我还没有去过,一个是淅江分府,一个是汇源当铺,当时我没找到,想来也应该都差不多没必要再去参观了,所以结束在东栅的旅程准备回去了,遗憾的是《似水年华》中文他们住的图书馆拍摄地“晴耕雨读”我们去的时候因为锁门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开放而没能进去参观一下,真是可惜。
    来东栅旅游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人挤人、人挨人,感觉上像是全世界的人都挤在这里了,这话倒也不是夸张,因为有很多外国人的旅游团来这边玩,在这个地方,你一丁点儿也感觉不到金融危机的痕迹。 很多时候在一个景点几个旅行团的人都堆在那边.几个导游一起作介绍,彼此离的都非常近,声音常常混在一起,根本没有办法听清他们讲的是些什么.而且有的时候我在一个景点因为没有听到或者没有听全一个导游的介绍另一个导游又开始讲解了,这对于我来说倒是方便的很。我经常流动于各个旅行团之间,自得其乐。
    人一多弄的我就很烦,一点感觉没有,所以决定过两天一大早景区没开门的时候溜进去再看看,反正要在这边呆三天呢,而且清晨溜进去是一件非常之容易的事情。
    事不宜迟,先闪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