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庐山游记(三)——我们的“美庐”  2007年8月2日晨

(2007-08-12 10:49:12)
标签:

旅行/见闻

分类: 珑行天下
     因为前一天爬三叠泉,孩子们都累了,所以决定第二天晚一点出发。可早上五点刚过,我就被山里的鸣蝉叫醒,再无半点睡意。于是,一个人出去转转。
    清晨的牯岭,鸣蝉就是它的主人,大概是饱饮山间甘露的原因,这山中得蝉叫起来特别的恣意,但路边也不时看到掉落地上的蝉儿,一场声嘶力竭的演唱后,嘎然而止的生命应该是幸福的吧。
    牯岭这天上的街市不见了昨晚的喧嚣,除了清洁工人在打扫街道,就是些晨练的老人。对于妈妈来说,孩子才是世上最美好的风景,所以上山虽然两天了,一直忙于照看孩子,关注孩子对山的感受,反而让自己与这山、这景有些隔阂。倒是此刻,独自一人浸在庐山的晨风里,感觉山即是我,我即是山,物我两忘,飘飘然以为自己就有了“山是眉峰横,水是眼波聚”的仙风道骨。
    沿公路一直向东走去,东方的天空渐渐泛白。夏日的庐山,即便天气晴朗,也很有可能因气温高而雾气蒸腾,看不到日出。我曾爬过多座著名的山峰,想要看一眼山上日出都未能如愿,大家因此戏称我小龙女,渐渐地,那份看日出的急切便淡了,日子长久,我相信总有一轮红日在为我等待,终有一天我们会相遇。倒是九年前来庐山的第一天下午,在剪刀峡看到日落,红霞匝地、层林尽染。老公要回住处拿照相机,我却因贪看美景而不愿离去,敷衍他说:我们还要在山上住好几天呢,让你照个够。哪知此后的几天暴雨如注,我们竟遇上庐山少见的大山洪。没有给这山上难得的际遇留下影像资料,我俩后来着实后悔了一番,但随着年岁逐增,倒也释然了,其实你记得的就刻在你心里,忘了的就让它随风去了,何须照片来佐证!
    回头龙首崖就在山谷的那一边,那是个看日出的好地方,远远望去,它已淡淡地染上一抹轻红,不知今日可有喷薄的日出与等待相逢。我已无法赶上了,远眺一下,为等待在那儿的人们祝福吧,如同把祝福送给期待相逢的恋人。
    一抬头,一块路标触动了我心底的想念——美庐7.5KM。九年前,我和巧儿爸来庐山,就住在美庐后面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两层小楼,低矮的石头院墙,墙边就是沿山而下的溪流,每天枕着松涛溪声入眠,还有为位慈祥的阿婆为我们做饭,指点我们安排行程。从小院出来,沿山而下,不远处一拐弯,就是美庐,一扇不张扬的门,一块小小的石牌镶嵌在墙上,就是那简简单单的“美庐”两个字,让我们唏嘘的并不是这里的风云际会,而是那段乱世情缘。爱情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爱了就是爱了,每段刻骨铭心的爱都值得敬重。
    于是,我穿过涵洞,转入别墅区。沿山势而下,在密密的林中,我听到了熟悉的溪流声。是呀,那就是曾与我们作伴多日的溪水呀,像听到了久别朋友的呼唤,我直奔它而去。溪中的山石依旧长满青苔,溪水依旧如顽童在石间穿行,这溪依稀当年的模样,而我还是当年的我吗?
    放慢脚步,和流水并行,渐渐发现,其实这儿已变了样。以前的石板小桥,已修整为宽阔平整的大石桥,林间碎石小路,也拓宽成可以行车的柏油路。很快就来到了美庐。那块熟悉的石牌依然,只是院墙加高了,在院墙的一侧,重修了个高大气派的门,是美庐的售票处。
    沿美庐的院墙向前,有一条向上的路,应该就通向那个农家小院了。可我没有找到小路,到看到一条可行车的柏油路通向山上。沿路而上,走了许久,只看到某军区的疗养院。
    伫立良久,开始觉得自己有点而傻。其实,往日的记忆就该让它留在记忆里,不需要印证,不需要寻觅。我们的“美庐”在那里,它就永远在那里!
    迎着晨曦,我往回走,走回我的此时今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