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中知识结构、思路技巧的点拨固然重要,但学生如何快速建立知识结构,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当知识结构建立后,学生如何记牢;学生练习中出现新的知识增长点如何方便快捷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复习课中教学中应该不断思索的问题。我接触思维导图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40天时间,但教学实践告诉我这些问题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首先,利用思维导图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复习。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及时的复习对于学生的记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一节课的复习往往容量大,学生笔记整理几页,很难快速复习。一张思维导图在手,丰富的图像,紧凑的内容,一张内容四五分钟便何搞定,大大的节约了学生复习的时间。同时若借助于电脑软件MindMapper
5.0将知识结构逐层展开,学生的记忆将会得到改善。
其次,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非常普遍开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也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这正是思维导图解决的问题,同时利用适合的软件,还可以及时记录下讨论结果,体现集体思维的成果。在教学中,我们一般是首先筛选探究的问题,有些问题值得讨论,有些讨论的价值不高,在这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进行筛选。在课堂上,每一个话题可由两小组学生来完成。学生分小组学习,一个学生作为小组的书记员,记录大家的讨论结果。小组讨论结束后,相同话题的小组合为一组进行交流,并在班里发表对这一话题的分析。
第三,知识结构建立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关某一个中心新的话题,可以在班级公示栏中及时展示自己的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及时的完善和补充。这就大大的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总之。思维导图在复习课教学中的作用原原不止于此,由于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时间短,有许多困惑,便将自己的感受及时写出来,请各位对高手批评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