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从头条看见一则消息:一家杂志社评选优秀作品奖,多数奖项都花落在这家杂志社的工作人员,其中一位副主编有多篇文章获奖,当时也没仔细看,只觉得荒唐的事情只会发生在那些荒唐的脑子和土壤中。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人总还是要点脸面的,不会考验别人的智商。
今年没有去参加行业年会,一是不想把时间花费在路上,二是觉得营养不够丰富,凑人数没多大意思。不过我鼓励科里的年轻人去,有病理诊断大赛和技术大赛,还有青委会换届大会及技术组委员会成立仪式,年轻人都应该多参与,如果能获奖就最好不过了,晋升职称都是加分项。今年年会有征文活动,我结合工作实际投了一篇论文。
科里去了两个人,主任参加了诊断大赛,铩羽而归,当晚我问结果时说有18道分子题,纯粹不会,回来后我问竞赛总题数,说是50道,他有很多题都没有答。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我们专科医院标本比较单一,没有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技术,相对综合医院会薄弱很多。让我意外的是另外一家小医院的年轻医生竟然获得三等奖,令人刮目相看。
昨晚和一位同行聊天才得知这次诊断大赛获奖的精英多是出题单位的,两个外单位的一个是从那里出来的研究生,一个是那里的规培生,这样的结果明显有失公平,因为其他几家医院都有很出色的年轻人,如果公平竞争绝不会让出题单位独揽前三名。记得去年的诊断比赛就是凭实力盲赛的,有的年轻人反应特别快,大家对竞赛结果心服口服。
可能是大会组织得不太有经验,我以为会有一本论文汇编的册子,结果没有,或许是投稿的论文数量太少,海南的病理整体从业水平还是很落后。年会结束后我发邮件给医学会,问是否有论文交流的证明,好几天才答复我说让我提供一个模版,可以给我开一个。我今天登陆邮箱才发现,请教了几个人都说没有,于是干脆自拟了一个,希望能得到一个PDF文件版的论文交流证明,医院还是有点微薄的奖励哟!
我的微信公众号:南渡鲜客