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实的姜太公不信鬼神

(2011-01-03 10:12:49)
标签:

吕尚

武王伐纣

《封神演义》

论衡·卜筮篇

宋体

文化

分类: 读书读史

http://s9/middle/4080c05bg98e7b14b9f28&690

传说各路神仙都是姜太公封的。这与小说《封神演义》以及据比编演的现曲有密切关系。但古代因科学不发达,人们多信鬼神,不少大事往往靠卜筮鬼神决定,也是事实。可是这位会封神的“神中之神”也就是吕尚本人却偏偏不信鬼神。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武王将五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缰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这是说武王伐纣将出师时,按当时规矩,先举行占卜,看预兆吉凶,再定行止。不料占卜的预兆却是大凶,这时又恰逢狂风暴雨骤至,吓得文武百官大惊失色,都认也为上天已经发怒,万万不宜出征。武王也甚为犹豫。在这关键时刻,唯独吕尚力排众议,强劝武王,必须不失时机立即出兵。武王接受吕尚的强劝,才出兵伐纣。当时如无吕尚这位大军事家大谋略家的紧毅果断,是会被卜筮鬼神误了大事的。

如果说《史记》只说了“吕尚缰之劝武王”,并未说明用什么理由劝武王,那么,东汉的王充在《论衡·卜筮篇》里说得却很明白:“武王伐纣,卜筮之逆,占曰:‘大凶’。太公推蓍蹈龟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凶!’”看吕尚当着武王和百官,不仅怒骂以占卜龟甲蓍草为枯骨死草,还把那些当时视为不可侵犯的灵物推摔在地下用脚踏跺,说明当时不仅用不可迷信卜筮鬼神的理由劝说武王,他还“推蓍蹈龟”大发脾气。看来当时争论是很激烈的,否则,用笔严谨的司马迁,是不会用“惟太公缰劝武王”的词句的。臣下劝君,首一个“缰”字,说明抵制卜筮鬼神多么坚决。

另外,姜太公也不是七、八十岁的老头儿,《史记周本纪》上说:“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致师”就是有勇力之士,就是现在人所说的敢死队,他能亲率百名勇士为敢死队冲锋陷阵,这不像七八十岁的老人所为。吕尚辅佐文王、武王、成王三朝,据古本《竹书纪年》太公望死于周康王六年,如果真是七八十岁的才遇文王,他去世时应在一百二三十岁,这也不大可能。还有书说,吕尚是武王岳父,成王的外祖父(《中国通史》)。如果真是这样,吕尚归文王之后还有妙龄女可嫁给武王为后,他初见文王时也不可能七八十岁,应当是正直壮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