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2015-08-24 16:38:07)
标签:

文化

北京景山公园内有棵老槐树。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入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此自缢身亡。老槐树旁立着一块石碑,刻“明思宗殉国处”六个大字,为1930年故宫博物院请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书写勒石。细心的游客会发现,这一景点的指示牌,已从最初的“崇祯皇帝自缢处”,悄然变成了如今的“明思宗殉国处”。 一“自缢”,一“殉国”,耐人寻味。

http://s6/mw690/001bbaDZzy6USZyxJeB35&690

http://s10/mw690/001bbaDZzy6USZyoh9nc9&690

http://s4/mw690/001bbaDZzy6USZyrJKz23&690

 

自缢是个人行为,殉国就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颇具春秋笔法的褒贬。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春秋公羊传》:国灭,君死之,正也。

 

公元前589年,齐晋鞌之战,齐军战败。晋将韩厥追赶齐顷公战车,情急之下,车右逄丑父冒充齐顷公,齐顷公得以逃脱。用专制社会官方弘扬的道德观来衡量,逄丑父代君任患,这是大忠臣。但儒学大师董仲舒认为,逄丑父该杀,依据的就是《春秋公羊传》的精神。士都可杀不可辱,何况一国的国君呢?与其被俘后屈辱地活着,还不如光荣地战死沙场(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逄丑父陷国君与不仁不义,罪不可赦。

 

考之史实,国君死社稷确实是春秋就有的贵族精神。《左传》中,周郑交恶,周天子御驾亲征,箭中股肱;鄢陵之战,楚共王眼睛中箭,血战黄昏;齐晋鞌之战,郤克血流注屦,鼓桴不停。齐桓、晋文、楚庄、宋襄,即便是好鹤的卫懿公,在国家与宗族危难之际,无不披坚执锐,枕戈天明。前人功烈,至今犹存。

 

从制度方面来论,春秋时期诸候国是贵族民主专制,无论是国君、卿大夫还是最低等的士,都具有身先士卒,浴血沙场的贵族精神。这种拥有相关政治权利必然承担相应责任的贵族精神,与家天下时代“忠君爱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盲目服从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专制社会里,天下为皇帝私有。梁武帝就有名言: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是啊,江山是我萧衍打下来的,怎么处理由我,关别人什么事?陈天华在《警世钟》说国家是人人有份的,万不可丝毫不管。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反而是大逆不道的思想。

 

当然,大明王朝也是姓朱家的独资公司,绝对不允许他人入股。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祖宗基业毁于一旦,董事长觉得愧对列祖列宗,殉了公司也正常。但董事长不自杀,反而让部门经理自杀,让公司员工跟着陪葬,那就是赤裸裸地洗脑愚民了。

 

实事求是地说,我对明、清两代的统治者都没有太多的好感。明代皇权达到专制社会的顶峰,给皇帝提意见的大臣动不动就被拉出午门廷杖。清代剃发易服,大兴文字狱,士大夫与老百姓的生命与尊严,在统治者眼里如草芥如尘土一般微不足道。明清易代之际,明朝统治下的人民未必就比后金统治下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秦皇汉武,都穷兵黩武、苛政猛于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倒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除了那些热衷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士人,对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又有多大区别?

 

虽然如此,我还是对毕命于三尺之組的崇祯皇帝致以无限的敬意。一个民族,总是要有些血性,有点精神的。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大行,崇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衣
后一篇:盛世屋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