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空饷是怎么炼成的?

(2014-10-15 08:49:32)
标签:

杂谈

对于“吃空饷”这个词,想必人们并不陌生,形象的说,这就叫站着鸡窝不下蛋或者再形象一点,我不上班但是我可以领工资。媒体也总结了一下吃空饷这种现象可以由这样几种方式,比如说“矿工饷”、“病假饷”、“多头饷”、“冒名饷”、“死人饷”、“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等等名目繁多,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吃空饷”的数字也很惊人。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有关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截至9月25日,全国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数为16.26万人。在各省区市中,河北、四川、河南清理“吃空饷”人数位居前三位,其中河北位居第一,人数达5.5万多人。

1、“吃空饷”的本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发生?

“吃空饷”的“吃”和“空”两个字特别形象。“吃”字代表着人的生物性本能(食色性也),“空”字体现了社会性的无成本获取。因而,“吃空饷”的本质是人的经济趋利属性,在社会性平台存在制度漏洞和监管瑕疵下,人治行为侵凌法治底线的不当得利,是社会制度空置下的不劳而获行为。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多元利益的博弈造成了社会群体集体无意识的功利心理,加之法治建设不健全,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治特权的剩余价值,在行政管理较为紊乱的人事编制末梢,利用虚报或虚掷的人员或岗位,挖公共财政的墙角,占公家的便宜。

大言之,“吃空饷”现象的发生,是因为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不透明、对人事和财务状况的监管不力;小言之是官员私欲膨胀以及很多人认为“吃大户”占公家便宜不为过的庸俗心理所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