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响了一个世纪的爱情奇迹

(2010-12-29 08:45:28)
标签:

巴莱特

白朗宁

诗歌

十四行

文化

分类: 读书读史

http://s13/middle/4080c05bg9882030c188c&690
白朗宁夫人

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莱特是19世纪英国的天才,180636日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她从未进过学校,凭着自修,精通了古希腊文、拉丁文和欧洲许多国家的语言。她常爱旅游、骑马,寻找新出版的好书。十五岁那一年,不幸发生了,她因骑马跌伤,损坏了脊柱,各种治疗都不见效,她成为下肢瘫痪的残废者。不久,母亲去世了,弟弟陪她在乡间养病,不慎淹死在一条小河里。打击接踵而来,她痛不欲生。

父亲把她接回伦敦,和家人团聚。伦敦雾大,阴寒潮湿,对她的身体很不利,她的体质越来越差,只有太阳出来的时候,由人抱到户外,享受一下日光浴的美好。一个夏天也难得出来三四次。冬天,她特别怕冷,萤居房中,看书写诗,向伦敦的文学杂志投稿。1833年,她的著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出版,接着诗集《天使及其它诗歌》问世。1844年,两卷本诗歌出版,奠定了她在诗坛上的地位。诗歌创作活动,使她结识了一些明友,罗伯特·白朗宁,就是第一个到她家里来的诗人。正是由于他走进了她的生活中来,伊丽莎白·巴莱特才结束了疾病的折磨,送走了哀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们说“是爱情的冲动,赶走了病魔)” 罗伯特·自朗宁,只是一个名声不大的青年诗人。他读了伊丽莎白·巴莱特的诗,激动不己,于是,他壮着胆子写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巴莱特小姐,你那些诗篇真叫我喜爱极了。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

巴莱特回了他一封长信:

“亲爱的白朗宁先生:

我从心坎深处感谢你……”

他们的交往从此开始,信件不断往来,讨论创作、人生哲学,交换文学艺术见解,启发灵感,追忆童年……巴莱特的生活窗口越来越明亮。每天黄昏,她期待着邮差来叩门,如果能收到他的信,那读信便是她最快乐的时刻。

经过四个月的通信,无数险的请求,在风和自暖的暮春时节,他来到她的病房。她有点怕生人,体弱瘦小瘫在校发上,连欠身让坐都无能为力,一双大眼睛里除了哀怨就是隐恨。

白朗宁像一个多次见面的熟人一样,问寒问暖,谈诗谈番,还为她做了些生活琐事。

会面后的第三天,她收到古白朗宁的求婚信。巴莱特这时 39岁,青春已过的女诗人,连生活都不能自理。而他才33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朦胧的幸福感和强烈的自惭形秽同时出现。她痛苦堪思索了一夜,终于拿起笔,拒绝了他。为了不致使自己产生这种痛苦,她严厉地教训对方说:不许再说这样不知轻重的话,否则交往也将断绝。

自朗宁看了批评,赶紧写信请求饶恕,承认自己把话说过了头,有失检点。但心里还是喜欢她。

他们之间的通信,比以前更频繁,有时一天要写两封信。如果两天得不到回信,两人都会寝不安枕、食不甘味。他俩谁也不能把对方舍弃,好得像一个人。她反复咀嚼“盲目的爱情”这词汇,评论分析是他盲目,还是自己盲目,她终于找到了答案:如痴如迷的恋爱者,都是用一只善意的、只看长处的眼睛观察对方的;另一只挑剔的、恶意眼睛在休息正紧闭。

从春到夏,自朗宁从他花园中采来最美的玫瑰,送到巴莱特小姐的手中。鲜艳的花、芬芳的花、迷人的花同爱情一起充实着她的精神生活。昏暗的病房里,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情趣无限。

鲜花和爱情都是催人青春焕发的良药。巴莱特的青春活力,越来越旺盛。骨瘦如柴的躯体?逐渐有了少女的丰满,干瘪的几乎出现皱纹的脸变得格外腆润,乳房也鼓胀胀地满含情意。医生发现,一度萎缩的肌肉、筋络、血管重又显示着生命的活方。她的健康正迅速恢复。

这年冬天,暖流常驻,伦敦的气候十分温暖。元月的一天,巴莱特竟用自己酸软的、像踩着棉花似的脚,走下了楼梯。一家人都感到惊奇。妹妹、父亲高兴得眼里闪着泪花。女佣人说“大小姐不像是走下来的,好像是从窗口飞进来的。”

春天来了,丁香、山植树爆芽了,接骨木在抽叶,画眉和白喉鸟在枝头唱着吸引异性的甜歌。4月,女诗人要准备户外活动了,她买来一顶漂亮的软帽。鲜花盛开的时节,她由妹妹陪同走进了公园,阳光柔和妩媚,草坪青新嫩绿,大自然的空与使她如痴如醉。她亲手摘下一朵金链花,放在-个信封中,准备回报那个不断将鲜花送给她的自朗宁。

这一时期她构思并写作《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潮涌般的诗思横溢,澎湃的激情满怀,巧妙的语言辞藻富有音乐跳荡的节奏,诗句赋予绘画的斑斓色彩,人们对她盼望的诗的顶峰出现了。

白朗宁第二次向她求婚,她高兴地答应了:“你的决定,将是我们俩共同的决定。”爱情必定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彼此崇拜这种戚慑力量。真正的爱情是双方被征服,喜欢征服,喜欢征服异性,同时也准备被异性征服。

妹妹亨丽泰向家里人报告了姐姐的亲事。父亲瞪大了眼睛大发雷霆。巴莱特几乎吓死,她当场晕倒。

经过深思熟虑。在1846912日,巴莱特由忠实的女仆陪着来到教堂,她和等在那里的白朗宁举行了婚礼。一周之后,她和丈夫带着简单的行李,同女仆一起离开了英国,渡过商海峡,奔向欧洲大陆。

他们在巴黎小住一周,然后去马赛,又乘船到意大利的热那亚,从这儿转赴目的地——比萨。在阳光灿烂、静谧安详的山城里,他们一住半年,创作、幸福、美满占据了他们的全部生活。第二年4月,他们移居佛罗伦萨。这儿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文化渊源丰沛的城市,给了他的卓越的艺术的陶冶、古老的哲理的激荡。巴莱特快活得脸色红润,有些发胖。她几乎换了一个人,原本是缠绵病榻的残疾者,现在竟成为爬山涉水探胜访幽的勇士。米兰、威尼斯、帕维亚等地都有他们的身影,巴莱特竟爬上了米兰一座大教堂的顶层。她写信给妹妹报道自己的游程。丈夫夸奖她能干,逢人便说她的奇迹,讲述他们一起到过的许多有趣的地方。她诙谐地挪揄他:“好像生了两条腿的老婆,是天下稀奇的活宝了。”

婚后第三年(1849年),白朗宁夫人生下一个可爱的儿子贝尼尼,家里添了说不尽的欢乐。贝尼尼不但聪明,而且有艺术禀赋。在母亲教育下,从小就学会了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父亲有很高的音乐造诣,教他音乐,八九岁时,贝尼尼就能弹奏贝多芬的奏鸣曲。日后成为为一名艺术家。

1851年,白朗宁夫妇带着贝尼尼回到英国。父亲一直不愿愿见到巴菜持,她写去的信,父亲原封不动退回来,至死也不肯原谅她。通向豁达大门的钥匙有千万把,通向顽固大门的钥匙却没有一把。没有错误的女儿,也没有什么求他宽恕的了。

这一年,她出版了诗集《茅居窗前》。1856年,她的长诗《奥罗拉·莉》发表,宣传了妇女解放的思想,抨击不平等现象,支持正义事业的斗争。她的大量作品,为世界的进步文学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巴莱特和丈夫甜甜蜜蜜地生活15年,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没有一天分离。1861629日,她正和丈夫商量消暑的计划,愉快地谈心说笑,突然感到困倦,就依偎在丈夫的怀里睡去。几分钟后,她的头陡的无力下垂。他呼唤她,认为是一时眩晕。但再也没有唤醒。她膜目后的容貌,像青春焕发的少女一样,多情、温柔、微笑、欢快。

佛罗伦萨的人民出于感念白朗宁夫人对意大利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度同情,商店停业致哀。市政府在她居住的“吉第居”墙上,设置了一块铜牌。上面刻着“伊丽莎白·巴莱特曾在这儿生活写作。她把学者的智慧、诗人的灵性和一颗善良妇女的心融和在一起,她用自己的诗歌铸成黄金般的链环,把意大利和英国连结在一起。”

 

后记:《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是他们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之一。其美丽动人,甚至超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有多人译过这本诗集,如闻一多,查良铮(穆旦)等。

伊丽莎白·芭蕾特与白朗宁的这份爱情使她奇迹班地重新站了起来。在病室中被禁锢了24年之后,她终于可以凭自己的双脚重新走到阳光下了。

在19世纪的美国和英国的有文化教养的读者中,还没有受到的尊敬比过伊丽莎白·芭蕾特更高的女诗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告别201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