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日报专访徐洪才:员工持股谨防“灯下黑”

(2015-09-14 10:19:35)

 

 

《人民日报海外版》 ,罗 兰、宦 佳、王俊岭,2015-09-14

  【原文】 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通过实行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健全审核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资产评估,建立健全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确保员工持股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防止利益输送。

  “对于国企改革,市场翘首以盼的,就是效率的提高。那么效率来自何方?一方面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就是挖掘潜力,其中最大的潜力就是人力资本的潜力。对于未来企业的竞争来说,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研发和创新上,因此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于公司的发展贡献就很大。只有激励到位,才能保证人才不流失。这里面的激励,过去可能更多的是通过短期激励的方式,比如与绩效、奖金等挂钩。国企普遍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出现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庸人当道等,优秀人才难以配置到合理的研发或者管理岗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徐洪才指出,现在我们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借鉴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人才激励机制,尤其是员工持股以及期权激励等成熟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优化人力资本,最终的目的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能出现激励过头或者分配不公的问题。也就是激励机制之外,也要考虑制衡机制,防止所谓的‘灯下黑’,以及将股份等激励方式转变为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这就要求国企改革过程中要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结合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徐洪才强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