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东栅 续 2009.4.25

标签:
生活记录情感随笔/感悟休闲 |
分类: 我爱旅行 |
找了一个饭店,点了个梅菜扣肉和一碗米饭。(30元)
这个味道嘛,挺特别的,名声在外,久幕大名,可惜味道我不喜欢,不太喜欢吃。
唱了整整半个钟头才结束。
听完了戏,继续向前逛。
民居的房子,在乌镇住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年青人都出去打工了。乌镇被开发以后,他们平时白天都不出来,因为游客实在是太多了。峰涌而至的旅游团打扰了当地人宁静的生活。
当地的小吃---青团。 挺好吃的。
蓝印花布染坊。
当地盛产的土布,我很喜欢,买了很多纪念品回来。就是后来拿不动了,不然我真想扯几米布回来。
看了印花布的过程。挺有趣。
三白酒坊。盛产三白酒,是乌镇的特产。
三白酒以本地自产的大米为主要原料,首先将大米用大蒸茏蒸煮成饭,盛在淘箩里用冷水淋凉。然后把酒药,拌入饭中,并搅拌均匀,再倒入大酒缸,捋平,在中央挖一个小潭,放上竹蒌然后将酒缸加盖密封,并用稻草盖在大缸四周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几天后,酒缸中间的小谭内的竹蒌已积满酒酿,此时就将凉开水倒入缸中,淹没饭料,再把酒缸盖严。一周后就可开盖,取出放入蒸桶进行蒸馏,从蒸桶出来的蒸汽经冷却,流出来的就是三白酒了,至些三白酒便酿成了。
[性味]味甘,香烈。
[功效主治]益脾胃,调气养颜,壮精神,蔬经活络。陈酒味醇,新酒味烈。多饮使人燥渴。
在民俗风情馆中新婚喜庆的蜡像。
最左边的这位就是传说当中的媒婆了。
这些蜡像站在那儿以真人的标准塑造还真的挺逼真的。 注意他们的手势,都很有趣。
这是福寿的庆典。
香山堂药店
这就是有名的逢源双桥。
从逢源双桥转过来,走不多远就可以看到景区的正门口了,我一看表已经快下午四点了,在这边耗费的时间太多了,该去西栅了,虽然在门票上面显示有两个地方我还没有去过,一个是淅江分府,一个是汇源当铺,当时我没找到,想来也应该都差不多没必要再去参观了,所以结束在东栅的旅程准备回去了,遗憾的是《似水年华》中文他们住的图书馆拍摄地“晴耕雨读”我们去的时候因为锁门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开放而没能进去参观一下,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