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体系与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
(2019-10-23 15:41:24)世界经济体系与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得以成立的世界经济体系之间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呢?
第一,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早已开始的历史进程,在普雷维什提出“中心—外围”理论的时代,它就已经开始。而且,根据普雷维什的看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19世纪就已经确立它的整体性,是一个由“中心”和“外围”构成的整体。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中所假定的“整体性”特征只会更加凸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挑战时,并不是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某些起步较晚的国家就更有可能被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所吞噬,从而使本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外围”的地位上。当然,也有一些起步较晚的国家抓住了 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机遇,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逐步摆脱了“外围”地位,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半外围”,乃至“中心”。因此,这种整体性仍是动态的。
第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不会因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而失效,“中心”与“外围”之间在
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性仍将继续存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而扩大。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心”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不仅仍呈现出同质性和多样化的特征,而且还出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它们将以生产和出口
知识产品为主;而“外围”国家对新技术革命的应对则是不同的,绝大多数“外围”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仍然将呈现出异质性和
专业化的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没有消除“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反而使二者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心”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外围”国家则由于在制定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上的附属地位,由于在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弱者”地位,它们能够从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的利益将是十分有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扩大“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