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接故人,转贴旧文以志

(2010-11-05 23:33:25)
标签:

李曦源

瘗汉堂

诘天

诗集

心茧

评论

分类: 个人资料

诘天:鲜活的诗者

——诗集《心茧》读后

西园

 

    初遇诘天,你不易洞明他内心的世界。他的儒静与随和使你懈怠自己的直觉。忽而有一天,他打开了自己的窗户,给你水光潋滟的风流。你才觉得他拥有的是一个世界,而你只是山阴道上的游者。

    他的纯炼里不仅透露灿烂与殷红,更使人惊弦的是他浓烈情感扼腕地喷洒,在婉约背后洋溢出一种丈夫气的底蕴。你巡看他追逐风花雪月,他却使你纯净与肃穆起来。你忘却了惊人的情孪,你被一种沉玄的哲性所折服。你不仅叹惋,更丰厚地默然。

    他是在坦白一个真性灵者追求生命的情衷。正如他说写诗如同回家,只在受伤时才成为必要。他是倾吐了。而我们大半,恐怕在品过之后,很易被季节的熏风所驻笼,而却随波一种难耐的消遣了。于是酽酽的酒味在杯盘狼籍中倾倒,在彩灯的眩晕里滑坡。而歌舞厅座厢里的唇印与口臭,如塞纳河上空的精灵一样纷飞与弥漫。诗人也说这世界真难耐,于是那“贵重的鱼缸”在寂静中自焚样地爆裂了。诗人在等待明天的旅行。他周围的人声太少。诘天的空间繁复丰满,而窗外的我,可能只翻到了他的扉页。诘天的世界才展开。

                               原载《消费者导报》1993年9月29日第7版http://s15/middle/407e2b75x9478a5c38fce&690[岳士俊速写伏案的我,约在1994年吧]

 

 

 

 

【千千结——鲁涛·文化的耕战号角】/1993年的某一天/李曦源

 

 新按/瘗汉堂
 下文是1993年为鲁涛先生【心茧】所写的短评,今转以志。
  又按/ 鲁涛先生的文化行旅/李曦源庚寅冬晚
 
    如果说文化还能驻留记忆的话,我们不妨走回这种记忆。
    在这种记忆之中,熟悉感和陌生感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时空区间。
    我大学时代和鲁涛老师相识时,他业已在西美任教。由于性格的契合,我们就互相探讨诗与画。
    后半夜,在他的书房听着音乐,同时在兴致激越的时候我就听他读取他浩繁诗稿中的文字。当他读到“此时,天已经亮了。”的时候,我们同时就看见东方熹微的光影,早已依附在书房的窗户上。
    于此时,我们对天地之道滋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之心,但一刹那间我就感觉时空被诗人的文字浇铸化为宇宙与自然和灵魂的心茧!
    蚕从扶桑的熹微中吐出如生命般的光线和光纤,千千结,把自己孤独地包裹起来。
    而藉由诗人丝丝扣扣地解开与拉远,千千结,又织成一个熹微中的东方!
    这似乎是一个等位于秦文化的“耕战”时代,而鲁涛先生在文学耕织的生涯中,横戟中原,把生命的光线和光纤辐射和触及到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而为我们演绎了一出出流动着的器识世界!
    无疑,他是一个在器世界和器识世界耕战的集结者。
    同时,在这个时代,他也唱响了一个歌者在戎马生涯中的号角!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e8b4b80100nv7l.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