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脑的进化史了解情绪产生的根源
(2009-04-18 18:24:23)
标签:
积极心理学人脑进化情绪赵鑫珊美德杂谈王薇华幸福法则 |
分类: 积极心理学 |
情绪就像人的影子一样每天与人相伴相随,情绪陪伴着每个人生命的始终。“需要”就是人类情绪的“能源”。人类从欢喜、愤怒、恐惧等这些比较原始的情感演变到爱、恨、痛苦、嫉妒等更多文明的人类情感。
情绪就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真实“窗口”,并深深地左右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的发展轨迹和人际交往的天地。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体验到情绪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情绪,一个没有情绪的人,是不可想象的。
奥运期间或一些体育大赛,每当我们坐在体育场的看台上,或是在家里守在电视机荧光屏前,观看我国与外国运动员进行各类比赛时,我们会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运动员的一举一动,看着运动员完成每一个动作,当中国运动员的成绩超过外国运动员获得冠军时,我们紧张的心情就像一块石头落了地,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同时我们还会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欣喜若狂。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始终异常紧张和兴奋,甚至手心出汗,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这种内心的紧张﹑激动﹑兴奋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情绪。
心理学对情绪的解释为:一个人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比如当你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如果突然有一只老鼠从你脚前跑过,你会惊叫得跳起来;当看见一些害怕或惊恐的场面你会紧张或是出冷汗;当一些你不喜欢的面孔或反感的镜头出现时,会引起你情绪的一些厌恶反应。这种能够正确地反映出你当时的真实情感就是你的情绪。
情绪的出现与我们身体中出现头疼、感冒、胃疼是一样的,它的出现只是一种征状而已。我国古代的时候就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控、惊的说法。我们祖先已经开始关注情绪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产生的奇妙的效果。但是要了解和认识我们的情绪产生的由源,就必须先去了解人类的大脑。只有了解人类的大脑进化过程,才能了解人类情绪的秘密。
人类大脑的进化经历了千百万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爬虫类脑、哺乳类脑、人类脑三个过程。
科学家们将人类大脑在最早期进化中形成的脑干时期为爬虫类脑。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整个生命,包括呼吸、消化等重要的生理功能。爬虫类脑是典型的冷血动物。如动物中的龟蛇鳄鱼等。冷血动物产蛋之后是让它自生自灭,幼龟蛇鳄鱼破壳出生之后,要想生存就必须自己学会飞快的爬行。冷血动物的特点是动物“本我”的典型表现。它们表现为进攻性强,没有感情。
第二个时期的进化称为哺乳类脑。这个时期人类大脑进化形成的是控制情绪的大脑边缘系统。人类情绪中的快乐、厌恶,愤怒、恐惧和欲望等都出自这个系统。人脑的边缘系统与哺乳动物具有一些共同的本性,如关心喂养后代的天性等。哺乳类脑的动物攻击性相对于冷血动物来说较弱,是典型的“自我”表现。哺乳动物的特点是喂养照顾后代,但不会照顾自己的父母亲,年老的动物都很悲惨。
人类脑形成和发育最晚的部分是大脑新皮质。大脑新皮质是以理性、良心、道德和人格的理想为主要功能和特征的新近进化的产物,大脑新皮质就是我们的人类脑。爱也是来自大脑新皮质,人类脑是大脑进化的最高阶段。人类脑更注重大脑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人类脑已经进化到“超我”阶段,为什么人类还有战争、攻击、侵略行为和暴力呢?
赵鑫珊老师在《战争背后的男性和荷尔蒙》一书中有过这样的叙述。人类的大脑在每个不同时期生成不同的进化功能。在人类大脑的进化演变的过程并不是革命的、彻底进化的过程,也不是推翻旧的建立新的过程,而是进化中的修正,是采用新老并用的方式。也就说爬虫类脑和哺乳动物脑的退化部分依然还有残缺的部分遗留在我们人类的大脑中。这就是今天人类的地球依然没有消除战争和暴力,邪恶的势力依然存在的原因。也就是原本应该是充满爱、喜悦与和平的世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遗憾的原因。
有人在开玩笑说:难道说那些不去赡养年老父母亲的人,就是属于大脑中还残存着爬虫类脑的冷血动物吗?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以后的文章中会涉及到的。
如何健全和完善人类脑,让良知、道德和人格美德传承弘扬,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是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的课题,也是本书重点关注的话题。这也是人类一代又一代在追寻和完善的目标。
摘自《幸福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