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应从金融危机中汲取什么

(2009-05-21 12:13:28)
标签:

经济

财经

金融创新

中国

中国应从金融危机中汲取什么

(发表于《证券日报》,2009年5月20日)

徐洪才

    眼下,百年一遇的华尔街“金融海啸”正在冲击全球金融体系,曾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呼风唤雨的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已“全军覆没”。毋庸置疑,美国的综合金融实力遭受了重挫。针对这一灾难,目前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关于这场危机的本质。这次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美元危机。从表面上看,这场危机是由“次债”引起的,似乎是美国在金融创新上出了一点“技术性”问题,本质上则反映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内在矛盾,进一步表明美国通过滥发美元“纸老虎”支持美国过度消费和称霸全球金融经济的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极不合理的。

  第二,关于这场危机的原因。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商业银行将“有毒”的金融资产通过投资银行转卖给资本市场上的各类投资人,因此商业银行受到的直接冲击较小,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商业银行比投资银行更高明、商业银行将会取代投资银行,其实二者只是角色分工不同而已。

  第三,关于这场危机的前景。在危机处置中,美国财政部采取的是大剂量地注入流动性,显然这是转嫁危机、并将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目前,美国已着手解决投资银行过度“杠杆化”、融资渠道不畅和监管不严等问题,美国投资银行可能会浴火重生、脱胎换骨、并以新的姿态重返国际金融舞台。

  面对这场灾难,中国应该汲取哪些教训呢?

  第一,中国金融界的高层决策者应该彻底抛弃对美国华尔街的盲目崇拜。笔者一贯主张,中国金融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在于“强身健体”、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要防止重蹈“拉美化”的覆辙。因此,中国在金融改革开放过程中要彻底贯彻“独立自主”和“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的原则。

  第二,建立和完善重大经济战略决策的问责机制,立即着手进行外汇储备投资组合的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将部分美元资产用于国内老百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科教文卫事业,改变过度依赖外需和依附于美元经济的经济结构,坚定不移地走依靠内需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

  第三,千万不要因噎废食,中国应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美国的问题是金融创新“过度”,而中国的问题是金融创新“不足”。实际上,美国这次的次债危机,已为我国下一步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及其他创新金融业务提供了学习的极佳素材。如果中国因此停止或延缓金融创新的步伐,中华民族的崛起恐将遥遥无期。

  (摘自新书《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