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的想法
(2012-11-16 20:03:13)
标签:
损失冤家赔偿损失身体里不容易 |
分类: 随笔小品 |
因为一件小事,我很生气。因为我觉得自己做得对,当然,生气往往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有理就应该生气吗?但人总是在这种情况下生气了,因为有理。
当别人认为错的是对的,你生气;当你的尊严受辱里,你生气;当你的利益被人侵占时,你生气。等等。但生气这种事,对自己伤害很大,对别人却无碍。有时候,我们不讲理地对待别人一次,觉得很过瘾,因为我们看到别人生气了,我们觉得自己是胜利者。反过来想一想,我们生气的时候,也往往是这样的,别人得意洋洋,而我们不是气愤填胸,就是气急败坏。有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十分生气的时候,往往会想到一些不讲理的报复行为,只是为了把那个让我们生气的家伙,搞臭,打败。在没有适当的机会下手之前,心中的闷气一直储存在我们的身体里,让我们失眠,让我们怀恨,让我们诅咒。
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不善于释放。外向性的人逢人便说,无非是想要把那股怨恨释放开来,这样就会让自己觉得心情好受一些。其实,有些事不值得生气,就看你想开想不开,其实想开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即便是很有涵养的人也有想不开的时候,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
庄子讲过这样的一个“空船无人”的故事,意思是被空船撞了,另一个船的人不生气,如果是被有人的船撞了,那肯定会生气。看来我们生气往往是只对活物,也就是对有意识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或物生气。再比如,被人绊倒了,我们肯定很生气,如果被石头绊了,生气的程度会大打折扣,因为没必要,你不能跟石头讲理,但可以欺负石头,打石头,甚至可以把石头砸烂,石头若有知,会生气吗?可即使我们砸烂石头,最后总结经验教训,根本的原因只能是怨我们自己,走路不小心。
许多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别人的错,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错,责人不如责己,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生活中,我们可以把某些人看成是“空船”或“石头”,既然无理可讲就算了,若是你宁要讲理,就等着“气”越生越多吧,生气肯定对健康不利,可气只能是自己生,如果被气死了,也只能是自己要了自己的命。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时候遵循弱肉强食规律,比如说,狼要吃了羊,羊跟谁讲理?这就如同有人仗势欺人我们很生气,忍气吞声是个好办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忍了让了这样最好。就好比,有的单位的一把手,说东你不能说西,说西的,肯定倒霉。遇到这样的情况,谁都知道,你没有换掉一把手的能力,只能是忍一忍就算了。再比如,被领导批评,我们的生气程度往往比与同行争执小得多,因为我们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算盘,地位不同,层次不同,就如同小时候被父母骂了,当时生气,过后就算了,也不会长久地记在心上。与同行则不一样,“尊严”受辱立刻成了个大问题,于是很长时间里你有了工作上的对头、冤家。
为什么面对“空船”和“石头”时我们生气的程度,与面对“人”时不一样呢?其实生气就是一种想法,什么样的想法呢?“石头”绊倒了我们,同时它已经给我们留了面子——它不会对人说——我把谁给绊倒了!我欺负了谁!“空船”把我们的船撞了,但它不会赔偿损失,我们只能自认倒霉。
所以,当利益受损时,在无法挽回损失的情况下,我们就是面对“空船”了,请不要生气;当尊严受辱,我们应该清醒以牙还牙不会有好结果,所以我们就是遇到了“石头”,也不要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