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排名对高考填报志愿的影响调查报告

(2010-08-19 14:53:49)
标签:

就业

教育

大学排名

高校排名

高考填报志愿

分类: 教育科研

摘要:高校排名从1997年至今,在我国已将近20年。高校排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质疑。本研究通过对温州、杭州、金华三地共五所院校的在校生发放问卷,统计分析后认为,高校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考填报志愿,但是这种影响微弱。对高考志愿填报影响较深的是家庭和学校等客观实体。

关键词:  大学排名    高考志愿填报     关注和可信度    主要影响因素

 

1.前言

多年来,大学排名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每次“大学排行榜”的推出,都会吸引足够多的注意力。大学排名不但在高校之间引起了争吵,而且对社会造成了重要的影响[1]。据了解,1987-2000年间中国共有13个单位发布了30多个大学排行榜;进入21世纪之后,发布的大学排行榜约有20个。发布排行榜的单位中既有科研机构、媒体,甚至还有一些公司。仅以2006年为例,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排行榜中没进入前100名的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的排行榜中分列66、67、74名,如中国政法大学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上排在100名之外,在《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上排名66;苏州大学在前一个版本中为38名,在后一个版本中却排在63名;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网排名第七,而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大学排名中屈居24大学,排行榜中这种20位以上的差别恐怕不能用‘误差’来解释,它说明了排行榜标准的无规则性[2]。尽管排行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排行榜发布后,高校往往争相转载对自己有“利”的版本。 大学排行一旦成为高校之间的“资本”,必然会引起该校的招生以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3]。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排名是否对高考填报志愿产生了影响,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为了探究两者的关系,本教育实习小组将大学排名与高考志愿填报之间的关系研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2.调查方法和相关情况

2.1调查问卷

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认为,大学排名的影响应当由社会的效应来评价,应当由大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评价,而不是简单的由学者和评价机构来完成。因此,本项研究主要调查问卷的发放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

2.2样本选取

本项研究主要采取整群采样的方式在温州、金华、杭州等三个地区、五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的发放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医学院、温州师范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学院等五所院校的在校学生。

2.3样本容量

本项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234份,其中有效问卷22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0.8%。其中男性男91人、 女性136人,大一197人,大二26人,大三2人。在问卷对象中,浙江省内共有208人,省外19人(其中辽宁4人、福建4人、新疆2人、江苏2人、河南广东山东各1人) ,详细样本来源见图一和图二。

 

 

图一 浙江省内各地区样本来源

 

                           图二  省外样本来源

 

2.4问卷内容

问卷共分为三部分,共九题,内容涉及:是否了解高校排名;高校排名的可信度和关注度调查;高校排名对高考填报志愿是否存在影响;高考填报志愿的影响因素;考生对高考排名的看法等方面的调查。

2.5调查目的

     通过研究大学排名与高考填报志愿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的主要因素,试图分析与揭示高校排名对高考考生存在怎样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并在此基础上对调查所得出的影响进行剖析。

3、调查结果分析

3.1考生对“大学排名”的了解情况

                           表一 对大学排名的了解程度

你在高考填报志愿前是否听说过大学排名

听说过

没听说过

            百分比

  87.225%

12.775%

                       表二 了解大学排名的渠道

你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大学排名的?(多选)

网络

报刊书籍

家长亲友

其他

      百分比

  58.081%

56.061%

  27.778%

13.131%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在高考志愿填报前,绝大部分考生对高校排名的还是比较了解的(见表一),这反映了高校排名已经被社会的绝大部分人群,特别是高考考生所了解。从没有听说过的考生地区分布来看,浙江省温州、舟山地区占了多数,接近44%温州考生、29.3%的舟山考生从未听过“大学排名”,新疆的两位考生均未听过“大学排名”。从了解大学排名的渠道来看,网络和报刊书籍是高考考生了解“大学排名”的主要信息来源(见表二),家长亲友对考生交谈“大学排名”的情况不多。因此,调查组认为,在当今网络等资源较为广布的今天,对社会舆论等信息的传播时,无论观点的对错,都将对社会人群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3.2大学排名的可信度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排名的出炉总会引起许多学者和高校的不满,发布机构的权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评价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等等,历来都是争论的焦点[4]。2004年,一个揭露某大学排行榜黑幕的帖子在网上流传甚广,帖子称,有意的学校花50万元即可进入某些排行榜的前100名,引得媒体争相报道和求证。有的大学曾明确向某从事大学排名的机构提出,由于不承认其排名的科学性、客观性,因此不参与排名。在这种背景下,高考考生对大学排名的可信度又如何呢?

                        表三  考生对大学排名的可信度

你认为大学排名的可信度如何

非常可信

一般

不可信

说不清楚

            百分比

  7.071

81.313%

  3.535%

8.081%

从表三可以看出,在调查人群中,真正认为大学排名可信的人员并不多,而绝大部分考生认为大学排名的可信度一般,更有超过8%的调查人员认为说不清大学排名是否拥有可信度。从以上数据表明,考生对待“大学排名”的信任度还是比较理智的。

3.3大学排名的关注

调查从对考生填报志愿具有直接关系的父母与教师着手,通过对父母和教师对高校排名的关注来反映对高校排名的关注程度。

表四  家长对大学排名的关注度

你的父母是否关注高校排名

经常关注

偶尔关注

从来不关注

            百分比

 24.747%

60.606%

14.646%

           表五  教师在指导志愿填报时对大学排名的参考程度

在填报志愿时,老师是否用大学排名的信息指导你填报志愿

   没有

百分比

  25.758%

  73.737%

表四表明,对大学排名的关注上,家长不会花很大的时间去研究或者重视。而表五体现了绝大部分老师在指导志愿填报时不会用大学排名作为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从家长与老师对待高校排名的关注来看,一旦考生需要填报高考志愿时,绝大部分家长与教师在指导时不会用大学排名来选择高校。

3.4大学排名对考生志愿填报的影响程度

考生在选择大学时最需要做出的判断是两个。首先是凭借自己的考分实力可能进入什么学校,对此,各个高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是最好的参考。其次,考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特色的学校。在这两者的结合下,才能选择更合适的高校。

表六  大学排名对考生志愿填报的影响程度

大学排名对你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影响程度如何

有很大影响

影响不大

没有影响

说不清楚

            百分比

15.657%

59.596%

17.172%

  7.576%

表七  大学排名对填写专业时的参考价值

在填报志愿时,对于同一级别的院校你不能作出选择时,你会利用大学排名的结果来做决定吗?

不会

不知道

            百分比

 56.566%

30.303%

13.131%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排名对考生志愿填报的影响并不大(见表六),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真正对大学排名有重要依赖的考生只占了15.657%,而完全没有影响的占了17.172%,其他据的部分认为高校排名对填报志愿没有太大影响。并且,在这些认为有较大影响的人群中,绝大部分都是以第二批、第四批为主,而对重点批次的学生来看,高校排名对其志愿填报几乎不起作用。但是,在考生在选择同样的专业时,如果无法抉择时,对高校专业排名的依赖型还是比较强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会用大学排名决定选择哪所院校。

3.5高考填报志愿的主要因素

                 表八  高考志愿填报的主要因素

影响你高考后填报志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多选)

家长亲朋的意见

大学排名的结果

学校老师的意见

报考指南

其他因素

            百分比

 66.52%

21.145%

41.85%

42.731%

21.145%

从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的主要因素来看,父母亲朋好友、教师、报考指南是影响考生志愿填报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大学排名在整个志愿填报过程中,其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而其他因素主要观点包括高校离家的远近、交通方便与否、物价状况、各项服务设施的状况等。

3.6对高校排名的看法

调查问卷最后涉及了一题主管题:请谈谈你对大学排名的看法?从调查问卷回收的情况来分析,主要观点有一下几种。

3.6.1高校排名的出台比较有利

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社会进入到市场经济的年代,公布大学排行榜是必然的趋势,其利远远大于弊。大学排名的出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更多大学的情况,方便报读;增加大学办学质量的透明度方便人民的监督;让就业单位可以按照排名高低选择更有用人才,而不是一大群人挤在人才市场。同时部分考生认为,目前各种高校排名对其真实情况的反映较少,所以导致各种排名榜各异,未能真正的反映整个高校集合的真实排名,但是尽管如此,排名能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考生选择高校提供信息。

3.6.2高校排名对高考考生具有误导作用

部分考生认为,目前高校排名都是来自民间机构或者一些学术部门,由于这些机构部门受到经济的诱惑或者在一定压力下,所排出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客观性,对真实情况反映的不够。甚至有考生认为排行榜中的名次指标完全牺牲了各个大学丰富多样的个性特色,对考生的适合性判断无所帮助,扼杀了考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何况,面对目前多达十几个版本的排行榜,考生更加无所适从。

部分考生认为在素质教育完善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由官方机构根据特定的指标进行公正的排名。现在所有的排名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反映客观实际,不但不能帮助考生正确的填报所适合的专业和院校,反而会误导社会群体进行不合适的选择。

4.调查总结

从对温州、杭州、金华三地五所不同层次的大学学生的调查来看,高校排名对高考填报志愿虽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十分微小的,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大。研究得出,目前高考考生对大学排名的理解、思考是十灵活的,对志愿填报时所采录的信息大部分来自家庭、学校的教师和招考指南,这样的招录结构相对来说是十分正常和必要的。

调查研究后认为,高考考生和家长老师对大学排名的可信性程度较低,这可能是当今社会没有一个真正可信的调查机构或统一的调查指标所造成的[5]。在这种状况下,要使社会大众及舆论真正信任大学排名的结果比较困难。要使得高考考生选择合适的高校,必须理性的人士和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高考志愿的填报。

 

 

 

参考文献:

[1] http://www.sace.cn/eduinfo/jysp/1113793940

[2] 孙春龙.大学排行榜公信力广受质疑.法制日报. 2006/6/29

[3] 张蕊.我国大学评价的意义与问题探讨. 评价与管理,2005(04):37-38

[4]王培根,伍国艳.大学排行榜有效性分析.评价与管理,2006( 01):29-34

[5] 乐国林,张丽.大学排名对高校影响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布迪厄场域、资本理论.现代教育科学,2005(5):37-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