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火罐

(2008-02-20 21:15:11)
标签:

情感

分类: 乱弹琵琶
       我去拔火罐了,终于也尝试了一下这历史悠久的独特的治病方法,以前都是看到别人作觉得挺好玩的轮到自己的时候这滋味可并不怎么好受,不过还好,在我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只有一个感觉就是---紧,就好像有人在使劲的不停地掐着你的肉,只有在腰上面的是真的疼,还好啦,不是那种要命的疼啦。我是因为前几天上阳台找吃的东西,就那么一两分钟的功夫就被冻感冒了,一个多星期了还没有好,而且后背好像受了点风,他们都说让我去拔火罐,说是好的快对我自己也有好处,于是我就去了,虽然有点疼,可是挺好玩的,有机会的话拔拔也不错的。我现在觉得后背有两处地方有点疼,希望明天醒来后就全好啦。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拔火罐疗法又称“角法”, 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当然拔火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主要是点、线、面结合的问题,通过中医的寒、热、虚、实辨证,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
   
       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一般风湿感冒及一切酸痛诸证。
    
       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中国人称它为郁血疗法。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所以在民间历代沿袭,至今不衰,连一些外国人也颇感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