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流火的武汉,我带巧儿从城市的最西头赶往最东头参加比赛。
清晨七点,叫醒了睡眼惺忪的巧儿,匆匆洗漱,抓了几个面包,上路了。时间尚早,公交车上人不算多,因为很少带巧儿去汉阳、武昌,一路上的风景特别吸引她,琴台、龟山、黄鹤楼,边走边看兴致勃勃。九点十分到达街道口,离湖北省出版社就不远了,本以为打个的,几分钟就到了,没想到问题来了。乘上的士没多久,就堵车了,可能是前面出了什么交通事故,司机不愿往前走,我们只好下车。路上堵成一团,即便坐上公交也是寸步难行,只有带着巧儿走过去。到底是经历了庐山的锻炼,小家伙虽然汗流浃背,却一点也没吵闹,走出两站多路,终于拐上雄楚路,路上是不再堵了,省出版社的大楼也就在前面了。一看时间,已经快十点乐,通知的比赛时间已经过了半小时,于是又跳上一辆出租赶往比赛地点——崇文图书城。
幸好赶到赛场,比赛十点才开始。崇文图书城的报告厅里坐满了小选手和家长。按照报纸上复赛名单的顺序,第一名选手已经开始了比赛。巧儿是第三十号,这让我们有机会坐下来好好地欣赏一下孩子们的表演。
小选手们的表现让人惊叹,一首首古典的、现代的诗词被孩子们激情澎湃的演绎,随着孩子们的深情诵读,一首首熟悉的诗词从记忆的深处被唤醒,要知道读书的时候,巧儿妈也是个古典诗词的迷恋者呢!场中许多人都被小选手们感染,往往是选手在台上诵读,台下的孩子、家长也轻声跟读,和孩子们一起再来回顾这些中国文化的精粹,真让人满口余香。
巧儿从刚牙牙学语,我就每天在睡前放唐诗的磁带给她听,所以,巧儿可以说是一开始说话就会背诵唐诗的,两岁多那一盘磁带的四十多首唐诗她几乎都能朗朗上口。可惜上幼儿园后英语、舞蹈占用了她很多时间,再加上我自己工作忙,在这方面渐渐比较淡散了,所以能背诵的诗词不增反而有些被逐渐遗忘。今天参赛的这首《满江红》还是有次巧儿看了电视里的小朋友的表演,缠着让我教她的,说来真是愧疚呀!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次的比赛也重新激起了巧儿诵读诗词的热情,以后不能在放任自己的散漫了!
不知不觉轮到巧儿上场了,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一点也不怯场,从评委手上接过话筒,也顾不上走台阶了,从台前准备就往上爬,台下顿时笑声一片。我赶紧把她从台阶送上台。当她自我介绍说:我今年四岁半了,台下的观众席齐齐地“哦”了一声,她接着说:我今天为大家朗诵一首《满江红》,台下又是“哦”声一片。A组是六到十二岁的孩子,巧儿大概是这组里年龄最小的选手,前面的孩子最小的也有七岁了,多数是十岁多的孩子,朗诵的技巧的确要高出巧儿一筹,但巧儿朗诵完毕,观众们毫不吝啬的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她。读完自选诗目,评委还要求读首《静夜思》,巧儿想了会儿,完整地读了出来,只有在读“思”字的时候读成了翘舌音。比赛完毕,巧儿蹦蹦跳跳的就下了台,冲进我的怀里撒娇。就诵读的水平来说,巧儿是没有多大优势的,不过她能站在这舞台,做妈妈的真为她骄傲!
时间已是十一点多了,下午我还要赶回学校上班,只好带巧儿离开了赛场,路过图书城,作为奖励买了三本《喜羊羊和灰太狼》让巧儿集齐了这套她喜爱的卡通书。
回家路上穿越武汉三镇,整个武汉就像个大工地,这里修立交桥、那里挖地下通道,车是堵了又堵,回到家已快两点钟了,可把巧儿累坏了!不过成长的路就是这样,有艰辛付出才有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