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诺贝尔奖揭晓,国人亢奋什么?

(2009-10-07 18:54:17)
标签:

文化

物理

诺贝尔奖

华人

中国

杂谈

随笔

原创

丑乙

分类: 杂文

诺贝尔奖揭晓,国人亢奋什么?

    每年一度的诺贝尔评奖,都会吸引着各国科学界、文学界乃至于平民百姓的眼球,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却只有眼馋的份儿。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高锟、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三人分享。令人遗憾的是,在获奖者的名单中,仍然缺乏中国人的身影。
    是中国人笨吗?绝对不是!自1901年诺贝尔奖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可令国人懊恼的是,这六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都是华裔,不能称之为中国人.
    为什么诺贝尔奖总与我们无缘呢?我们离诺贝尔奖到底还有多远?
    曾看过这样的一篇文章,文章说的是上帝听说有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一直没有一个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后,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决定帮一下中国,于是到天堂名人厅召开动员会议,让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达尔文等天才投胎中国。 
    最先来到人世的是爱因斯坦。他降生在一位科学院院士的家中,父母都是饱读诗书的中国学者。爱因斯坦从小喜欢幻想,除此以外,其他学习成绩却很差。父母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经过会诊认为他有妄想症,智商只有常人的60%。于是爱因斯坦被送进一家弱智群体学校,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弱智,感到不可理解。于是,作为中科院院士的父亲便怀疑他老婆偷人,两口子不停地吵架,最终离婚。离婚后,小爱因斯坦被判给了他母亲怃养。母亲为了培养他一些特长,便教他音乐,谁知爱因斯坦对音乐毫无兴趣,成天胡思乱想,考虑过去未来、质量能量的关系,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孩子,有这种思想,当然最后会被送进精神病医院。对于这个罕见的病例,医院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他们认为对"爱因斯坦综合症"这种罕见的精神病的研究大大提升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丑乙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082519090
    爱迪生随即诞生了,他天资聪明,数理化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第一名,可是对外语却不喜欢。由于他的英语不及格,最终没能考上大学。父母没钱送他出国,只好招工进入一家灯泡厂做了一名工人,爱迪生对灯泡特别感兴趣,但是公司没实力为他提供一间实验室研究新产品,认为连一个大学都没上过的人,还想做研发,实在可笑。于是便让他做了一名卖灯泡的业务员,好在他最后快乐的找了一个老婆,并生了一个儿子,过着幸福的平常人的生活!
    达尔文接着来到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小时一直比较顺利,虽然高中时他对地理和生物特别感兴趣,但高二年级的文理分科,让他吃尽了苦头。最终他只考取了一所旅游学校.在中国,那些旅游专业毕业的,常被人认为是混文凭,但即便是这样,经过他的努力探索,还是发现了人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当他沉浸这一重大发现时,组织上却说他的这种言论是一种谣言,是犯罪。因为和政府不能保持一致,政治立场可疑,被定位为有"扰乱社会治安"企图,被送进劳教所接受劳动人民再教育。出来后送到矿山,成为一名光荣的矿工。
    牛顿说来运气最佳。他成绩很好,考上一所大学,并进了理想中的物理专业.大学时,他写了一大堆关于经典力学的论文并提出了新的学说,但是由于导师不愿看到自己的弟子远远超过自己,这些论文没有被导师推荐.后半生,牛顿当了物理老师,总算干了老本行,比前几位强。
    这篇文章,内容虽然调侃,但看后不能不让我们为之深思.有的人说,诺贝尔奖是用西方的标尺,对东方国家有文化歧视。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细酌之后,你便会发现,这些只不过是国人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所在,而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容易。丑乙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082519090
    每年诺奖颁布时国人总是心神难宁,一旦获奖者有华人身份,更是亢奋莫明。其实,诺贝尔奖不只具有荣誉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尖端学术实力的结晶。强调国籍并不是搞地域身份差别,而是要从这种国籍身份中,反思国内相关机制和环境的弊病所在。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我所讲的“中国人”,是指“拥有中国国籍的人”而不是广义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拥有中国国籍的人获得过各类诺贝尔奖。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反醒吗!丑乙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082519090
(文/丑乙)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
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